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

  • 音译名: 赛玛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蒺藜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赛玛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实。
  • 出处: /
  • 功效: 利水胜湿,散风祛寒。
  • 主治: 淋症、风湿痹症、营养不良性水肿。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Tribulus terrestris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平卧地面,淡褐色,全株被丝状毛;分枝细长,基部的长50~70cm,上部的较短。偶数羽状复叶对生,长15~50mm;小叶10~14,近等长,矩圆形,长6~15mm,宽2~5mm,顶端锐尖或钝,基部稍偏斜,近圆形,全缘;托叶披针形,长约3mm。花单生于叶腋,黄色,径8~12mm;花梗短;萼片5,披针形,长约5mm;花瓣5,长圆形;雄蕊10,2轮,着生在环状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与花瓣对生的5枚较长;子房5棱,有毛。果实球形,径约1cm,由5个分果瓣组成,每果瓣具长短棘刺各1对,背面有短梗毛及瘤状突起。种子约15mm。花果期5~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2000~3800m的干旱河谷、沙丘、田边、路旁或田边杂草地。分布于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及全国各地,长江以北最普遍;全世界温带地区广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果实呈五角星状或放射状排列,由5个分果瓣组成,直径6~12mm。分果瓣大多分离,呈斧状三角形,长3~6mm,淡黄绿色,背面两侧有长短不等的针刺各1对,中部有纵脊,具微凸起的短刺,腹面呈棱脊状,两侧面乳白色,有隆起的网纹。果皮坚硬,内含种子3粒(稀6粒)。种子呈卵状三角形,一端尖锐,另一端截形,长至3mm,淡绿色,油性。无臭、味苦、辛。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果实横切面:外果皮1列细胞,有单细胞非腺毛。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偶含草酸钙结晶,靠近内果皮的一列细胞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结晶层;维管束细小,纵横散布;分果刺的部位有圆锥形纤维束,纤维壁增厚,木化,基部有石细胞群。内果皮为纵横交错排列的纤维层。种皮细胞1层,排列紧密,细胞壁网状增厚。子叶薄壁细胞内含有油滴。 粉末鉴别:黄绿色,具香味。纤维成束,木化,淡黄色,长约360~540μm,壁厚,有时可见孔沟;上下层纵横交错排列,少数单个散在,有的纤维形似石细胞。石细胞黄色,成群,长椭圆形或类圆形,胞腔小,有孔沟。种皮细胞多角形或类方形,淡黄色,直径30μm,壁网状增厚,木化。导管很多,大多具螺纹。草酸钙方晶长8~20μm。淡黄色的油滴随处可见。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5g,加水20ml,水浴上加热15min,滤过。取水提液5ml,置具塞试管中,强烈振摇后产生大量泡沫,放置15min,泡沫没有明显减少。 2.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20ml浸泡3小时,滤过,取滤液5ml,加热挥去乙醇,放冷,残渣溶于少量醋酐中,加入浓硫酸数滴,呈红紫色。 3.取本品粉末10g,加2mol/L的盐酸100ml,水浴上加热水解4小时,放冷,滤过,残渣用水和10%碳酸溶液洗,再用水洗至中性,于80~100℃烘干,置沙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30~60℃),回流提取2小时,回收石油醚,残渣用氯仿溶解至全量5ml,作为薄层层析样品。以薯蓣皂甙元作对照品。吸附剂用硅胶G(上海荧光化学厂),湿法铺板,在110℃烘2小时。展开剂为氯仿-丙酮(93∶7),展距15cm。显色剂用30%磷铝酸醇液喷雾,60~80℃,烘烤,显蓝色。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苦、涩,温,轻。
  • 用法用量: 水煎服。
  •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赛玛治尿涩、风湿痹症、肾病,叶如豆叶,花白黄色。无刺的一种称鲁合赛;有刺的称拉赛。”《味气铁鬘》记载:“赛玛温、轻,养肾”。《如意宝树》记载:“赛玛治腰、肾寒症,祛风。”《图鉴》记载:“赛玛生于山沟口的砾地,叶平铺地面,花小,很难见到,果实有刺,状如山羊头,”以上所述形态与生境的“赛玛”,有刺的一种,据考证是蒺藜。
  • 制剂: /
  • 选方: 方一:豆蔻300g,干姜40g,荜茇40g,光明盐40g,冬葵子30g,芒果核70g,蒲桃70g,大托叶云实70g,槟榔80g,蒺藜80g,水獭肉60g,螃蟹70g,麝香10g。共研细粉后加入麝香。气香,味微辛。温肾除淋;用于寒“龙”引起的肾腰疼痛、尿闭等。每次1~2g,每日2次。 方二:蒺藜1500g,青稞500g。先将蒺藜1000g与青稞共加水4000ml煎煮,取出稍温,下米曲发酵。再加蒺藜500g加水约1000ml,煎煮汤液,慢慢与上液混合,密封即得。气香,味酸、辛。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用于风湿痹症、头晕、耳鸣、肾病、月经不调、白带。如心病患者服时,可取肉豆蔻25g,羊小腿骨25g,煮汁兑入酒内服。 方三:蒺藜玉竹迷果芹根、阴郁马先蒿、短叶石刁柏根各等分。共为细末。肾、心痛。每次1~2g,一日服1~2次,煎服。 方四:蒺藜蜀葵子、螃蟹豆蔻各等份。共为细末,治癃闭。一次2~3g,一日2次,煎服。 方五:单用治白癜风,研细,一次2g,一日2次,煎服。
  • 注意事项: 毒性:大鼠腹腔注射乙醇提取物的LD(50)为56.4mg/kg。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20mg/kg蒺藜的醇提物,可使麻醉狗血压下降2.7~6.7KPa,注射阿托品和迷走神经切除术,可部分解除上述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胆碱神经所致。水提物亦有降压作用。离体蛙心灌流试验证明,本品可增加心率和心缩幅度。 2.对平滑肌的影响:乙醇提取物浓度为10μg/ml时,对家兔和豚鼠的离体回肠有松弛作用,并对乙酰胆碱、组织胺和氯化钡所引起的肠平滑肌痉挛有抑制作用。其生物碱部分亦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大鼠离体肠管及蛙腹直肌的收缩作用。 3.利尿作用:生物碱部分有缓和的利尿作用。 4.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临床实践证明蒺藜全草的提取物有止咳祛痰和平喘作用,其中以止咳作用较佳。 5.其他作用:大剂量时可使大鼠产生兴奋,不安和震颤,进而转为抑制,剂量增加至50mg/kg时,引起惊厥;剂量为20mg/kg时,可明显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同时升高血糖、胆固醇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植物提取物可抑制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生长。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