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耳菊

  • 音译名: 娜罕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羊耳菊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娜罕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和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除风散寒,行气止呕,止汗,止泻,止血
  • 主治: 主治“哦贺来”(多汗症),“拢蒙沙嘿”(腹痛腹泻,赤白下痢),“纳勒来”(崩漏),“兵哇嘎,贺接贺办,短混列哈”(风寒感冒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鲁旺害埋”(小儿高热)。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Duhaldea cappa (Buchanan-Hamilton ex D. Don) Pruski & Anderber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羊耳菊 Inula cappa(Buch.-Ham.)DC. 亚灌木,高1~2m。全株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绵状密茸毛;茎枝直立,圆柱形,被绵毛,少分枝,有纵细沟。叶互生,无柄或有短柄,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稍有小齿,上面绿色,有腺点,被粗毛,背面被厚绢毛或灰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个密集于长的总硬上,在枝顶排成圆锥状;总苞卵形,苞片短,密被毛;花黄色,外围舌状花雌性,舌状花冠先端为3裂,中央管状花两性,先端5裂;雄蕊5,花药基部矢形,有长尾。瘦果,圆柱形,有棱,被白色长绢毛。花果期6~12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300~2600m的阔叶林下、向阳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四川、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割全草,春、秋季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长5~30cm,直径可达1.5cm,有分枝,表面深褐色,断面黄白色,粗的根中间黑色。茎圆柱形,少分枝,直径0.3~1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密被短茸毛。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16cm,宽1~5cm,深绿色,上面密被糙毛,下面密被灰色绒毛,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边缘具齿;叶柄短。头状花序集成聚伞状复总状花序,胞生,花小,边缘为舌状花,中央为管状花。瘦果长圆柱形,有冠毛。气微、味苦、微甜。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微苦,气臭,性平。入水、风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或根适量,磨汁。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哦贺来”羊耳菊根30g。煎汤,红糖适量为引,内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2.治“拢蒙沙嘿”羊耳菊根20g,花果10g。煎汤内服。 3.治“纳勒来”羊耳菊根30g,香附15g。煎汤内服。(2、3方出自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4.治“兵哇嘎,贺接贺办,短混列哈”,“鲁旺害埋”羊耳菊根、腊肠树果实各运量。磨于米汤,内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皮含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油酸(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辛酸(caprylic acid)等[1,2]。 地上部分含L一肌醇一1,2,3,5一四当归酸酯(L-inositol-l,2,3,5-tetraangelate),百里香酚(thymol),β-合欢烯(β-far-nesene),角鲨烯(squalene)[3]。 全草含7,5’一二甲基一3,5-2’一三羟基黄酮(7,5’dime-thoxy-3,5’,2’-trihydroxyflavone)等黄酮类化合物[4]。
  • 药理作用: 羊耳菊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对氨水喷雾引咳有止咳作用,但无祛痰及平喘作用[1]。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