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树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傣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龙血树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埋嘎筛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龙舌兰科植物小花龙血树的树脂、叶和根茎。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通气血止痛,续筋接骨。
-
主治:
主治“割鲁了多温多约”(产后体弱多病),“接崩”(胃脘痛),“拢栽线栽歪”(心慌心悸),“匹亨”(蕈中毒),“把办哦勒”(外伤出血),“阻伤,路哈”(跌打损伤,骨折),“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拢达儿,农杆农暖”(腮腺、颌下淋巴结肿痛,乳痈)。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小花龙血树 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Gagnep.又名:剑叶木、乌猿蔗、山铁树《中药大辞典)。 常绿乔木,高15~20m。茎粗达1m左右。分枝多,树冠卵形,树皮灰白色,光滑,老干树皮灰褐色,有细的纵裂纹,常呈片状剥离,木材受伤部位因树脂积累而至深红褐色,幼枝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叶丛生于枝顶,叫片薄革质,剑形,扁平,长30~40cm,宽1.5~3cm,边缘膜质,光滑无毛,叶脉直出,叶片基部略扩大而抱茎,近叶基处有少最红色液汁溢出。圆锥花序顶生,松散,满布于整个花序分枝的上部,花序轴长达40cm,密被刚毛;花梗长约0.5cm,具小苞片;花被片6,下部合生成浅筒状,裂片长约0.8cm,外面被毛,乳白色;花药背着;子房上位,3室,每室有胚珠1颗。果实为球形浆果,成熟时橘黄色。种子大如豌豆。花期3月。果熟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石灰山季雨林中。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采集溢出的树脂,或取含脂部分榨取树脂,煎熬冷却即得血红色块状物,《西双版纳傣药志》称血竭。叶及根茎全年可采,切碎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淡、微涩,气香,性平。入水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茎10~20g;血竭粉1~3g。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或研粉撒;或酒调擦。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割鲁了多温多约”,“接崩”,“拢栽线栽歪”,“匹亨”龙血树根茎20g,肉豆蔻15g,丁香10g,朱砂2g。研粉,温开水送服2~3g。(勐腊县傣医波溜燕验方)
2.治“把办哦勒”血竭粉适量。撒伤口。(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3.治“阻伤,路哈”,“拢梅兰申”龙血树鲜叶适量。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患处。(勐腊县傣医波儿验方)
4.治“拢达儿,农村农暖”血竭粉适量。酒调匀,外擦。(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树脂含糖(sugar),挥发油(essential oil),强心苷(cardlac glycosldes),鞣质(tannin),黄酮类(flavones),蒽酮(anthroquinone)及酚类(phenols)等化合物[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