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尾木

  • 音译名: 埋锅借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猫尾木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埋锅借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紫葳科植物西南猫尾木的叶。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热解毒,退热。
  • 主治: 主治“拢害埋冒龙”(高热不退),“兵哇害埋”(感冒高热)。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Dolichandrone stipulata ( Wail.)Benth. et Hook. f.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西南猫尾木 Dolichandrone stipulata(Wall.)Benth.et Hook.f. 乔木,高达15m。嫩枝、嫩叶及花序轴密被黄褐色短茸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长达30cm,小叶4~5对,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2~19cm,宽4~8cm,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偏斜,例脉8~11对,两面光滑无毛或被稀疏黄褐色平伏毛,有时两面被稀疏黑色腺点,全缘;侧生小叶近无柄,顶生小叶柄长1~2cm。花序顶生,粗壮,花柄长2.5~5.5cm;花萼大,佛焰苞状,外面密被黄褐色短茸毛,长约5.5cm,径约4cm;花冠黄白色,管红褐色,径达10cm,管基径达1~1.5cm。果较短小,细长披针形,长约36cm,径2~4cm,厚约1cm,密被黄褐色短茸毛。种子长椭圆形,扁平,两端具透明膜质翅,连翅长3.5~7cm。花期9~12月,果期次年2~3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低、中山次生阔叶林中或常绿阔叶林中。云南蒙自、思茅、西双版纳、景东、临沧、马关、金平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叶全年可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微苦,性凉。入水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治“拢害埋冒龙”,“兵哇害埋”猫尾木叶15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玉甩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