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缘绿绒蒿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藏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全缘绿绒蒿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欧贝赛保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全缘绿绒蒿的花。
-
出处:
/
-
功效:
清热。
-
主治:
治肝热病、肺热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econopsis integrifolia (Maxim.)Fr.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被锈色和金黄色平展或反曲,通常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主根粗,向下渐狭,具须根。茎粗壮,不分枝,具明显的纵条纹,幼时被毛,老时近无毛,高可达150cm,基部盖以宿存的叶基及密集成丛的长柔毛。基生叶密集成莲座状,其间常混生鳞片状叶,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形或几为匙形,长8~32cm,宽1~5cm,全缘,先端圆或锐尖,基部渐狭,两面被毛;下部茎生叶互生,与基生叶同形,上部茎生叶互生,近无柄,狭椭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宽线形,较下部者小,最上部茎生叶通常成假轮生状,较小和狭。花通常4~5朵,稀达18朵,生于最上部茎生叶腋内,有时生于下部茎生叶腋内。花瓣6~8,黄色,近圆形至倒卵形,长3~7cm,宽3~5cm;花丝丝状,金黄色或成熟时为褐色,花药橘红色,后为黄色至黑色; 子房宽椭圆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2~3cm,被平展或紧贴,通常具多短分枝的长硬毛,4~9瓣白顶端开裂至全长的1/3处。生于海拔3800~5000m的灌丛下、山坡、草甸。花、果期5~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缅甸也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6~7月采其花,晾干,备用。
-
炮制方法:
糖参类:除去芦头,切段即可。红参类:除去芦头,切段。或以湿布包裹,润软后切片,晾干。
-
性状鉴别:
1、园参:主根(参体)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根茎(芦头)长约2~6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有稀疏的碗伏茎痕(芦碗)及一至数条不定根。支根2~6条,末端多分歧,有许多细长的须状根,其上生有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
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园参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红参:主根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7~2厘米。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大纵皱,环纹不明显,有支根痕。根茎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痕4~6个。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棕红色,中有浅色圆心。气香,味微苦。
二.边条参:性状同红参,惟一般以根茎较长,身长径圆,支根较长为特点。
三.糖参:主根长约3.5~12厘米,直径0.6~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环纹,遍体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细根痕迹。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有时韧皮部附近有淡黄色圈,中心部常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甘而微苦。
四.白人参:性状同糖参,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相似,但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分散,短而脆。
五.生晒参:主根长约3~10厘米,直径约0.3~2厘米。表面土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皱,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而仅留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茎及须根者,称全须生晒参。
六.白干参:主根表皮均已除去,体表淡黄色或类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见浅纵皱及支根痕。其它性状与生晒参近似。
七.掐皮参:主根长约5~15厘米,直径约1.2~2.5厘米,表面淡黄色,上端环纹不明显,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断面白色,气香,味甘微苦。
八.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己除去,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气香,味苦。园参商品,均以身长、支大、芦(根茎)长者为佳。支瘦小、芦短、糖重者为次。主产吉林,其次为辽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
2、野山参:主根短祖,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多具二个主要支根,形似人体。上端有细而深的横环纹。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光滑,俗称:圆芦。须根稀疏,长约为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析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点)。全体呈淡黄白色,皮细、光润。气香浓厚,味甘微苦。由于加工不同,商品野山参有生晒参、糖参、掐皮参3种。其性状除全形外,均与相应的园参商品相似。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佳。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3、移山参:体形似野山参,但主根下部往往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较少。加工商品同野山参。
4、朝鲜人参:商品有朝鲜红参、朝鲜白参之分,而以红者为优。1.朝鲜红参加工法与国产红参相同。体较足壮,上生双马蹄芦与肩齐,单芦的名独碗芦,中部皆深陷,边缘甚整齐,质坚硬。主根长约6~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顺纹,上部或显黄衣,全体显纵棱。支很多弯曲交叉。质坚体重。断面角质发亮,有菊花纹。香气浓厚,味甘微苦。2.朝鲜白参芦头与园参相似,体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浅棕色细纹。须根大部除去,质松泡。断面有圆心。稍有香气,味甘微酸。
5、东洋参:日本产地;始载子《纲目拾》遗,商品因加工不同,分为白参与红参两种。显微鉴定: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扁平木栓细胞。皮层可察见。韧皮部外侧常有大的裂隙,并有树脂道及颓废筛管群,内侧细胞排列密致,近形成层处树脂道环较密,树脂道圆形或长圆形,含黄色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相集,作径向断续排列,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纤维。本品薄壁细胞含细小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粉末:米黄色。1、树脂道纵横断面碎片易见,道腔内含金黄色或黄棕色条块状物,分泌细胞含颗粒状物或油滴。2、草酸钙簇晶直径20-86?m,棱角多尖锐。3、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2-19?m,脐点点状、人字形或三叉形;复粒由2-6分粒组成。4、网纹、梯纹导管多见,少数为螺纹导管,直径17-51?m,网纹导管纹孔较大,宽约至7?m。5、木栓细胞表面观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壁薄,细波状弯曲。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涩,性凉。
《温岛合》:味甘、涩。
《味气铁鬘》:性凉、重。
《藏药配方新编》:味甘、涩,性凉。
《新编藏医学》:味甘、涩,性凉。
《蓝琉璃》:味甘、涩,性凉、重,气芳香。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6~9g。
-
考证:
详见欧贝莪保(五脉绿绒蒿)的记载。本品系欧贝的黄花品种,其茎粗壮,密被黄柔毛,主根粗,花黄色,4~5朵或更多,生于最上部叶腋内等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
附五脉绿绒蒿:《晶珠本草》记载:欧贝清肝热、肺热,分白、黄、红、蓝四种。叶、茎均被小毛,根单一,花多,茎单一无分枝。状如山罂粟(藏药名:加曼)。红色种茎少,花少,常单一,花瓣长、薄。黄色种茎粗、长、中空,分枝多;总状花序,向上生长;植珠有臭味。《温岛合》记载:绿绒蒿生长在凉爽的北向高山,花芳香,根单一,状如迷果芹(藏药名:加哇),叶先端圆形,淡绿色,被小毛,茎、花状如山罂粟,花蕊长,花药软胀,荚果状如半个空心金刚,种子小,黑色,多粒。味甘、涩,气味芳香。由于花的颜色不同分为四种,白花治培根、龙的合并症,蓝花清热,治赤巴病,红花治血病,黄花催吐培根病。《味气铁鬘》记载:欧贝性凉、重。《如意宝树》记载:欧贝清热一切热病,开喉热闭。让钧多吉说:欧贝清肝热、肺热。
据查证,上述四种原药材均系罂粟科绿绒蒿属(Meconopsis Vig.)的多种植物,根据生长环境、形态特征、花的颜色而分成了四种,将分别收入。
本品根、茎不明显,基生花葶直立或微弯,花下垂,单生于花葶顶端,花淡蓝色或紫色等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为藏医常用药。
-
制剂:
/
-
选方:
二十三味檀香散:降香、檀香、石灰华、红花、丁香、肉豆蔻、白豆蔻、草果、马兜铃、印度獐牙菜、兔耳草、大株红景天、全缘绿绒蒿、花首蓿、牛黄、木棉花丝、木棉花萼、木棉花瓣、甘草、广木香、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用于中毒热症。
-
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