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

  • 音译名: 布洪音-额布口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羚羊角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布洪音-额布口
  • 民族药名出处: 《蒙药学》
  • 药材来源: 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燥脓,破血痞,催产。
  • 主治: 主治肺脓肿,瘀血症,血痞,宫痞,脉痞,胎衣不下,难产,死胎不下,闭经。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aiga tatarica Linnaeus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赛加羚羊 Saiga tatarica Linnaeus 体型中等,身长1~1.4m。雄兽肩高为70~83cm,雌兽为63~74cm。雄兽体重为37~60kg,雌兽为29~37kg。头大。鼻吻膨大,鼻孔亦大,且能灵活伸缩和左右摆。额前部分较隆突。眼大。耳短。四肢细小,蹄低而长。尾细短,下垂。夏毛短而密,紧贴皮肤。全身呈棕黄色或栗色,脸面部较淡,背脊中央有狭长的一条呈肉桂色;颈下方、胸腹部及四肢内侧几呈白色。雄兽具角1对,不分叉,长于眼眶之上,向后微倾。角基部为棕黄色,上部黄白色如蜡,表面约有20个轮脊,角上部至尖端处光滑元轮脊。雌兽无角,仅有短的突起。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主要栖于半沙漠地区。夏季大多居于空旷的荒漠地带,晚秋至冬季则在盐沼半荒漠地带。群栖。分布于新疆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后,将角从基部锯下。一般以8~10月猎取者色泽最好。
  • 炮制方法: 羚羊角,锉为细末,炒至微黄。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租呈青灰色。嫩枝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背,中部以上多呈半环,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呈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1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无,味淡。 以质嫩、色白、光润、内含红色斑纹、无裂纹者为佳。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咸,性平。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1~3g;或入丸、散。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治胎衣不下 羚羊角(制)10g,耧斗莱10g,藜芦(制)5g,鼯鼠肉5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3次,红糖水送服。(《观者之喜》四味羚羊角散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含角蛋白(keratin)、磷酸及不溶性无机盐[1]。角蛋白,经酸或碱水解后含有基本相同的16~18种氨基酸。水解液中除游离氨基酸外,还证明有多肽物质。水解后测定出的氨基酸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缬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2]。尚含五种磷脂类成分[3]。
  • 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作用  许多实验证明羚羊角有解热作用[1~5],其煎剂(4g/kg)对疫苗引起的家兔体温升高,有显著的对抗作用,降温约于服后2h开始,6h后逐渐恢复[1]。羚羊角尚有一定的镇痛作用[2,5,8]。 2.镇静、抗惊厥作用  羚羊角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实验动物具有镇静作用[5]。水煎液对小鼠自主活动有抑制作用[6]。羚羊角煎剂能降低咖啡因所致蟾伸长及小鼠的惊厥率,并增高恢复率[1]。 3.对平滑肌的作用  羚羊角水煎液对离体家兔十二指肠有兴奋作用。对离体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7]。 4.其他作用  羚羊角提取液对实验动物有降压作用[5],能增加动物耐缺能力[8]。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475 (2)徐莲英.中成药,1988,(12):32 (3)江佩芬,等.中药通报,1982,7(6):27 药理 (1)曲淑岩,等.哈尔滨中医,1963,6(3):38 (2)上海市药材公司中药研究室.中成药研究,1978,(3):18 (3)刘年双,等.江苏中医杂志,1981,2(2):126 (4)马志义.中成药研究.1982,(12):25 (5)陈长勋,等.中成药,1990,1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