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葡萄的概览。葡萄又名根哲,归类于藏药,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干燥果实,可解热,明目,利二便。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葡萄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根哲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葡萄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根哲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干燥果实。
- 出处: /
- 功效: 解热,明目,利二便。
- 主治: 肺病、气喘、失音。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Vitis vinifer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木质藤本。树皮成片状剥落,幼枝无毛,卷须长达15cm,无毛。叶卵圆形,宽7~15cm,三裂至中部,基部心形,边缘有不大的牙齿,两面无毛或下面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4~8cm。圆锥花序与叶对生;花小,淡黄绿色;花萼不明显;花瓣长约3mm。浆果近球形,有白粉。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原生亚洲西部,在中国北部及西北部栽培甚广。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于7~8月份摘下成熟果实,洗净,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类纺锤形或长椭圆形,表面绿黄色,皱缩,微显蜡样光泽。一端为类圆形,另端具短果柄或脱落。质柔韧,不易折断。可撕裂,裂断面不整齐,具粘性,气微,味甜、酸。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微酸,性凉、轻、润。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6~9g。
-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载:葡萄解热,治肺热病。生于高绒河川地,茎干如大沙棘,枝如铁线莲,长约八、九托,盘托而生。叶如大黄叶。果实红紫,成串生于枝条上端,每串近百粒。《形态比喻》中记载:葡萄集众果之精,生于河川地带的林间。茎长,状如铁线莲,叶圆,中等大。花红色,很小,很难看见。果实红黄色,有光泽,味甘、微酸。功效止泻,多食则引起腹泻。巴保说:葡萄为果中上品,味辛、甘、明目,利二便;性腻,微涩,凉而重。让钧多吉说:葡萄治小儿肺病。 《晶珠本草》记载,本品分六种。据查证,皆因产地不同而致果实皮色或甜味不同,但药用性味功效并无明显差异,各地用药一致。唯《迪庆藏药》除收载本品外尚用两色葡萄Vitis bicolor W.T.wang (Ined.),生于云南中甸东旺区,约海拔2800m山坡路边。
- 制剂: /
- 选方: 方一:紫药酒,诃子30g,广酸枣30g,刀豆30g,大枣(去核)30g,白糖15g,红糖15g,葡萄15g,三岁羊肉(去骨)一只,黄牛酪浆15kg,上等白酒10kg。取陶瓷坛一个,装入酪浆和白酒,将整只羊肉放入坛中盖严,将其他药物用泉水共煮,取汁注入坛中即可。功能逐寒,祛风。治疗寒症与风合病。 方二:七味葡萄散:葡萄150g,石灰华450g,红花225g,甘草150g,香附子300g,肉桂50mg,石榴子50g。以上各药粉碎成粉末。1次0.2g,1日3次,功能止咳平喘,用治肺病、老年哮喘。 方三:白糖、葡萄配合含服。可治热病引起的饮食不思。 方四:牛黄、白檀香、石灰华、红花、丁香、甘草、葡萄、肉豆蔻、荜茇、石榴子、肉桂。共研细末,白糖为引内服,可养护胃火、清除余热。 方五:茜草、小檗皮、紫草茸、白葡萄、五脉绿绒蒿。煎后放冷,加白糖点眼,可治血转化的眼病。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