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莲座蕨

  • 音译名: 故季马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大莲座蕨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故季马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观音座莲的根茎。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涩肠止泻,通气血,凉血止血,清火解毒,利水消肿,驱虫。
  • 主治: 主治“崩皇接崩,接短”(胃烧灼热疼痛,腹痛),“拢蒙沙嘿”(腹痛腹泻,赤白下痢),“拢泵档多”(全身水肿,尿少),“哈勒,习优哦勒”(吐血,便血,尿血),“把办哦勒”(外伤出血),“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纳勒冒沙么”(月经不调,闭经),“多短”(肠道寄生虫)。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ngiopteris magna Chin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观音座莲 Angiopteris magna Ching 又名:大马蹄蕨《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莲座蕨《云南中药资源名录》。 蕨类植物,高1m以上。根茎球形,粗厚肥大。叶大丛生,一至二回羽状复叶,叶柄长,基部有1对大而坚硬的马蹄形托叶状附属物;羽片长达50cm,第一回羽片多为3对,最终小羽片7~8对,条形至窄被针形,长达22cm,中脉明显,侧脉平行,分叉或单一,先端膨大,叶缘无倒行假脉。孢子囊群褐色,长圆形,沿小羽片背面边缘着生,靠接而不合生,近叶端处则不生囊群;每囊群通常有14~18个孢子囊,无隔丝。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箐沟边林下阴湿处、云南东南和南部地区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研粉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凉。入水、风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研本,1.5~3g。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崩皇接崩,接短”,“拢蒙沙嘿”大莲座蕨20g。煎服。 2.治“拢泵档多”大莲座蕨20g,野芦谷根30g,鸭跖草15g,倒心盾翅藤15g。煎服。(1、2方出自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3.治“哈勒、习优哦勒”,“把办哦勒”大莲座蕨30g。煎服。(勐腊县傣医波儿验方) 4.治“拢梅兰申”,“纳勒冒沙么”大莲座蕨2Og,云南五味子藤、宽筋藤10g,青牛胆10g,红花5g,苏木10g。煎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5.治“多短”大莲座蕨30g。煎服。(勐腊县傣医波溜燕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