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大仙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维吾尔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秋大仙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苏仁江
-
民族药名出处:
《拜地依药书》
-
药材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鳞茎。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干生热,祛风止痛,消炎退肿,通阻除黄,祛寒助阳。
-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关节炎、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阻滞黄疸,湿寒阳痿。
1.《白色宫殿》 :“激发性欲,祛寒止痛,通利大便等;治性欲低下,关节疼痛,大便不畅等。”
2.《拜地依药书》:“清除异常黏液质,消除关节疼痛,消痔退肿,填精壮阳等;治黏液质性关节疼痛、类风湿关节炎,痔疮,炎肿,精液不足,性欲低下等。”
3.《药物之园》:“通阻止痛,消炎退肿,清除异常黏液质,健脾除黄等;治坐骨神经痛,类风湿关节炎,骨骼酸痛,各种炎肿,各种脾脏疾病及黄疸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olchicum autumnale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秋水仙 Colchicum autumnale L. 多年生草本,地下鳞茎卵圆形,由多个扁卵状鳞瓣组成,外包以棕褐色的膜质鳞片,下生有细须根,全体地下鳞茎直径4~8cm。春天由鳞茎顶端生出数个直立的叶,长15~20cm,宽3~5cm,下部相互重合抱茎,先端尖锐,夏季叶枯萎。于9~10月间生出花茎,直立,有花1至数朵,子房奇特,残留于鳞茎内,花冠筒圆柱状,黄白色,长8~15cm,直径约3mm,花被片6枚,倒披针形至长椭圆形,淡紫红色,薄质,半开,雄蕊6枚,雌蕊1枚,近黄色,花往白色,先端3裂,整个花和柄部的地上部分长约30cm。蒴果椭圆形,长3~4cm,于翌年夏季成熟,3纵裂。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喜生长于潮湿草地。我国不产,国外主产于欧洲,尤盛产于地中海和黑海沿岸;非洲和西亚、南亚等地亦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等量麦加散沫花草,半量穆库没药代。
-
采收加工:
于秋季采挖,洗去泥沙,置于沸水中片刻,捞出晒干。贮于通风干燥处保管。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鳞茎呈长卵状披外形,长3~5cm,中部直径1~2.5cm,厚3~10mm;顶端较尖,稍尖或断折,下端略钝,两侧扁,近底端扁侧的一面具鳞茎盘残基;表面略光滑,常在生鳞茎盘侧之背面有一浅纵沟;表面呈灰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时可见细密的小纵纹。质略硬,易断,断面白色或淡灰黄色,粉性。气微芳香,味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呈灰白色。淀粉粒众多,单粒或复粒,脐点呈点状或裂隙状,有时可见双脐点,直径5~20μm,卵形、圆形、椭圆形或略不规则。偶见孔纹或螺纹导管及管胞。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1g加酸性醇5ml,在水浴上温浸lh,滤过,再将其蒸干,加水2ml溶解残渣,滤过,滤液加硫酸0.5ml,则溶液变为金黄色。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三级干热,味苦。
1.《白色宫殿》:“二级干热。”
2.《拜地依药书》:“有人认为三级首热、二级首干;有人认为三级干、二级寒。”
3.《药物之园》:“三级热、二级干。”
-
用法用量:
内服:0.5~3g。外用:适量。可入小丸剂、蜜膏,油剂、散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秋水仙,是一种植物的地下鳞茎,与野大蒜相似,长卵圆形,稍扁。有白色,味甜者;有黄暗色;有暗黑色,味辛者。白色,味甜者为佳品;暗黑色,味辛者为次品,有毒,多为外用。叶与韭菜叶相似,长约半尺,花黄色。”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秋水仙一致。
-
制剂:
1.艾比 属令章 小丸 秋水仙、芦荟各等份。研成细粉,过罗,用小茴香露制成0.25g的小丸即可。性干热。功能消炎止痛。主治手小关节疼痛,四肢酸痛等。内服,每日1次,每次5~7小丸,空腹。5岁以下者l~2小丸,5岁以上者2~3小丸,10岁以上者5~7小丸;腹泻者与经期妇女禁用。(《回回药方三十六卷》)
2.热维改尼 苏仁江 油 秋水仙30g,当药15g。将药物在开水中浸泡一昼夜,煎至剩1/3时过滤取汁,加入适量鲜芹菜汁和90ml橄榄油,再煎至水分完全蒸发仅剩油剂即可。功能祛风散寒、散气止痛。主治各种类型关节炎、关节疼痛等。外用,取适量徐子患处。(《医学之目的》)
3.买朱尼 苏仁江 蜜育 秋水仙20g,盒果藤根皮30g,补血草、毒鱼防己、刺山柑根皮、孜然、白花丹根、黄诃子皮各22g,玫瑰花、芝麻、干姜、司卡摩尼亚脂各10g,芹菜子、小茴香、白胡椒、石盐、藿香、海螵蛸各5g,巴旦杏仁40g,蜂蜜IL。药物研成细粉,过罗,与黏蜜调和制成蜜膏,再用巴巴杏仁油润滑蜜膏即可。性二级干热。功能清除停留在关节内的异常体液,消肿止痛。主治湿寒性或黏液性各种关节疼痛即手关节疼痛、足关节疼痛及腰椎疼痛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5g。(《药物之园》)
-
选方:
1.治黏液质性关节疼痛、类风湿关节炎 取适量秋水仙,与适量孜然、荜茇,煎汤内服;或取适量秋水仙,研成细粉,制成敷剂,外敷于患处。
2.治痔疮,炎肿 取适量秋水仙,研成细粉,与适量羊油调配制成肛门栓,塞入肛门。
3.治精液不足,性欲低下 取适量秋水仙、干姜、藿香、方糖,研成细粉,冲服。(1~3方出自《拜地依药书》)
4.治坐骨神经痛,类风湿关节炎 取适量秋水仙、芦荟,煎汤内服。
5.治骨骼酸痛,各种炎肿 取适量秋水仙,研成细粉,与适量藏红花、鸡蛋黄,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6.治各种脾脏疾病及黄疸 取适量秋水仙,煎汤内服。(4~6方出自《药物之园》)
-
注意事项:
本品对肝脏和胃有害,矫正药为西黄芪胶、砂糖、藏红花。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鳞茎、种子和全草含秋水仙碱(colchicine),秋水仙胺(colchamine;demecolcine;colcemld;omaine),去甲秋水仙碱(colchiceln; acetamide),秋水仙酰胺(colchiclnamlde),秋水仙苷(colchicoside),早期还含秋水仙碱B、C、D、E、F、I等生物碱。此外还含大量淀粉,黄酮苷,有机酸类,糖类,脂肪和鞣质等[1]。
-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秋水仙中的秋水仙碱有细胞毒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临床用于治疗癌症,特别是对乳腺癌有一定疗效;对皮肤癌、白血病、何杰金病等也有一定作用[1]。秋水仙碱白蛋白磁微球对裸鼠乳腺癌抑制作用较好[2]。秋水仙碱主要作用于细胞微管,阻滞细胞有丝分裂[3]。秋水仙中的秋水仙胺能选择性抑制粒细胞,多用于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但不可用于慢性淋巴性白血病[1,4]。
2.对肝、肺的影响 秋水仙碱对大鼠肝、肺纤维化有抑制作用[5~7]。秋水仙碱对慢性肝损伤及肝纤维化大鼠ALT、AST水平有降低作用,并可升高白蛋白水平[8]。秋水仙碱可抑制大鼠纤维化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l表达,促进I、Ⅲ型胶原降解而抗肝纤维化[9]。秋水仙碱可抑制博莱霉素致肺间质纤维化大鼠纤维连接蛋白的形成[10]。秋水仙碱可降低血吸虫感染小鼠肝内胶原蛋白含量,从而抗肝纤维化形成[11]。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肝葡糖胺基聚糖代谢也有降低作用[12]。秋水仙碱可拮抗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肝毒性[13]。秋水仙碱可抑制石棉粉尘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TNF和IL-6(白介素-6)的分泌[14]。
3.其他作用 小鼠海马微注射秋水仙碱可使学习记忆出现障碍,同时降低大脑皮层及海马cAMP含量[15]。它可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16]。对内毒素休克模型家兔,它可抑制血清TNF合成或分泌[17]。氯喹与秋水仙碱联用可减轻大鼠脑缺血介导的神经功能损害[18]。秋水仙碱可抑制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TNF-α基因的表达[19]。这可能是影响转录及转录后水平造成的[20]。大鼠胃饲秋水仙碱可造成脾气虚模型[21]。秋水仙胺滴眼液可降低家兔眼压,亦可降低正常人、青光眼患者的眼压[22]。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发作有特异性作用,长期应用可减少发作次数。它还有雌激素样活性,能延长大鼠动情期和动情后期,缩短间情期和动情前期。秋水仙胺有抗流感病毒、抗生育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秋水仙苷与秋水仙碱作用相似,但毒性低[1]。
4.毒性 秋水仙碱毒性较大,小鼠LD50为1.6mg/kg,过量可引起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严重时可引起肠麻痹、便秘和四肢酸痛,尚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1]。秋水仙胺毒性比秋水仙碱低,有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瘙痒、骨髓抑制及黄疸等副作用[1]。临床有报道秋水仙碱引起味觉障碍和重度中毒[23,24]。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590
药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590
[2]张仲海,等.中华肿瘤杂志,1994,16(6):450
[3]袁金辉,等.细胞生物学杂志,2000,22(3):118
[4]郑玲,等.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9):951
[5]姜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96):34O
[6]陈在忠,等.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8,17(1):6
[7]孙自勤,等.中国药理学通报,1996,12(4):345
[8]盛国光,等.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4):21
[9]杨长青,等.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8(3):176
[10]姜莉,等.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5, 24(4):364
[11]施光峰,等.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8(3):180
[12]司茜,等.中国药理学报,1995,16(l):39
[13]倪武,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19(4):353
[14]马忠森,等.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24(1):52
[15]俞在芳,等.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7,11(4):246
[16]陈惠玲,等.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12(2):70
[17]倪武,等.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1):33
[18]曾晓蕙,等.华西药学杂志,1997, 12(4):223
[19]李卓娅,等.中国免疫学杂志,1996,12(l):14
[20]李卓娅,等.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6,16(2):108
[21]刘士敬,等.中医杂志,1997,38(5);300
[22]马振君,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7,28(l):26
[23]刘芳艳,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8):512
[24]杨文琴.华西医学,1996, 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