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铜

  • 音译名: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红铜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红铜为自然元素类铜族矿物的自然铜。为各种地质过程中还原条件下的产物。
  • 出处: /
  • 功效: 功能收敛肺脓、黄水及热性水肿,保持水银功效。排脓去腐,清肺肝热。不可久服。
  • 主治: 外治疡疮、肺脓肿、肺热病,水肿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uprum.
  • 药物分类: 矿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常见的自然铜多形成于硫化矿床氧化带。但自然铜在氧化带仍不稳定,易氧化易转变成氢化物和碳酸盐,如赤铜矿、孔雀石等矿物。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自然铜矿中拣出异矿和杂质备用。
  • 炮制方法: 红铜炮制法:(1)红铜500g,置干瓷盆中,加入黄牛尿2500ml,黄矾黑矾粉末各250g,沙棘汁250ml,煮沸2.5小时,洗净。将红铜粉末同硼砂粉500g、硫黄粉1000g,混合均匀,用酒调成糊状,做成中空扁圆形块,晒干,明火煅6~10小时,冷置,在盆中锉成粉末,洗去杂质而得。 (2)藏医常将红铜作灰药应用。将红铜烧软,捶打成薄如蝉翼,浸于薄酒中约2小时,除去锈后,然后与硼砂硫黄同时装入陶罐内,密封罐口,置烈火上猛烧,待烧至陶罐发红、罐底发白时,则已烧熟,如火力不猛,或硼砂硫黄过少,灰药不成,必须多加硼砂硫黄重烧。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属等轴晶系。单晶体呈立方体形,但很少见。通常呈不规则树枝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铜红色,表面带有锖色,条痕铜红色。属光泽。硬度2.5~3.0,具延展性。无解理。断口呈锯齿状。密度8.5~8.9。熔点1083℃。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溶于稀硝酸,加氨后溶液呈天蓝色。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性凉。
  • 用法用量: 内服每次0.3~0.9g;外用适量、研末,以水或醋调敷。
  •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述:俗称为达美哈拉。红铜干脓,清肝热、肺热。让钧多吉说:“红铜可干涸水肿病”。本品分为上品一种、次品两种。上品为自然红铜,是地下如金一样自然生成的。现在多产于西藏拉泽和藏觉附近。次品,两种皆产自石中。经常可见丹矾和红铜为一体,只有冶炼铜矿石才能提取铜,红铜矿色黑红而硬。敲打时声音不佳,称为铁铜或雄铜。红色而软,敲打时声音悦耳,称为金铜或雌铜。铜矿石含有杂质,有毒。磨成粉,与硇砂、酒调匀,在碗中久放,溶化如胆矾,再用水洗,没有溶化的黑色质重,将其与沉淀的铜均去掉。入药时,多用铜灰。让钧多吉说:红铜灰干一切黄水病。珍宝药中,无红铜灰效力差。有时称“铜垢”是铜匠烧打铜时剥落的,能干腹水、肺脓、黄水,有利于妇女病。铜垢是铜器火烧剥落的说法是错误的。
  • 制剂: /
  • 选方: 方一:三味红铜汤散:红铜(炒)200g,雕鴞带骨肉(烤黄)300g,黄精(羊奶)200g。以上三味,红铜锉成细末,再与黄精、雕鴞肉混合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用于骨折愈合,一次1.5~3.0g,一日3次,煎服。 方二:怒铜散:红铜灰、犀角(以黄牛水牛角代替)、鹿角、白檀香、紫檀香、蓝石草、甘肃蚤缀麻花艽花、石灰华、熊胆甘草、织锦缎、牛尾蒿贝齿灰。功能清肺化痰,主治肺脓、肺肿。 方三:红铜灰药:红铜硼砂硫黄。先将红铜多次烧软、反复捶打,捶成薄如蝉翼,浸于薄酒中约2小时,除去锈垢。然后与硼砂硫黄同时装入陶罐内,密封罐口,置烈火上猛烧,待烧至陶罐发红,罐底发白时,则已炼熟,如火力不猛,或硼砂硫黄过少,灰药不成,必须多加硼砂硫黄重烧。功能除风、燥湿、去毒。主治麻风病、中毒症、体内之脓血症。 方四:二十五味牛角散(加味):黄牛角30g,川木香3g,鹿角3g,肉豆蔻1.5g,紫檀香1.5g,白檀香1.5g,丁香1.5g,木棉花瓣1.5g,小豆蔻15g,木棉花丝1.5g,苏门羚角0.3g,石灰华0.9g,草决明0.3g,草果2.1g,黄葵子1.5g,红花1.8g,香旱芹1.5g,五脉绿绒蒿1.8g,诃子(去核)3.3g,西伯利亚紫堇0.6g,余甘子2.4g,牛黄2.1g,毛诃子3.3g,红景天0.3g,沙棘果膏3.6g,紫草(黄牛乳煮,煅存性)30g,绵参15g,红铜灰10.8g。以上各药共研细末,温黄牛乳送服。功能解表清热,宣肺化痰、燥湿。主治新旧肺病、感冒风热、骚热症、对肺脓肿有特效。 方五:红铜散(译音桑塔觉哇):红铜灰、灰、陈鹿骨炭、陈天灵盖炭、贝齿炭、诃子、红石花芫荽子。共研细末,热症以白糖水为引调服,寒症以红糖水为引调服,可干涸水肿病。
  • 注意事项: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