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番龙眼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绒毛番龙眼的概览。绒毛番龙眼又名埋嘎,归类于傣药,为无患子科植物绒毛番龙眼的树皮,可清火解毒,敛疮生肌,涩肠止泻,理气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绒毛番龙眼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埋嘎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ometia tomentosa (Bl.) Teysm. et Bin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绒毛番龙眼 Pometia tomentosa(BI.) Teysm.et Binn. 乔木,高达30m。具大板根。小枝圆柱状,具槽,被黄色绒毛。叶连柄长30~100cm;羽状复叶有小叶5~13对,生于花枝上的4~6对,叶轴和叶柄被黄色绒毛;小叶对生,纸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5~25cm,宽4~8.5cm,下部的小叶较小,卵形或卵圆形,最下的呈托叶状半月形或退化为钻形,被绒毛,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线具疏齿,两面脉上均被黄色绒毛,例脉较密,中脉和侧脉在叶背隆起,网脉在叶背略显;小叶柄被黄色毛。圆锥花序,顶生或眼生,长25~40cm,密被黄色绒毛,花序具细长、俯垂的分枝;苞片和小苞片较小,花萼被茸毛;花黄色,花瓣5花萼近等长或短很多;花柄长4mm,基部具节,被绒毛。果深裂为2果爿,通常仅1个发育,椭圆形,长3~3.5cm,径1.6~2.5cm,果皮光滑,红色,干时近黑褐色;种子除部分外,覆以胶质黄色假种皮。花期2~5月,果期5~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南部地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叶采,树皮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