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黄

  • 音译名: 芽帕雅约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竹节黄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芽帕雅约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爵床科植物扭序花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调补水火,祛风除湿,续筋接骨。
  • 主治: 主治“鲁旺多温难央”(小儿软骨病),“阻伤”(跌打损伤),“拢梅兰申,拢蒙沙喉”(风寒湿痹证和风湿热痹证,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linacanthus nutans ( Burm. f. ) Lindau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扭序花 Clinacanlhus nutans(Burm.f.) Lin-dau 披散草本。茎具细致纵效,嫩枝被短茸毛。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略弯曲呈镰状,长4~11cm,全缘或有齿。花暗红色,为下垂的聚伞花序生于技顶,苞片和小苞片均小,线形;萼片5,线状锥尖;花冠管长,冠檐二唇形;雄蕊2。蒴果长椭圆形,长约0.5cm,有短柄;种子4粒。花果期夏秋季。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500~700m的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切断晒干备用;鲜品随用随采。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性平。入火、水、土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鲁旺多温难央”竹节黄10g,煎服。(景洪市傣医波波验方) 2.治“阻伤”,“拢梅兰申.拢蒙沙喉”竹节黄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茎含羽扇豆醇(lupeol),白桦脂醇(betulin)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