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

  • 音译名: 巴如拉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川楝子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巴如拉
  • 民族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蒙药学》
  • 药材来源: 为楝科植物川楝的果实。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清巴达平协日,燥热性协日乌素,杀虫,止痛,明目。
  • 主治: 主治热性协日乌素病,巴达干协日合并症,脱发,皮肤瘙痒,协日乌素疮,痘疹,湿疹,白癜风,秃疮,疥癣,陶赖,赫如虎,浊热,新热,陈热,眼疾。 1.《观者之喜》:“清巴达干协日,热性协日乌素,赫依病等症。” 2.《论说医典》:“清协日,巴达干,协日乌素。”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川楝Mi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落叶乔木,高达10m余。树皮灰褐色,小枝发黄色。二回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5~12cm,羽片4~5对,各对间距离疏远;小叶2~5对,卵形或窄卵形,长4~7cm,宽2~3.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常不对称,全缘或有疏锯齿。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密被短毛及曼状毛;总花梗长达10cm;花淡紫色,直径6~8mm;萼5~6片,灰绿色;花瓣5~6片,狭长倒被针形;雄蕊2倍于花瓣数,花丝连合成管状;子房瓶状,6~8室,偶5室。核果圆形或近圆形,黄色或栗棕色。种子扁平长椭圆形,黑色,长约1cm。花期3~4月,果期9~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疏林中潮湿处。分布于河南、甘肃、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不耐荫蔽,在海拔1000m以下均可生长。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12月采摘浅黄色成熟果实作种,用清水浸泡2~3d,去果肉,取出果核,晾干,用湿沙贮藏催芽。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条播,按行距30cm开横沟,深约6cm,株距12cm。每穴放果核1枚,随即施人稀粪水,覆土8~10cm。播后1个月左右出苗,每枚果核可出苗3~5株、苗高10~15cm时中耕除草1次,施人粪尿;苗高18~20cm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培育1年,于冬季或第2年春季发芽前移栽。按行株距(2.5~3.5)m×(2.5~3.5)m开穴,每穴栽苗1株,填土压实,浇足水。 田间管理 幼树要加强管理,以利成活。成年树每年春、秋季中耕除草,结合追肥;冬季进行修枝。遇旱及时灌水。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黄色至棕黄色,徽具光泽,具深棕色小点,一端凹陷有果柄痕迹,另一端微凹有1个棕色小点。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质松、淡黄色,遇水润显黏性;果核类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表面有6~8条纵棱,内有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6~8枚;种仁乳白色,长圆形,富油性。气特异,味酸苦。 以个大、肉厚而松软、外皮色黄、果肉色黄白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①外果皮细胞类方形,外被角质层。②中果皮主为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约16μm;分泌细胞圆形或椭圆形,长85~197μm,宽40~127μm;维管束细小,纵横散布在内侧。③内果皮主为纤维,其中有石细胞散在,靠近中果皮的纤维多呈纵向排列,内侧的纤维多呈横向排列。 种子横切面:①种皮外表皮细胞类方形,有明显的径向纹理,外壁表面有细密的小突起。②下皮为1~2列含红棕色物质的薄壁细胞。其下为薄壁细胞层,由1列类方形或略呈椭圆形的细胞组成,具纵向纹理;色素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色物。③内表皮1列细胞,主要为石细胞,偶见薄壁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④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量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粉末特征:黄棕色。①内果皮纤维及晶纤维成束,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成排列不整齐,无色或淡黄色,纤维长短不一,末端钝圆,直径9~36μm,壁极厚,孔沟不明显威偶见,有的胞腔含黄棕色颗粒状物,纤维旁的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或少数含簇晶,形成晶纤维。②果皮石细胞成群或单个散在,无色、淡黄色或橙黄色,呈不规则长条形或长多角形,有瘤状突起或钝圆短分枝,弯曲呈“S”形,有的石细胞,呈类圆形、类长圆形,直径14~54μm,长约至150μm,壁厚9~13μm。胞腔细窄,每一短分枝胞腔呈星状。也有石细胞壁稍厚,胞腔充满棕色物。③果皮孔织细胞呈类长多角形或长条形,直径27~36μm,壁弯曲,具圆纹孔或斜纹孔。④种皮细胞成片,鲜黄色或橙黄色,断面观表皮细胞扁平,壁厚、有纵纹孔,表皮下为1列类方形细胞,其下连接色素层,细胞界限不甚清楚,含红棕色物,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有较密颗粒状纹理,胞腔不明显。⑤种皮含晶细胞内充满淡黄色、黄棕色或红棕色物,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直径约5μm。⑥种皮内表皮细胞多破碎,淡黄色或淡棕色,表面观呈六角形,较大,完整者直径54~90μm,高7~13μm,壁有横向平直细条纹。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取粉末lg,加乙醚5m1,浸泡过夜,滤过,取滤液lm1,置蒸发皿中,挥散后,残渣加0.12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50%V/V)溶液6滴,呈紫色。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涩、苦,性凉。效轻、淡、燥、钝。有小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巴如拉条附注其名为“藏楝”,但《格西曲扎藏汉词典》等文献均注其为“川楝子”。根据历代蒙医所沿用经验认定布和一查干一毛敦乃-乌热即巴如拉(川楝子)。
  • 制剂: /
  • 选方: 1.治血热,视力减退 西青果黄柏栀子川楝子苏木木香各10g。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2~3次,水煎,熏眼,温服。(《蒙药方剂学》六味达顺汤) 2.治瘟病初期,痘疹 土木香苦参各50g,诃子川楝子栀子各45g,胡黄连25g,当药40g。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1~2次,水煎服。(《观者之喜》七味苦参汤) 3.治麻疹,痘疹,血协日热 诃子川楝子栀子、黑云香各25g。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1~3次,水煎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四味黑云香汤)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果实含苦楝子酮(melianone)[1],脂苦楝子醇(lipomeliano)[2],21-O-乙酰川楝子三醇(21-O-acetyltoosen-dantriol)[3],21-O-甲基川楝子五醇(21-O-methyltoosendanpen-taol)[3]及川楝素(toosendanin)[4]。
  • 药理作用: 1.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作用  川楝素对小鼠离体隔神经肌肉标本有选择性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的作用[1],其作用点是在突触前神经末梢[2]。川楝素对肉毒中毒小鼠、家兔和猴皆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 2.驱蛔虫作用  在体外,川楝素对猪蛔虫有明显麻痹作用[4]。 3.抑菌作用  川楝子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5]。 4.毒性  小鼠腹腔、静脉、皮下等注射及口服川楝素的LD50分别为13.8mg/kg、14.6mg/kg、14.3mg/kg和244.2mg/kg。小鼠皮下注射川楝素,可使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给猴静注川楝素,可见上睑下垂、无力扶笼、垂头屈背和自发活动减少等肌无力表现,剂量越大,越明显,出现也越早[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Nakanishi T,et a1. Chem Pharm Bul1,1986,34(1):100 (2)Nakanishi T,et a1.Chem Lett,1986,(1):69 (3)Inada A,et a1.Heterocycles,1989,28(1):383 (4)钟炽昌,等.化学学报,1975,33(1):35 药理 (1)李培忠,等.中草药,1982,13(7):317 (2)施玉樑,等.生理学报,1980,32(3):293 (3)李培忠,等.中草药,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