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光藤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通光藤的概览。通光藤又名嘿蒿烘,归类于傣药,为萝藦科植物通光藤的藤茎,可理气止痛,降逆止呕,补土消食,利水解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通光藤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嘿蒿烘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通光藤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嘿蒿烘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通光藤的藤茎。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理气止痛,降逆止呕,补土消食,利水解毒。
- 主治: 主治“接崩短嘎,乃短兵内”(脘腹胀痛,腹部包块),“短混列哈,冒开亚毫”(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斤档斤匹”(食物中毒),“毛劳”(饮酒过度)。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Wight et Ar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通光藤 Mirsdenia tenacissima(Roxb)Wight et Arn. 落叶粗壮藤本,长2~6m。全株有乳汁液。根粗壮,木质,圆柱形,长而少分枝,外皮灰褐色。藤茎粗长,下部圆柱形,有纵沟,淡黄褐色,上部绿色,扁圆筒形,两面均有1条明显对生的纵沟,密生淡黄色绒毛。单叶对生;叶柄长4~6cm;叶片近心形,长8~14cm,宽5~9cm,先端渐尖,全缘或稍波状,下面有淡黄色绒毛。小花红黄色或黄绿色,伞形状聚伞花序,花萼、花冠均5深裂,花冠裂片外被密毛,副花冠5,锥形。蓇葖果成对,角状纺锤形,长5~9cm,果皮极厚,密被发黄色绒毛。种子多数,顶端有丝光毛。花期夏季,果期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600~2200m的疏林中。分布于贵州、云南南部。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刮去外层栓皮,切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茎含llα-O一巴豆酰一12β-O一乙酰通光藤苷元B(llα-O-tigloyl-12β-O-acetyltenacigenin B),11α-O一苯甲酰一12β-O一乙酰通光藤苷元 B(llα-O-benzoyl-12β-O-acetyltenacigeninB),llα-O-2一甲基丁酰一12β-O一乙酰通光藤苷元 B(llα-O-2-methylbutyryl-12β-O-acetyltenacigenin B),llα-O-2一甲基丁酰一12β-O一巴豆酰通光藤苷元 B(llα-O-2-methylbutyryl-12β-O-tigloylte-nacigenin B),llα-O-2一甲基丁酰一12β-O一苯甲酰通光藤苷元 B(11α-O-2-methylbutyryl-12β-O-benzoyltenacigenin B)和 11α,12β-O,O一二巴豆酰一17β一通光藤苷元 B(11α,12β-O,O-ditigloyl-17β-tenacigenin B)[1],通光藤苷(tenacissoside)A、B、C、D、E[2],通光藤苷元甲、乙、丙(tenacigenin A、B、C),通关素(tenacissigenin)[3,4]。
-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本品茎制备的静脉注射液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其对大鼠癌肉瘤W256、小鼠肉瘤S180、宫颈癌U14、肝癌HSC及艾氏腹水癌EAC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1,2] 2.平喘作用 本品所含通光素、通光藤总苷及其水解物、皂化物均有明显平喘作用,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并有拮抗组胺的作用[3]。通光藤苷腹腔注射,对组胺喷雾引喘豚鼠有一定平喘作用[4]。还有一定祛痰、镇咳作用。临床上用通光素治疗喘息型慢性气管炎患者可见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血清IgG含量明显下降[3]。 3.其他作用 通光藤苷静注,对麻醉犬有短暂而轻度的降压作用,无快速耐受现象,降压作用与中枢无关;离体兔耳血管灌流试验证明能扩张血管,但离体兔心灌流未见冠脉扩张。此外,通光藤苷对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抗菌作用[4]。 4.毒性 小鼠灌服1.5g/kg通光藤苷不引起死亡,静注的LD5O为247士29mg/kg[4]。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