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

说明书

【饮片名称】

鬼针草《本草拾遗》

汉语拼音
Guizhencao

异名
鬼钗草《本草拾遗》;
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
盲肠草、跳虱草《福建中医杂志》;
小鬼针《江苏药材志》;
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浙江民间草药》;
清胃草、跟人走《泉州本草》;
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闽东本草》;
刺针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鬼针草 Bidens bipinnat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切段。以叶多、色黄绿者为佳。

【药性】

性味
苦,微寒。

归经
归肺、心、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效用分析】

鬼针草性味苦寒,既能疏散肺经风热,常用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又能清泻心胃湿火热毒,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之功,可治湿热泻痢、黄疸尿赤、肠痈腹痛及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诸证;且具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作用,故亦可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配伍应用】

1.鬼针草山豆根
两药均为苦寒清热解毒之品。鬼针草兼可疏散肺经风热,活血消肿;山豆根苦寒降泄清肃力大,功善清肺火,解热毒,利咽喉,消肿痛,直折火毒之上炎,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药。两药合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效佳。尤宜于火毒上攻,咽喉肿痛。
2.鬼针草黄连
两药均能清热解毒、燥湿。鬼针草又擅活血消肿;黄连苦寒性大,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两药配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卓著。适用于湿热火毒蕴结之咽喉肿痛,泻痢,黄疸尿赤,肠痈腹痛,疔疮肿毒等症。
3.鬼针草茵陈
鬼针草功能解毒除湿,活血消肿;茵陈长于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治黄疸要药。两药配伍,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效显。尤宜于湿热火毒互结之黄疸尿赤,或泻痢腹痛。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涂于患处,或煎水熏洗。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内服:鲜品倍量;或捣汁。

【鉴别用药】

鬼针草虎杖
两药性味苦寒,均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同可治黄疸尿赤,肠痈腹痛,风湿痹痛,疔疮肿毒,蛇虫咬伤,跌打损伤等。然鬼针草性微寒,尚能疏散肺经风热,常用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而虎杖苦寒清热力强,能清肺热而化痰止咳,以治肺热咳嗽痰多;且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力强于鬼针草,常用于淋浊,带下,水火烫伤;又擅散瘀止痛,每治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等;还能泻下通便,可用于热结便秘

【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丝桃苷,异奥卡宁7-O-葡萄糖苷,海生菊苷等;聚炔苷类成分:鬼针聚炔苷Ⅰ~Ⅳ;还含三萜类、甾醇类、有机酸、脂类、生物碱、鞣质等。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保肝、抗炎等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08-1911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352-354
  • 饮片名称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效用分析

  • 配伍应用

  • 用法用量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