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木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蕊木的概览。蕊木又名麻蒙嘎梭,归类于傣药,为夹竹桃科植物云南蕊木的果实,可祛风解毒,消肿排脓。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蕊木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麻蒙嘎梭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蕊木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麻蒙嘎梭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夹竹桃科植物云南蕊木的果实。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祛风解毒,消肿排脓。
 - 主治: 主治“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拢习都”(麻风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Kopsia off icinalis Tsiang et P.T.Li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云南蕊木 Kopsi officinalis Tsiang et P.T.Li 常绿乔木,高约4m。树皮灰褐色,幼枝略有微毛。单叶对生,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 10~24 cm,宽 3~6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光滑,坚纸质;叶柄粗壮,长 1~1.5 cm。聚伞花序复总状,顶生;萼小,5裂,卵圆状长圆形,长4mm;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纤弱,长3cm,喉部有毛,花冠裂片披针形;雄蕊生于花冠管的喉部,花丝短而柔;花盘为2枚条状披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 500~600 m的平坝、低山林缘、次生林中。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勐腊、景洪)。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果实含生物碱:象牙仔榄树宁碱 (eburname-nin),柯蒲木酮碱(kopsanone),5,18-二氧代柯蒲烷(5,18-di-oxokopsane),多果树酰胺(kopsinilamine),柯蒲木宁碱(kopsi-nlne),多果树碱(pleiocarpine),柯蒲木胺(kopsamine),N一甲酯基一12一甲氧基柯蒲木那林碱(N-carbomethoxy-12-methoxyko-Psinaline),N一甲酯基一11,12一二甲氧基柯蒲木那林碱(N-carbo一methoxy-11,12一dimethocykopsinaline),右旋异形蔓长春花胺(vincadifformine),N一甲酯基一11一羟基一12一甲氧基柯蒲木那林碱(N-carbomethoxy-ll-hydroxy-12-methoxykopsinaline), N一甲酯基-11-甲氧基-12-羟基柯蒲木那林碱(N一carbomethoxy-11-me-thoxy-12-hydroxykopsinaline), N一氧化柯蒲木胺( kopsamineN-oxdie)[1]。
 - 药理作用: 保肝作用 柯蒲木宁碱灌服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CCl4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使ALT显著降低,嗜酸性变、脂肪性变、炎细胞浸润等肝脏病理损伤可显著减轻[1]。在体外,柯蒲木宁碱能明显抑制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MDA)的生成[2]。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