红壳砂仁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红壳砂仁的概览。红壳砂仁又名麻娘亮,归类于傣药,为姜科植物红壳砂仁的果实和根,可补土健胃,理气止痛,止呕,利尿通淋。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红壳砂仁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麻娘亮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红壳砂仁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麻娘亮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姜科植物红壳砂仁的果实和根。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补土健胃,理气止痛,止呕,利尿通淋。
- 主治: 主治“接崩短嘎,冒开亚毫”(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拢牛”(小便热涩疼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momum aurantiacum H.T.Tsaiet S. W. Zhao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红亮砂仁 Amomum aurantiacum。H.T.Tsaiet S.W.Zhao 植株高2~2.5m。茎丛生,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狭披针形,长30~60cm,宽5~12cm,叶面疏被平贴、黄褐色短毛,叶背密被淡绿色柔毛;近无柄或有极短的柄。穗状花序椭圆形,鳞片三角形,紫红色,被毛;花序轴密被淡褐色柔毛;苞片长椭圆形,紫红色;花冠黄红色,花冠管约与花萼管等长,唇瓣圆形,白色,中脉黄色,有紫红色斑点;侧生退化雄蕊线形,药隔附属体3裂,中裂片半圆形,两侧裂片线形。蒴果近球形或卵圆形,橘红色,果皮被平贴、锈色毛及稀疏柔刺;花萼宿存,被毛;种子多粒,红褐色,具香气。花期5~6月,果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600m左右的常绿阔叶林中。分布于云南南部。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备用;秋冬季果实采收后,挖取银洗净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果实含油率5.84%,微呈黄色,主要成分是芳樟醇(linalool)和橙花醇(nerolidol)[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