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壳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罂粟壳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扩克那尔破斯提
  • 民族药名出处: 《白色宫殿》
  • 药材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果壳。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于生寒,清热止咳,麻醉,催眠,利咽,燥湿镇痛,止血,止泻,固精。
  •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加热性咳嗽,习惯性失眠,咽喉疼痛,湿性偏头痛,脑虚,肾虚,吐血,便血,腹泻,精液不固。 1.《白色宫殿》:“消除感冒乃孜来毒液等。治乃孜来感冒等。” 2.《药物之园》:“清热燥湿,止咳平喘,消炎止痛,止血止痢等。治湿热性咳嗽,肠胃烧痛,膀胱烧痛,头痛,痢疾带血,胆液质性腹泻,慢性腹泻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apaver somniferum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 一年生草本,高50~150cm,全株光滑,有白色乳汁。茎直立,少分枝,被白色粉霜。叶互生,无托叶;茎下部的叶有短柄,上部叶无柄,抱于茎上;叶片长卵圆形至长圆形,长5~30cm,宽3~20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脏形,边缘多缺刻状浅裂,有钝锯齿,两面均被白粉成灰绿色。花项生,单一,白色、粉红色、红色或紫红色,具长梗;花蕾常下垂;萼片2枚,长椭圆形,粉绿色,早落;花瓣4枚,有时重瓣,圆形或广卵形,约7cm,宽约8cm;雄蕊多数,生于子房周围,花丝纤细,花药黄色,长约4mm,线形;雌蕊1枚,子房长方卵圆形,1室,侧膜胎座上着生众多胚珠,无花柱,柱头7~15枚,放射状排列成盘状。蒴果卵状或长椭圆形,长4~7cm,直径3~6cm,未成熟时绿色,被白粉霜,熟时呈黄褐色或淡褐色,孔裂。种子极多,细小,肾形,直径0.5~1mm,表面网纹明显,灰褐色。花期4~6月,果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喜生于肥沃土壤。我国仅限于指定地方做药用栽培,并严加管理;国外多数国家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野莴苣代。
  • 采收加工: 割取鸦片后尚未成熟或近成熟时,果皮绿色或稍带黄色,摘下果实,晒干后,除去种子及残留的长梗。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果壳呈倒卵形或椭圆形,基部缢缩是壶状,长4~6cm,直径2~4cm。顶端柱头呈辐射状排列,似盘,表面淡褐色或黄褐色;基部有的可见残存的果柄。果皮硬脆,其上常有割取鸦片后残留的纵或横向的伤痕,果皮厚2~3mm,横切后可见有大的空腔及纵隔7~15个(胎座),上面有点状突起,为种子脱落的残迹。种子多数,细小。气微芳香,味微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1)果壳横切面外 果皮细胞1列,类方形,壁略厚,外被角质层;中果皮外层为3~4列厚角细胞,其下为薄壁组织,有维管束散在,胎座基部的维管束较大,韧皮都中有乳管,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呈半月形,壁木化;内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壁稍增厚,木化,纹孔明显。胎座薄壁组织中有小型维管束散在。 (2)粉末特征 呈黄绿色至土黄白色。表皮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有时可见角质层;厚角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较多;薄壁细胞较大,有时含棕黄色或黄绿色块状物;网纹细胞直径20~60μm,椭圆形、类圆形或长椭圆形;内果皮较大,长方形,有壁孔,有的含颗粒状物;乳管散在,淡黄色;导管有孔纹、螺纹和网纹,直径10~20~40μm。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0.5g,加甲醇5ml,振摇后浸渍lh,滤过。取滤液于水浴上蒸干后,加0.5%盐酸lml,溶解残渣,分为2份,分别加入1~2滴化铋化汞试液,则前者产生橙红色沉淀,后者产生灰白色沉淀。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一级干二级寒,微辛、涩。 1.《白色宫殿》:“白罂粟壳药性二级干,黑罂粟壳药性三级干。” 2.《药物之园》:“白罂粟壳药性一级干、二级寒,黑罂粟壳药性二级干、三级未寒。”
  • 用法用量: 内服:1~2g。外用:适量。可入汤剂、散剂、糖浆剂、糖膏、舔剂、滴剂、油剂、敷剂、漱口剂等制剂。
  • 考证: 《拜地依药书》载:“罂粟的果壳,原植物罂粟分为家生和野生两种,家生者花和种子为白色,故称白罂粟,野生者花粉红色、红色、紫红、蓝色或黑色,种子黑色,故称之为黑罂粟;根据水土气候,全株高2~5尺,叶长卵圆形,边缘具钝锯齿,叶及果壳具绒毛。”《药物之园》载:“一年生植物,高2~5尺,全株光滑,表面被白粉,叶长卵圆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灰绿色,花白色、粉红色、红色或紫红色,蒴果卵状或球形,种子多数,较小,白色或黑色。果实未成熟,颜色为灰色、绿色、稍现黄色或黑色。”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植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罂粟壳一致。
  • 制剂: 1.谢日比提海西哈西 糖浆 罂粟壳500g,砂糖500g。将罂粟壳研成粗粉,浸泡在3L水中,过一昼夜,用温火煎至剩下2L时过滤,加入砂糖,再用温火煎成黏糖浆即可。性于寒。功能清热止咳,操湿平喘,凉血止血,消炎止痛等。主治湿热性咳嗽哮喘,痢疾带血,小便烧痛,热性头痛等。内服,每日3次,每次4ml。不宜过量,寒性气质者和儿童禁用。(《白色宫殿》) 2.合米日 海西哈西 糖膏 罂粟壳31g,葫芦子、巴旦杏仁芫荽子、西瓜子、白罂粟子各20g,天竺黄、西黄芪胶、阿拉伯胶各6g,藏红花麝香箔各5g,野苜清蒸露16ml。罂粟壳浸泡在适量水中过一昼夜,用火煎沸,过滤,放入适量冰糖,用温火煎成黏糖浆。除了藏红花麝香箔以外的药物研成细粉,藏红花麝香用野苜蓿蒸霞研末,加入黏糖浆中混匀即可。性湿寒。功能清热生湿,安神止痛、凉血止血等。主治干热性头痛失眠咳嗽,大便带血,小便烧痛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10g,用适量牛舌草艾热克牛舌草蒸露或冰糖、小豆蔻茶水送下。(《阿日甫验方》)
  • 选方: 1.治湿热性咳嗽罂粟壳适量,煎汤内服。 2.治肠胃烧痛,膀胱烧痛,痢疾带血,明液质性腹泻罂粟壳适量,浸泡在适量水中,早晚内服2次。 3.治头痛 取新鲜罂粟壳适量,捣研成敷剂;或取罂粟壳适量,研成细粉,用适量开水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4.治慢性腹泻罂粟壳没食子各适量,研成细粉,用开水冲服。
  • 注意事项: 本品对脑有害,不宜用于肺病,矫正药为小茴香蜂蜜、砂糖、洋乳香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罂粟壳含少量吗啡(mornhine),可待因(codeine),蒂巴因(thebaine),罂粟碱(papaverine)和罂粟壳碱(narcotoline);另含多糖约2.4%,水解可得乳糖10%,阿拉伯糖6%,木精6%,鼠李糖4%,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60%,4-O-甲基岩藻糖醛酸(4-O-methylglucuronlc acid)4%,微量岩藻糖(fucose),2-O-甲基岩藻糖(2-Chmethylfucose),2-O-甲基木糖(2-O-methylxylose),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及景天庚精(sedoheptulose),D-甘露庚酮糖(D-mannoheptulose),D-甘油基-D-甘露辛酮糖,内消旋肌醇(即中肌醇meso-inositol),赤藓醇(erythritol)等。由愈合组织中得到:血根碱(sanguina-rine),二氢血根碱,胆碱,隐品碱(cryptoplne)以及原鸦片碱(fotopine)[1]。
  • 药理作用: 罂粟壳药理作用为其所含的多种生物碱作用的综合。一般剂量下,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于疼痛的感受性;可松弛胃肠平滑肌,使肠蠕动减少而止泻[1]。所含的吗啡可待因等可镇痛、催眠。吗啡有较强的呼吸抑制和止咳作用,主要是其对呼吸中枢和咳嗽中枢的抑制作用。吗啡罂粟碱等可舒张血管,特别是罂粟碱能松弛各种平滑肌,尤其是大动脉平滑肌。因此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2]。 罂粟壳中含有的罂粟碱入血后也可扩张小动静脉和毛血管,使血脑屏障开放[3]。罂粟碱对正常犬和脑血管痉挛犬的基底动脉均有扩张作用[4]。罂粟碱可使阴茎持续勃起[5]。阴茎海绵体静注罂粟碱,可见压升高、PH降低等现象[6]。临床可用罂粟碱酚妥拉明等合用排除血管性阳痿[7]。罂粟碱可改善兔模拟唇裂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8]。对制备皮瓣后的大鼠注射罂粟碱,可增强随意型皮瓣活力[9]。豚鼠椎基底动脉部分阻断致耳蜗缺血时,罂粟碱可改善耳蜗血流量[10]。罂粟碱对豚鼠血管感音性聋亦有治疗作用,可改善耳蜗微循环[11]。 罂粟壳用量大时可引起中枢性呕吐、缩瞳等中毒症状,长期服用亦可引起慢性中毒即成瘾性[1]。临床亦有罂粟碱致难治性低血压、心跳骤停1例[12]。儿童、婴幼儿服用罂粟壳更易致中毒反应,剂量过大会因呼吸中枢受抑制而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3,14]。连续服用罂粟壳2星期以上,就可能产生身体依赖性而成瘾[13]。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930 药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 930 [2]Goodman L S,et a1.The pharrn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3 Ed.Macmillan,1965.247、279、281 [3]薛洪利,等.中华医学杂志,1995,75(l):42 [4]刘芳龄,等,中华医学杂志,1996,76(2):132 [5]刘禄成,等.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22(2):197 [6]胡礼泉,等.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6,13(3):166 [7]李永海,等.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7,18(4):518 [8]张力平,等.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12(2):101 [9]熊舒原,等.福建医学院学报,1995,29(4):363 [10]马芙蓉,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6):465 [11]韩睿,等.陕西医学杂志,1995,24(10):604 [12]崔德壮.临床麻醉学杂志,1997,13(2):121 [13]刘志敏.时珍国医国药,1998,9(6):563 [14]柴广春.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0):636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