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藏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银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偶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自然元素类铜族矿物自然银。
-
出处:
/
-
功效:
祛腐燥湿,干黄水,敛脓血,疗疖痈,祛腐生肌。
-
主治:
瘰疠及肉核破溃。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rgentum.
-
药物分类:
矿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热液成因的自然银见于一些中、低温热液矿床,呈微粒状分布于铅、锌热液矿床的硫化物中。此外,含有机质的方解石脉内常有自然银的富集,其成分中往往含有汞。外生因的见于硫化物矿脉氧化带。产于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多煎汁取气,以生药力。内服则以银箔配入方剂内,为丸或制散剂。不可单用内服。
-
炮制方法:
银的炮制法:取银箔500g,黄矾、黑矾各250g,同置于瓷盆中,加水以淹没药材为度,煮沸1.5小时,冲洗,再将银箔置沙棘水煎液中浸泡16小时,冲洗阴干,然后,取火麻水煎液(50g∶1000ml)500~600ml,加入硼砂细粉250g,牛黄250g,调成糊状,涂于上述银箔上,晒干,用纱布包成数包,与木炭隔层平铺于陶制容器内(注:上下层为木炭)共铺4~6层,加盖封闭,煅6~10小时,冷置,全部倾入石槽中,砸碎,加水搅拌,除去上层杂质溶液即得。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属等轴晶系。完整的单晶体极为少见,呈立方体、八面体或二者的聚形。一般晶体强裂变形,往往向一个方向延伸,并发生扭转或挠曲。集合体呈树枝状、不规则薄片状、粒状或块状。新鲜断口呈银白色,但表面往往呈灰黑暗青色。条痕银白色。金属光泽。硬度2.5。具延展性,无解理。断口呈锯齿状。密度10~11。熔点960.5℃,为电和热的最良导体。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1)银在空气中不易氧化,但遇臭氧则生成氧化银的薄层。(2)遇硫化氢作用而生成硫化银,呈黑色。(3)不溶于盐酸,能溶于硝酸及热硫酸而生成硝酸银及硫酸银。(4)溶于硝酸,在溶液中加盐酸则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轻,有毒。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
-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述:银干黄水和脓血。味苦,消化味也苦,性轻平。本品分为三种:土生银、木生银、石生银。土生银,据说在瞻仰州的一个叫阿拉尹岛的土坑里,由于雨淋形成像冰凌一样的上生银,为银中上品。木生银,卡拉萨纳地方有一种叫如巴达如的树,烧成灰淋制成。石生银,冶炼放射蓝光的银矿石而得。各类矿石有别,冶炼银矿可得银,冶炼别的混合矿石先得铁、锌、铅、铜。这四种矿石的任何一种,冶后重炼都有银,能治相应的病。西藏地区仅产石生银,所产的铁银青色,锌银白色,铅银褐色,铜银红色,但是现在西藏和整个藏区所产的银,分为”拉银”和“鲁银”两种。拉银青色,鲁银白色。霍尔地方所产的相卡玛银,形状不一。汉地所产的奥卡玛银,多为藏银相混,但形状特别。汉地银有马蹄锞、绵羊蹄锞、山羊蹄锞、马辫、银牌。石生银混有铜。除了铁银外,都算作绵羊蹄锞,这是官制。无论哪一种,都不能混有杂质,混有黑石的色暗,黄色的混有黄铜,红色的混有红铜,黑色的混有铅,青色的混有锌。不纯净的可以冶炼炮制,如同炮制一样,可以热轧。无杂质的有白色花纹,能延长。
附:金灰、银灰,让钧多吉说:金灰、银灰去腐肉,治颈疮、疖疮。一些药诀中说,银灰去腐肉,治疖疮,干恶性腹水。这种银,要炮制成灰。
-
制剂:
/
-
选方:
方一:黄金、白银、红铜、珍珠、松儿石,共研粉末,连服九日,以后以黄牛或水牛角、六良药、贝母、五脉绿绒蒿、麝香、牛黄、白糖、山羊肝等配和内服。可治配合毒。
方二:红铜灰、铁灰、银灰、风化芒硝、硫黄、白硇砂、短尾铁线莲、小米辣、诃子、干姜、荜茇、胡椒。共研成粉末,用白糖水调服。对寒热性水肿均有干涸作用。
方三:肉托果、银灰、硼砂。共研末后外撒。可祛腐生肌。
-
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