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点地梅

  • 音译名: 图布德-达兰套布其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藏点地梅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图布德-达兰套布其
  •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
  • 药材来源: 为报春花科植物西藏点地梅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利尿,燥协日乌素,消肿,杀黏。
  • 主治: 主治浮肿,水肿,关节协日乌素病,炭疽,咽喉肿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ndrosace mariae Kanitz var.tibetica(Maxim.)Hard.-Mazz.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西藏点地梅 Androsacemariae Kanitz var .tibetica(Maxim.) Hard.-Mazz. 多年生草本。主根暗褐色,具多数纤细支根。匍匐茎纵横蔓延,暗褐色,莲座丛常集生成疏丛或密丛,基部有宿存老叶,新枝红褐色,长1~3cm,顶端疏生新叶。叶灰蓝绿色,矩圆形,匙形或倒披针形,长1~2(~3)cm,宽2~4(~5)mm,先端急尖或渐尖,有软骨质锐尖头,基部渐狭或下延成柄状,两面无毛,边缘软骨质,具明显缘毛。花葶1~2枚,直立,高2~8(12)cm,被柔毛,边缘软骨质,有缘毛,花梗直立或略弯曲,长5~8mm,果期可延伸至1.2cm;花萼钟状,长约3mm,外面密被柔毛和短腺毛,5中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花冠淡紫红色,直径8~10mm,喉部黄色,有绛红色环状凸起,边缘微缺,花冠裂片倒卵形,长4mm;柱头稍膨大。蒴果倒卵形,顶端5~7裂,稍超出花梗。种子数枚,小,褐色,近矩圆形,背腹压扁,种皮有蜂窝状凹眼。花期5~6月,果期6~7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1000~2900m的山地草甸及亚高山草甸,适应于砂质壤土。分布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呼和浩特、阿拉善盟及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季花开时采集全草,除去杂质,阴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无误蒙药鉴》。内称:“生于砂石地。根如筋絮,叶如莲座虎耳草……茎棕褐色,焚香状,茎端开9余朵花,花红色,鸟眼状或与点地梅相同。”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植物生境生态、附图特征与蒙医所认用的西藏点地梅生境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嘎地格-那赫布即图布德-达兰-套布其(藏点地梅)。
  • 制剂: /
  • 选方: 治浮肿,水肿 藏点地梅15g,诃子红花7.5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用白糖引,温开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三味代格尼音尼古查额木)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