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颈雉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藏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环颈雉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戴破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雉科动物环颈雉的肉、头。
-
出处:
/
-
功效:
肉:有滋补、壮阳、生精之功。
头:壮阳。
-
主治:
肉:主治遗精、胸腹胀满、久泻等症。
头:主治阳痿。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hasianus colchicus Linnaeus.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雄性成鸟羽色华丽,头顶古铜色,两侧微具白眉纹。眼周无羽,颏、喉和后颈黑色而带绿色闪光,下方具一显著白色颈环。背上金黄色,后背银灰而带绿色,杂有黑和白色斑纹。胸部紫红。腰蓝灰向后转栗色;尾羽中央黄褐色,两侧紫栗色,中央缀以黑色横斑,两侧横斑深紫栗色。飞羽黑褐色缀有白斑。胁金黄,带有黑斑,腹部深褐。尾羽甚长,绿黄色,下边的覆羽栗色。脚黄色,后缘有距。雌鸟体型较小,体羽色大都由黑、栗、沙褐色相混杂;尾较短,尾上黑斑缀以栗色,脚无距;眼栗红色,嘴淡灰色,基部转黑;脚红灰褐色,爪黑。3~7月为繁殖季节。每年繁殖两窝。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主要栖息于山区灌木丛及河边草丛、丘陵林缘山坡、农田附近。脚强健,善奔走,但不宜久飞,多成对活动,筑巢于草地山坡。多以植物种子、嫩芽及农作物为食,亦食各种昆虫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冬季节捕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取肉和头,鲜用或晾干,研细。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肉:味甘,性温、平。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3~5g。
-
考证:
《四部医典》中记:治疗痼疾痞块时,饮食应进食绵羊肉、野牦牛肉、环颈雉肉、家鸡、家雀肉及野兽肉,加佐热面食、酥油、干姜汤。《晶珠本草》述:环颈雉头为壮阳速效药、愈疮良药;肉壮阳,治肾寒病。
-
制剂:
/
-
选方:
石龙子肉50g,环颈雉肉50g,野鸽肉50g,麻雀肉50g,鸡蛋粉50g,胡兀鹫喉50g,诃子15g,夏至草15g,豆蔻15g,硇砂15g,肉豆蔻15g,唐古特茛菪子15g,白扁豆15g,甘草15g,冬葵子15g,螃蟹壳15g,牛虻15g,姜片15g,花椒5粒,蔓荆子7粒。共研为末,用蜂蜜制成拇指大丸,早、晚各服1次,一次1~3丸,黄酒或白酒冲服。用于滋补、壮阳。
-
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