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

  • 音译名: 拉拉普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蛇床子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拉拉普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或蛇床的果实。
  • 出处: /
  • 功效: /
  • 主治: 治胃寒病、虫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1.Foeniculum vulgare Mill.;2.Cnidium monnieri(L.)Cuss.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茴香: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有强烈的香气,茎直立,高0.5~2m,有浅丛沟纹,上部分枝开展。叶有柄,卵圆形至广三角形,长达30cm,宽达40cm,三至四回羽状分裂,深绿色,末回裂片线形至丝状,长4~40mm,宽约1mm,茎下部的叶柄长7~14mm,基部鞘状,上部的叶柄一部或全部成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顶生的伞形花序大,直径可达15cm;花序梗长4~25cm,伞辐8~30,无总苞及小总苞;花黄色,有梗;萼齿不显,花瓣5,倒卵形,先端内折;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双悬果卵状长圆形,光滑,侧扁,长3.5~6mm,宽1.5~2.5mm;分果有5条隆起的纵棱,每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2。花期6~7月,果期10月。 2.蛇床:一年生草本。根生叶具柄,基部呈叶鞘,边缘膜质;上部叶全部简化成叶鞘;叶片轮廓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全裂。复伞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线形6~10,伞辐8~25,小总苞片多数,花瓣白色。分生果长圆状,主棱5,均扩展成翅状。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茴香:为栽培种,茴香:分布于甘肃、山西、内蒙古、辽宁。各地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1.茴香:双悬果呈细圆柱形,有时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有黄褐色花柱残基,基部有时带有小的果柄,长0.4~1cm;分果长椭圆形,有5条隆起的棱线,合生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而辛。 2.蛇床:双悬果椭圆形,长1.5~4mm,宽1.2~2mm,表面灰黄色至黄褐色,有时顶端有花柱残基,茎部常有细长果柄。果棱5条,呈薄翅状,合生面平坦,中央略内凹,可见丝状的心皮柄。果皮松脆,易脱落,种子灰棕色。气芳香,味微辣,嚼之有辛凉感。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1.茴香分果横切面:略呈五边形。外果皮为一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中果皮由数列薄壁细胞组成,共分布有6个油管,果棱间各一个,合生面2个。油管呈椭圆形或半圆形,切向150~220μm左右,内含红棕色油脂,维管束位于果棱部位,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两侧,维管束四周围有大型网纹细胞;内果皮为一列狭长的扁平细胞,长短不一;种皮为一列颓废细胞,含棕色物质;合生面的内果皮与种皮间有种脊维管束。胚乳细胞多角形,内含糊粉粒和少数脂肪油,糊粉粒中含细小的草酸钙簇晶;胚小型,位于胚乳的中央。 2.蛇床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皱缩的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为数层薄壁细胞,其间杂有网纹细胞,每条棱中部各有一外韧维管束和少数纤维,以及一油管;合生面2个,扁长圆形,长径约130μm,内含黄棕色油脂。内果皮为一列狭长细胞;合生面的内果皮与种皮间有种脊维管束。种皮为一列颓废细胞,内含红棕色物质。内胚乳丰富,由多角形薄壁细胞组成,其壁稍厚,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粒中含有细小的草酸钙簇晶。胚圆形,位于胚乳的中间,由薄壁细胞组成,内含少量糊粉粒。 粉末鉴别:茴香粉末黄棕色。果皮表皮(外果皮)表面观细胞呈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壁稍增厚;气孔类圆形,直径约20μm,副卫细胞4个,不定式。网纹细胞位于中果皮维管束柱两侧,淡黄色;呈类长方形或类长圆形,直径25~55μm,长至102μm,壁厚,微木化,具网状纹孔,纹孔大,卵圆形或类矩圆形,直径4~11μm,长7~27μm,油管碎片为黄棕色或深红棕色;完整者直径至250μm,分泌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含深色分泌物。镶嵌层细胞为内果皮细胞;断面观细胞宽狭相同,与中果皮和种皮相接;表面观细胞狭长,壁菲薄,直径4~13μm,长约至113μm,常数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作不规则方向嵌列;镶嵌层细胞常与较大的多角形中果皮细胞重叠。内胚乳细胞呈类多角形,壁厚2~3μm,胞间层不分明,细胞含糊粉粒,直径约10μm,每个糊粉粒中有一细小草酸钙簇晶;并含脂肪油滴。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内胚乳细胞所含的糊粉粒中;直径3.5~7μm,糊粉粒溶化后一个细胞中可见数个簇晶,木薄壁细胞位于维管束柱;呈长条形,直径7~18μm,壁稍厚,微木化,纹孔较大,类圆形或长圆形。此外,种皮表皮细胞扁平,壁薄,含黄棕色物。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1)取茴香粉末0.5g,加入乙醚适量,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氢乙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再加1%三氯化乙醇溶液1~2滴,呈紫色。 (2)取茴香粉末0.5g,加乙醚适量,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0.4%2,4-二硝基苯肼,2mol/L盐酸溶液2~3滴,溶液显橘红色。 (3)取茴香粉末2g,加乙醚6ml,冷浸4小时,滤过。将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溶解至1ml,点样,进行薄层色谱分析。吸附剂硅胶G加1%CMC铺板。展开剂石油醚-醋酸乙酯(8.5:1.5),展距17.5cm。显色剂2,4-二硝基苯肼试剂。对照品为茴香脑。结果:与对照品相应部位有相同颜色斑点。 (4)取蛇床粉末2g,加乙醇20ml,回流提取30分钟,滤过。取滤液数滴,点于白瓷板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另取滤液2ml,加等量的3%碳酸溶液,加热5分钟,放冷,再加新制的重氮对硝基苯胺试液1~2滴,即显樱红色。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 《藏药配方新编》:味辛,性温。 《新编藏医学》:味辛,性温。 《藏医百科全书》:味辛,性温。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6~9g。
  •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拉拉普治胃寒病。拉拉普产于印度的有三种,产于藏地的有三种,共六种。生态与葛缕子(藏药名:郭牛)相似,花有白、黄、黑三种,因而拉拉普也分白、黄、黑三种,尼泊尔多如嘎地方所产者质佳。种子状如香旱芹子(藏药名:斯拉嘎保)而扁,有皱纹,弯曲,或状如新月,嘴尖状如芝麻,昧辛,气浓,颜色有灰白色、淡黄色、红紫色三种。印度产的与藏地产的形状相似,藏地产的拉拉普状如纺锤。让钧多吉说:拉拉普治虫病。《祖先口述》记载:拉拉普治胃寒病。尼泊尔多孕地方产者为佳;产于藏地田生者为次。两者种子比茴香小,气味很浓。拉拉普以花色所分的白、黄、黑三种,除黑者待查外,白花者为蛇床,其花白色;黄花为茴香。二者果实形状略同,稍弯曲,端略尖。均被藏医以拉拉普入药。分别收入,以资区别。
  • 制剂: /
  • 选方: 九味石榴散:石榴、黑胡椒干姜荜茇肉桂、肉豆蔻止泻木丁香蛇床子。共研细粉,用于胃火衰退及止泻。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1.茴香:能促进消化机能,增加胃肠分泌,排除肠内气体。并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能略微增强链霉素的效力,有类似于樟脑样的局部刺激作用。 2.蛇床:抗滴虫疗效较好,提高滴虫转阴率,消除痒感,给小鼠皮下注射,能延长雌性小鼠的动情期,并使子宫及卵巢的重量增加。临床可治疗婴儿湿疹。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