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

  • 音译名: 蒿别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羊角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蒿别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 药材来源: 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角。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火解痉,活血止痛,明目,利尿。
  • 主治: 主治“鲁旺害埋拢很”(小儿高热惊厥),“纳勒接短”(痛经),“割鲁了接短”(产后腹痛),“接腰”(腰痛),“答反罕”(青光眼),“拢牛”(小便热涩疼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Naemorhedus goral Hardrwicke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青羊 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 又名:山羊、斑羚《中国动物图谱》。 体长 90~110 cm。尾长 13~17 cm,四肢短,蹄狭窄。眶下腺退化。雌雄兽均有角,角短而直,斜向后方,二角基部很靠近,基部有8、9个明显的环棱。体毛灰棕褐色,背上有较长的鬢毛,底绒灰色。额、下额及喉部均呈棕色,耳内白色,喉后部有一块白色大班。尾基部近乎棕色,末端呈棕褐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多栖息于较高的山林中,常在山顶的岩石堆、人们不易见到的地方活动,一般在山上向阳的地方为多,单独或3~4成群。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江西、湖北、浙江、广东、广西、西藏、四川及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四时可捕,宰杀后将角锯下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淡,气腥,性平。入四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6g;或适量,磨水服。外用:适量,磨水点眼。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鲁旺害埋拢很”,“纳勒接短”,“割鲁了接短”羊角研粉内服 3~6g,日 3次。(景洪市傣医波波验方) 2.治“接腰”羊角适量,磨于水内服。 3.治“答反罕”羊角适量,磨于水滴眼。(2、3方出自《西双版纳傣药志》) 4.治“拢牛”羊角适量,削成薄片,磨粉炖鸡蛋服。每日2次。(德宏州芒市傣医板哏唤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羊角注射液或其水煎醇提取液静注,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发热的家免有明显解热作用[1,2]。水煎液灌胃,解热作用亦显著[3]。 2.镇静作用 羊角注射液或醇提取液腹腔注射,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或呈睡眠状态[1,2,4]。其注射液能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睡眠时间[1],醇提取液、水煎液腹腔注射也能延长硫喷妥[2,3]或水合氯醛睡眠时间,并能对抗苯丙胺对小鼠的兴奋作用[4,5]。 3.抗惊厥作用 羊角酸水解液、注射液或水煎液腹腔注射均能明显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但对苯甲酸咖啡因、印防己毒素、戊四氮惊厥均无明显对抗作用[1,3]。 4.镇痛作用 羊角水煎液腹腔注射,对小鼠扭体反应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3]。其注射液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均有明显镇痛作用[6]。 5.对平滑肌的作用 羊角水煎液对离体兔十二指肠和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而其水解液对肠肌呈抑制作用。对离体大鼠子宫,其水煎液和水解液均呈兴奋作用[7]。山羊角注射液静注对在体免肠有兴奋作用,促进肠管收缩,使振幅加大,张力增强;大剂量时表现为抑制作用[6]。 6.对心血管的作用 羊角水煎剂或醇提取液对蟾蜍离体心脏,小剂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剂量加大对心脏有抑制作用。水煎液静注,对麻醉猫有降压作用[2]。 7.抗病毒作用 l%羊角水煎液对10TCID50和100TCID50流感病毒77101和副流感病毒仙台株的攻击有一定抑制作用。l%羊角水煎液在病毒感染的同时使用,能协同病毒诱发小鼠肺内干扰素;对人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也有明显促进作用[8]。 8.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羊角注射液腹腔注射,能使初次免疫小鼠脾脏中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数和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明显增加。此外,尚能使豚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1]。 9.其他作用 l%羊角水煎液可使人胚皮肤肌肉纤维母细胞传代株生长旺盛,排列整齐,形态规则,细胞致密,境界清楚,似有延长细胞寿命作用[8]。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