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

  • 音译名: 巴哈音-舒素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蟾酥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巴哈音-舒素
  • 民族药名出处: 《观者之喜》、《蒙药学》
  • 药材来源: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消肿,解毒,止痛。
  • 主治: 主治结喉,疖,蛇癣,丹毒,淋巴结肿大。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Bufo gargarizans Cantor;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中华大蟾蜍 Bufobufo gargarizans Cantor 体粗壮,长10cm以上,雄者较小。皮肤极粗糙,除头顶较平滑外,其余部分,均满布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疣。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显著。口内无锄骨齿,上下颌亦无齿。近吻端有小型鼻孔1对。眼大而凸出,后方有圆形的鼓膜。头顶部两侧各有大而长的耳后腺。躯体短而宽。在生殖季节,雄性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的斑纹;雌性背面色较浅,瘰疣乳黄色,有时自眼后沿体侧有斜行的黑色纵斑;腹面不光滑,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的细花斑。前肢长而粗壮,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蹼;指长顺序为3、1、4、2;指关节下瘤多成对,掌突2,外侧者大。后肢粗壮而短,胫附关节前达肩部,趾侧有缘膜,蹼尚发达,内跖突形长而大,外跖突小而圆形。雄性前肢内侧3指有黑色婚垫,无声囊。 2.黑眶蟾蜍 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体长7~10cm,背部有黄棕色而略具棕红色的斑纹,腹面色浅,在胸腹部具有不规则而较显著的灰色斑纹。雄性第1、第2指基部内侧有黑色婚垫。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1.中华大蟾蜍 Bufobufo gargarizans Cantor 穴居在泥土中,或栖息于石下及草间;冬季多在水底泥中。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2.黑眶蟾蜍 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分布于浙江、江西、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 栽培与养殖: 生活习性 喜隐蔽于泥穴中、湿潮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存的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夜间捕食、活动,以甲虫、峨类、蜗牛、蝇蛆等为食。人工饲养繁殖比其他蛙类容易。 繁殖技术 蟾蜍种源可从野外捕获,也可以捞取卵块或蝌蚪进行饲养。每年春末夏初,5~8月为蟾蜍的产卵季节。在气温升至6~8℃时,蟾蜍即开始雌雄抱对,人工养殖时雌雄比例为3:1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温度在16℃时便可产卵。每次产卵量约为5000枚。一般呈双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卵带内,卵带可长达几米,缠绕在水生植物上。人工孵化时水温应控制在10~30℃之间,以18~24℃为宜。并随时注意调节水温。若遇寒流或暴雨天气,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经过3~4d即可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常成群向一个方向游动。 饲养管理 建立蟾蜍饲养场要靠近水源,四周有草,可利用池塘、水沟或田埂作为饲养池。场地四周应筑围墙,墙内留有草坪、菜地,以供蟾蜍栖息及活动。池中有水草生长,稀密适宜。另外,在棉田和稻田中也可以散养。 蟾蜍的蝌蚪在孵出2~3d内开始吃食,先以卵膜为食,以后吃一些动植物碎屑、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蝌蚪的食物有腐殖质、猪牛粪、糖麸、蔬菜、嫩草、鱼类及畜禽粪、生熟废弃物等。蝌蚪变态成幼蛙后,即以活饵为食。可以培养蚯蚓、蝇蛆等各种昆虫,也可以用诱虫灯诱导咯种昆虫,供蟾蜍食用。 蝌蚪池水深要保持在0.2~0.4m深,注意及时排水,水温在16~28℃时为生长发育最适温度。随着蝌蚪的生长变大,要注意及时分地,一般经过2个月后开始变态成幼蟾。幼蟾饲养要注意密度不宜过大,每1m2放养30~50只为宜。要防止逃逸和天敌侵害。在阳光强烈时,可以喷洒水以防皮肤干燥。在秋末即要为蟾蜍准备好越冬场所,可以在饲养池的角落处堆放干草使其越冬,北方寒冷可另建越冬温室或越冬深水池,池水应比冰冻层大1倍为宜。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捅得蟾蜍后,将体表洗净,晾干,然后刺激其耳后腺及皮肤腺,使之分泌浆液。浆液须盛于瓷器内,忌与器接触;并须立即加工。加工方法:先将浆液用铜筛滤净泥土及杂质,然后刮入圆形的模型中晒干。另一种方法为将滤净的浆液涂在玻璃板、瓷器、竹箬上晒干。
  • 炮制方法: 蟾酥捣碎,加白酒浸泡,时常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粉碎。(每1000g蟾酥,用白酒2000ml)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呈扁圆形团块状、饼状或片状。棕褐色、红棕色或紫红色。团块状者直径3~7cm,厚约0.5cm,中间略厚,边缘稍薄,上面微凸,下面平或微凹,光滑;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或紫红色,半透明胶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呈不规则形,厚约2mm,一面较光滑,另一面较粗糙;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另一面较粗糙;味初甜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用锡纸包碎块少许,烧之常有发泡现象,并熔为油状。 以色红棕、断面角质状、半透明、有光泽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淡棕色。①用甘油水装片,镜下呈淡黄色、半透明、不规则碎块,并附有砂粒状固体。②用水含氯醛加热装片,则碎块透明并渐溶化。③用浓硫酸装片,则显橙黄色或橙红色,碎块四周逐渐熔解缩小,呈透明的类圆形小块,显龟裂样斑纹,放置稍久渐溶解消失。用水装片加碘试液,不应含有淀粉粒。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粉末少量,置试管中,加水后强烈振摇,产生持久的泡沫。 (2)取粉末0.1g,加氯仿5m1,浸润l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少量醋酐溶解,再缓缓滴加浓硫酸显蓝紫色,渐变蓝绿色。(检查甾醇类化合物) (3)薄层色谱 取细粉1g,加氯仿20m1,回流lh,滤过,滤液蒸干,加氯仿lm1,使其溶解,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脂蟾毒配基,以氯仿溶解成2mg/ml的溶液,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干同一硅胶GF254薄展板上,以苯-内酮(7:3)为展开剂,展开,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本品总灰分不得过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含蟾毒内酯按脂蟾毒配基(C24 H32O4)计不得少于15%。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辛,性温。有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015~0.03g;或入丸、散。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治苏日亚病,亚玛病,痔疮,眼睑溃烂等症 蟾酥(制)、雄黄(制)各50g,巴豆霜15g,朱砂(制)、大黄五灵脂各10g,麝香0.5g。制成水丸。每次0.5~1g,每日1次,晚睡前黄酒或白开水送服。(《蒙医药方剂选》七味蟾酥丸)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蟾酥中含有大量的蟾蜍毒素类物质。此类物质皆有强心作用,属于甾族化合物。有华蟾蜍毒素(cinobufo-toxin),华蟾毒它灵(cinobufotalin),沙蟾毒精(cinobufagin)及华蟾它里定(cinobufotalidin)等。此外尚含甾醇类,5-羟色胺,精氨酸(arginine)及辛二酸(suberic acid),后者为一种有利尿作用的酸性物质。另据报道含19-代华蟾毒精素(19-oxocinobufa-gin)和19-代蟾毒灵(19-oxocinobufotalin)及蟾蜍季铵(bufote-nioline)[1]等。
  • 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  蟾蜍配基类和蟾蜍毒素类化合物均有强心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1]。脂蟾毒苷对麻醉开胸大鼠在体心收缩力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对心率有明显减慢作用,能非常显著地促进急性缺所致的衰竭心脏心绵力的恢复,离体豚鼠心脑灌流也表明脂蟾毒苷元对成巴比妥和缺性心衰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 2.抗心肌缺血  蟾酥对血栓形成导致的冠状血管狭窄而引起的心肌梗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叶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3]。 3.抗凝血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蟾酥可使纤维蛋白原液的凝固时间延长,其抗凝血作用与尿激酶类似,可使纤维蛋白溶解后溶酶活性化[4]。同时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5]。 4.抗休克作用  蟾酥醇提取物对内毒素血症所致休克较好的疗效[6]。蟾酶毒苷元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对心率则无明显影响[2]。 5.抗肿瘤作用  蟾酥注射液对大鼠气管体外诱癌过程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送转大鼠气管上皮的异型性鳞状化生。促进气管受损黏膜的修复和保护气管上皮正常分化的作用[7]。 6.增强免疫功能  蟾酥制剂可使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有显著升高。提高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活性率,增高血清溶菌酶浓度[8]。 7.其他作用  蟾酥还具有抗炎[9]、抑制汗腺分泌[10]及镇咳作用[11]。蟾蜍分泌物的氯仿提取物有局部麻醉作用[9]。蟾酥总苷注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卡他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12]。 8.毒性  给小鼠静注或腹腔注射蟾酥后,出现呼吸急促、肌肉痉挛、惊厥、心律不齐,最后麻痹而死。阿托品对此有一定解毒作用,肾上腺素则无效。蟾酥经煮沸毒性大减[13]。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938 (2)李广勋.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442 药理 (1)金向群,等.沈阳药学院学报,1989,(3):204 (2)朱远,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2):117 (3)刘庆增.中成药研究,1985,(7):45 (4)朱元忠、浙江中医杂志,1987,(12):565 (5)李安国,等.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4):52 (6)贺石林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