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杆蒿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蒙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铁杆蒿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哈日-沙巴格
-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万年蒿的地上部分。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杀黏虫,止痛,燥协日乌素,抑痧,消肿,
-
主治:
主治脑刺痛,黏痧,虫牙,白喉,炭疽,皮肤瘙痒,疥疮,痘疹。
《呼和必德力亚》:“铁杆蒿炭杀虫,破痞,燥协日乌素疮。”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rtemisia gmelinii Web.ex Stech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万年蒿 Artemisia gmelinii Web.ex Stechm. 半灌木状草本,高10~40cm。根木质;根状茎稍粗,有多数木质的营养枝。茎通常多数,丛生,下部木质,上部半木质,紫红色或红褐色,自下部分枝,茎、枝初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后渐稀疏或无毛。茎下部、中部与营养枝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4cm,宽1~2cm,二至三回栉齿状的羽状分裂,一至二回为羽状全裂,侧裂片4~5对,裂片互相接近,小裂片栉齿状的短条形或短条状披针形,边缘常具数个小栉齿,栉齿长1~2mm,宽0.2~0.5mm,稀无小栉齿,叶上面暗绿色,初时被灰白色短柔毛,后渐稀疏或近无毛,常有凸起成白色腺点,下面密被灰色或淡灰黄色蛛丝状柔毛,叶柄长1~1.5cm,基部有栉齿状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一至二回栉齿状羽状全裂,苞叶呈栉齿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披针或披针状条形。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3~4mm,具短梗或无梗,常下垂,多数在茎下部或枝端排列成总状或狭窄的圆锥状;总苞片3~4层,外层的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狭膜质,背部被短柔毛或近无毛,中层的卵形,边缘宽膜质,无毛,内层的膜质;边缘雌花10~12枚,花冠狭圆锥状,有腺点,中央两性花多数,花冠管状,微有腺点,花序托凸起,无毛。瘦果矩圆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灌木丛等处。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切段,阴干或煎膏。
-
炮制方法:
取净铁杆蒿,按煅炭法煅成炭或煎膏。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
1.《呼和必德力亚》:“味苦。”
2.《蒙药学》:“味苦、辛,性凉。”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生于阴坡山麓等处,叶灰黑色,花灰黑,气臭,味苦。”《无误蒙药鉴》附其植物形态图。据上述植物形态及附图特征与蒙医所沿用的铁杆蒿的形态特征基本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普日纳格即哈日-沙巴格(铁杆蒿)。
-
制剂:
/
-
选方:
1.治脑刺痛 绵羊颅骨(制)、龙骨(制)、泡囊草(制)、铁杆蒿、黑云香各等量。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1~2次,水煎服。(《医术之助甘露方》五味黑云香汤)
2.治胃肠寄生虫病,皮肤寄生虫病,痔疮 信筒子7g,阿魏6g,紫(钅丱)5g,高良姜4g,铁杆蒿炭2g,荜茇1g,麝香3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后续医典》七味信筒子散)
3.治黏痧,虫痧 黑冰片100g,五灵脂、铁杆蒿、马蔺子各25g。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1~2次,水煎服。(《医法海鉴》四味黑冰片汤)
-
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