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花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其他傣药推荐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中药名:
火烧花
类别:
傣药
民族药名:
锅罗比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药材来源:
为紫葳科植物火烧花的根皮、树皮及叶。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功效:
清火解毒,祛风利水,杀虫止痒。
主治:
主治“拢沙龙接喉”(牙痛),“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兵洞飞暖龙,习亨习毫”(疔疮痛疖脓肿,疥癣),“埋蒙罕贺”(漆树过敏)。
基原信息
来源生物拉丁名:
Mayodendron igneum (Kurz) Kurz
药物分类:
植物药
来源生物形态:
火烧花 Miyodendron igneum(Kurz) Kurz 乔木,高达10m。叶对生,三出多回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长6~11cm,先端尾尖,基部不等楔形,全缘,无毛。总状花序生于短测枝项或小枝杆上;花萼佛焰苞状,一边开裂,被毛;花冠坛状,膨大,橙黄色,裂片小,半圆形;雄蕊4枚,退化雄蕊短而无花药。蒴果狭条形,细弱,长达35cm,2瓣裂,果瓣薄;种子多列,长圆形,具膜质半透明的翅。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200~1500m的干热河谷较湿润低地。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南部及西南部。
栽培与养殖:
/
代用药: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断,晒干;多用鲜品。
炮制方法:
/
性状鉴别:
/
显微鉴别: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入风、水塔。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汤含漱;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考证:
/
制剂:
/
选方:
1.治“拢沙龙接喉”火烧花 20g,黑心树 皮20g。煎汤含漱。(景洪市傣医波岩亮验方)
2.治“拢梅兰申”火烧花 树皮、除风草 、文殊兰 鲜品各适量。捣烂,包敷患处。(景洪市傣医波温囡验方)
3.治“兵洞飞暖龙,习亨习毫”火烧花 根皮适量。煎水外洗患处。(景洪市傣医波玉甩验方)
4.治“埋蒙罕贺”火烧花 树皮30g,橡胶树皮30g。煎水外洗。(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