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柳

  • 音译名: 锅孩南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水杨柳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锅孩南
  • 民族药名出处: 《两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水柳仔的皮、叶、根。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火利水退黄,收敛止泻,杀虫止痒。
  • 主治: 主治“拢案答勒”(黄疸),“拢蒙沙嘿”(腹痛腹泻,赤白下痢),“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麻想兰”(缠腰火丹)。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Homonoia riparia Lour.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水柳仔 Homonoia riparia Lour.又名:水杨梅《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水麻、虾公岔树《海南植物志》。 常绿灌木,高1~3m。细枝被褐色短柔毛,老后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约2cm;叶片线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5~21cm,宽1.5~2.5cm,全缘或有极细的齿,下面被鳞片状毛,沿脉有柔毛。花单性,细小,雌雄异株,无花瓣;穗状花序腋生;雄花萼片3,雄蕊多数,密集,花丝分枝,无退化子房及花盘;雌花萼片5,子房3室,每室具1胚球,花柱3,不分裂,内面有乳头状突起。蒴果近球形,直径4~6mm,密被灰褐色短柔毛。花期1~5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50~1400m的河滩石砾中,丛生。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凉。入水塔、风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或皮10~20g。外用:鲜叶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拢案答勒”水杨柳根15g,苏木20g,大黄藤20g,竹叶兰30g,小叶黄皮10g。煎汤内服。(勐腊县傣医波玉留验方) 2.治“拢蒙沙嘿”水杨柳根20g。煎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3.治“拢蒙沙嘿”水杨柳皮20g,柳叶山柑根15g,酸角树皮20g,小拔毒散根15g,草决明根15g,土连翘根15g,糯稻根20g,稗根20g,狗牙花根20g,黑甘蔗芽眼20g。水煎煮熬膏内服。(勐腊县傣医波溜燕验方) 4.治“兵洞烘洞飞暖”,“兵洞飞暖龙”水杨柳无根藤各适量。煎水外洗;或用鲜叶捣烂外敷。 5.治“麻想兰”水杨柳树皮、橄榄树皮、白花树皮、白浆藤、台乌、海床树皮各适量。煎水外洗。(4、5方出自景洪市傣医波波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