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椒

  • 音译名: 麻献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野花椒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麻献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 药材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香果花椒的果实。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通气除寒,解毒,消肿止痛。
  • 主治: 主治“缅白贺”(毒虫咬伤),“达黑火”(蜈蚣咬伤),“拢习亨”(疥疮),“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拢匹巴”(癫狂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Zanthoxylum utile Huan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香果花椒 Zanthoxylum utile Huang 小乔木,高3~5m,胸径约6cm。枝具皮刺。奇数羽状复叶长50cm,叶柄长8~15cm,小叶片纸质,具短柄,长圆形或椭圆形,或为宽椭圆状长圆形,长12~15cm,宽5~7cm,表面深绿色,疏被微硬毛。圆锥花序,顶生,呈宽广的字塔形,长达15cm,密被短的微硬毛,花梗长1~2mm,成熟的心皮2~3mm,稀为1或4数,长约4mm,密生腺点,干后紫褐色,极芳香。种子卵圆形,长3~3.2mm,黑色,发亮。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低山灌丛中。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微麻,气香,性热。入火、风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5g。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或泡酒涂擦。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缅白贺”野花椒适最。舂成粉,泡酒外擦伤处。(景洪市傣医岩香嘎囡验方) 2.治“达黑火”,“拢习亨”野花椒25g,捣细,加少许盐包敷患处。(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3.治“拢习亨”,“兵洞飞暖龙”野花椒、榼子藤种仁、肉豆蔻各适量,烧成炭,研粉后用猪油调成糊状,外擦患处。(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4.治“拢匹巴”野花椒根15g,檀香木3g,姜3g,小杧果树根15g。水煎服。(潞西市芒市傣医龚茂凹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