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叶榕

  • 音译名: 麻勒崩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对叶榕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麻勒崩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桑科植物对叶榕的根、皮、叶、果实、寄生。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退黄,补土健胃。
  • 主治: 主治“拢案答勒”(黄疸),“拢泵”(水肿),“拢牛哈占波”(小便热涩疼痛,尿路结石),“接短,鲁短习些”(腹痛腹泻,泻下水样稀便),“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兵洞飞暖龙”(疔疮痛疖脓肿),“阻伤”(跌打损伤),“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割鲁了冒米喃农”(产后乳汁不下,缺乳)。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Ficus hispida L. f.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对叶榕 Ficus hispida L.f. 灌木或小乔木,高3~5m。具乳汁,幼枝被粗毛,中空。叶通常对生,叶柄长1~4.5cm;叶片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20cm,宽4~12cm,先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钝圆,全缘或有细锯齿,两面均粗糙而被短粗毛。花序托成对生于叶腋,簇生于树干或无叶枝上,倒卵形或陀螺形,直径1.5~3cm,密生短硬毛,成熟时淡黄色;花极小,多数生于肉质的花序托内壁上。果为瘦果。花果期6~7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100~1600m的低山次生林、溪边疏林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根、皮、叶、寄生全年可采,果实 6~7月采,鲜品随用随采,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微涩,性凉。入水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寄生15~30g;根30~50g;泡水服,果实、叶、树皮各20g;根取汁5~7滴,或磨于米汤内服。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根磨于米汤擦。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拢案答勒”对叶榕根30g,大黄藤30g、定心藤20g,台乌20g,十大功劳30g,云南五味子藤30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刀新民验方) 2.治“拢泵”,“拢牛哈占波”对叶榕寄生20g,膏桐寄生20g,攀枝花寄生20g,槐树寄生20g。煎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3.治“拢牛哈占波”对叶榕树皮鲜汁适量。温开水冲服。 4.治“接短,鲁短习些”对叶榕果7个,叶7片,树皮7张(约20g)。开水泡服。 5.治“兵洞烘洞飞暖”,“兵洞飞暖龙”对叶榕根适量。磨于米汤中内服、外擦。(3~5方出自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6.治“阻伤”,“拢梅兰申”对叶榕鲜叶适量。捣烂,炒热,包敷患处。(景洪市傣医康郎甩验方) 7.治“割鲁了冒米喃农”对叶榕寄生15g。煎汤内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叶含香柑内酯(bergapten),补骨脂素(psor-alen),β-香树脂醇(β-amv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10一酮基二十四烷基花生酸酯,牛奶树碱(hispidne),菲八氢并吲哚啶(phenanthroindolizidine)[1],并含右旋娃儿藤宁碱[(+)-tylo.phorinine][2]。皮含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yl acetate),花生酸一10一酮二十四醇酯(10-ketotetracosyl arachidate)[3],3,6,7一三甲基菲并吲哚(3,6,7-trimethoxvnhenanthroindolizidine),牛奶树碱[4],三十烷醇乙酸酯(triacontanyl acetate)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5]。根含无色矢车菊素一3-O-α-D一吡喃葡萄糖(leucocyanldin-3-O-α-D-glycopyranosyl)[6]。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