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胆

  • 音译名: 嘿贺罗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青牛胆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嘿贺罗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防己科植物波叶青牛胆的藤茎和叶。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利水消肿,除风止痛,通气活血。
  • 主治: 主治“拢泵”(水肿),“阻伤”(跌打损伤),“拢蒙沙喉”(风湿热痹证,肢体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答爹毫郎’(蚂蟥入鼻)。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Tinospora crispa (L. ) Hook. f.et Thoms.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波叶青牛胆 Tinospora crispa(L.) Hook.f.et Thoms. 落叶攀缘藤本。常有细长的气根。嫩枝圆柱形,黄绿色,老枝褐色或灰色,有显著凸出的皮孔,成瘤状。单叶互生,革质,叶片心形,长、宽均6~13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基出脉5~7条,下面突起;叶柄长1.5~5cm。花单性异株;总状花序先叶抽出,常2~3个簇生;雄花萼片6,2列,花瓣6,较小,雄蕊6;雌花花瓣较小,匙形,假雄蕊6,律状,心皮3。果序长7cm;核果卵圆形,长1.5cm,径约1cm,熟时橙黄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200~1900m的疏林、灌丛中。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及广东、广西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多用鲜品,或切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入水、风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炒热敷;或鲜叶捣汁滴鼻。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拢泵”青牛胆15g,藤子甘草10g,野芦谷根20g。煎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2.治“阻伤”,“拢蒙沙喉”青牛胆鲜品、姜黄野姜、红山乌龟鲜品各适量。捣烂加酒炒热外敷。 3.治“拢梅兰申”青牛胆10g,宽筋藤15g,红花丹10g,黑心树心材10g,腊肠树心材10g。煎服。(2、3方出自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4.治“答爹毫郎”青牛胆鲜叶适量,捣烂取汁滴鼻。(勐腊县傣医波溜燕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茎含绿包藤苦苷(picroretin)[1]。
  • 药理作用: 降血糖作用 波叶青牛胆水提取物有治疗大鼠实验性糖尿病的作用,用饮水法给药,连续2星期,可改善大鼠葡萄糖耐量。水提取物静注,叶提高大鼠血胰岛素水平[1]。饮水1星期(含药)可明显降低病鼠血糖。大鼠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水提取物的诱导刺激作用与β细胞对胰岛素的释放一致;去除水提取物,胰岛素迅速恢复原来水平;水提取物也不影响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提示本品降血糖作用是由增加胰岛素分泌引起的[2]。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