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子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其他傣药推荐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中药名:
使君子
类别:
傣药
民族药名:
杂满亮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药材来源:
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成熟果实及根。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功效:
清火解毒,凉血止血 ,涩肠止泻 ,补土健胃,驱虫。
主治:
主治“哦勒”(尿血),“割鲁了多温多约”(产后体弱多病),“拢蒙沙嘿”(腹痛腹泻 ,赤白下痢),“多短”(肠道寄生虫)。
基原信息
来源生物拉丁名:
Quisqualis indica L.
药物分类:
植物药
来源生物形态:
使君子 Quisqualis indica L. 藤状灌木,嫩枝幼叶具黄色柔毛。叶对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5~15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略呈心脏形,全缘,老叶下面,尤以叶脉及边缘处存留柔毛;叶柄长5~15mm,下部有关节,叶落后关节以下部分成为棘状物。穗状花序生于枝条的顶端,下垂,略有芳香;每花下具有苞片1枚,披针形或线形,脱落性;萼筒细管状,伸出于子房上,长约6cm,先端5裂齿,短三角形,有柔毛及腺毛;花瓣5,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cm,先端圆,基部宽楔形,与萼齿互生,蕾呈紫红色,而被覆盖的1/2部分呈白色,开放后渐转紫红色;雄蕊10,排成上下两轮,花丝着于萼筒,上轮5枚外露;雌蕊1,子房下位,圆柱状纺锤形,有5纵棱,具柔毛及腺毛,花枝细长,外露,下部与萼筒合生,柱头短。果实橄榄 状,长2.5~4cm,黑褐色或棕色,有5棱。花期5~9月,果期6~10月。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平原灌木丛或路旁。分布福建、台湾、广西、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及广东、海南等地。
栽培与养殖:
/
代用药:
/
采收加工:
果实:9~10月间种子成熟,果皮变黑色时采摘,晒干或用微火烘干,即为使君子 ,一称“壳君子”。置通风干燥处,防蛀。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炮制方法: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具5条纵棱,偶有4~9棱,长2.5~4cm,直径约2cm,表面黑褐色至紫褐色,平滑,微具光泽,先端狭尖,基部钝圆,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质坚硬,横切面多呈五角星形,棱角外壳较厚,中间呈类圆形空腔。种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约2cm,直径约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数纵皱纹;种皮薄,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纹。气微香,味微甜。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由大形薄壁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质。表皮以下为网纹细胞层,细胞切向延长,有网状纹理,并常散有小型维管束。子叶细胞含脂肪油滴和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0~15μm。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5g,用石油醚50ml,50℃浸lh脱脂,滤过。残渣用40%乙醇 20ml,温浸1h,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取少量浓缩物,用50%甲醇水溶液溶解,点于滤纸上,喷洒茚三酮试液,在100℃左右烘箱中放置1~2min,呈现紫色斑点。
(2)薄层色谱 取上述乙醇 提取的浓缩物,用50%甲醇溶解,以使君子 酸钾 、α一天冬素 为对照品。同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一醋酸 一水(4:1:1)展开,展距13cm。用茚三酮试剂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物运用
性味归经:
味涩,气清香,性平。入土、水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20~30g。种子5~10枚,炒黄去壳嚼服。
考证:
/
制剂:
/
选方:
1.治“哦勒”使君子 根30g。煎服。
2.治“割鲁了多温多约”使君子 根30g,竹叶 兰10g,人字树 50g,煎服。(1、 2方出自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3.治“拢蒙沙嘿”使君子 根30g,红蓖麻 根15g,青葙 20g、煎服。(景洪市傣医岩单验方)
4.治“多短”使君子 10枚,炒黄去壳取仁嚼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注意事项:
服药时局饮热茶。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种子含使君子 氨酸(quissualic acid)[1],使君子 氨酸钾 (potassium quisoualate),D一甘露醇 (D-mannitol)[2];脂肪油23.9%,油中含肉豆蔻 酸(myristir acid)4.5%,棕榈 酸(palmitic acid)29.2%,硬脂 酸(stearic acid)9.1%,油酸 (oleicacid)48.2%,亚油酸 (linoleic acid)9.0%等脂肪酸;并含甾醇,以植物甾醇(phytosterol)为主[3]。
果肉含胡芦巴 碱(trigonelline)[4],枸橼酸 (citric acid),琥珀 酸(succinic acid),苹果 酸(mallc acid),蔗糖(sucrose),葡萄糖 (glucose);脂肪油中含棕榈 酸32.0%,油酸 49.0%,另含甾醇0.4%[5]。
药理作用:
1.驱虫作用 10%使君子 水浸膏在体外0.5~2h内可使蚯蚓麻痹或死亡,乙醇 提取物的水溶液则无效,临床亦有驱蛔效果[1],在体外对整体猪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此外,使君子 中提得吡啶类及使君子 油对人与动物均有明显的驱蛔效果[3,4]。使君子 粉有一定的驱烧虫作用[5]。
2.抗皮肤真菌作用 使君子 水浸剂1:3在体外对菫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 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6]。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