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山桂花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傣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荷包山桂花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芽喃嫩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远志科植物荷包山桂花的根。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调补四塔。
-
主治:
主治“多温多约帕雅来,冒米想”(体质虚弱多病,乏力),“暖冒拉方来”(失眠多梦),“冒开亚毫”(不思饮食)。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olygala arillata Buch.-Ha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荷包山桂花 Polygala arillata Buch.-Ham.又名:黄花远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5m。根木质,皮肥厚肉质,淡褐色,内面淡黄色。茎直立,圆柱形,少分枝,有毛,略带黄绿色。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腿,花序下垂,花多偏于一侧;花黄色,花上有红星,花瓣3枚,在两侧的2枚与雄蕊合生,中间的龙骨瓣背面顶部有细裂成8条鸡冠状的附属物。蒴果扁平,成熟时红褐色,两瓣开裂。种子2枚,黑色。花期夏、秋季。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1000~3000m的疏林灌木丛中,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性平。入四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0~30g。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治“多温多约帕雅来,冒米想”,“暖冒拉方来”,“冒开亚毫”荷包山桂花20g,煎汤送服五宝药散(雅叫哈顿)5g。(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含1一甲氧基一2,3一亚甲二氧基(口山)酮(1-me-thoxy-2,3-methylenedioxyxanthone),l,7一二羟基一2,3一亚甲二氧基(口山)酮(l,7-dihydroxy-2,3-methylenedioxyxanthone),l,6,7一三羟基2,3一二甲氧基咄酬(l,6,7-trihydroxy-2,3-dime-thoxyxanthone),对一羟基苯甲酸(p-hydroxy benzoic acid),远志醇(polygalitol),豆甾醇(stismasterol)及豆甾醇一β-D一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一β-D-glucopyranoside)[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