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蕊虎耳草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蒙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黑蕊虎耳草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格日勒图-乌布斯
-
民族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
-
药材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黑蕊虎耳草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滋补明目,祛火。
-
主治:
主治身体虚弱,精亏阳痿,视力减弱,耳鸣耳聋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axifraga melanocentra Franch.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黑蕊虎耳草 Saxiftaga melanocentra Franch. 多年生草本,高4~19cm,具短根茎。茎直立,疏生白色卷曲腺柔毛。叶均基生,具柄,叶片卵形、菱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1.3~3.5cm,宽0.9~1.9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呈圆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边缘疏生腺睫毛或无毛。聚伞花序伞房状,长4.5~6cm,具3~14朵花,或为单花;花梗紫色,密被白色卷曲柔毛;萼片5,于花期反曲,三角状卵形至披针状卵形,长3~6.5mm,宽1.7~2.6mm,无毛,或边缘疏具柔毛;花瓣5,白色,基部具2橙黄色斑点,卵形、阔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6.1mm,宽2.5~5mm,先端钝,塞部具长0.5~1mm之爪,多脉;雄蕊10,长4~5.5mm,花药黑紫色,花丝钻形;雌蕊黑紫色,2心皮合生至中部,子房近上位,花柱2,长1.5~3mm。花果期7~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高山灌木丛、草甸和碎石隙。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阴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有短的根茎,浅黑褐色,生有多数须根。叶片多破碎,基生,完整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灰色或褐色,长1~2.8cm,宽0.7~1.7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1.5~2cm,基部呈鞘状。花葶较长,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呈伞房状,密生弯曲的短柔毛。花类白色,基部具棕色或紫色斑。气微,味甘、微苦。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凉。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形似莲座虎耳草,叶面上常有露珠。其花黄色,根如麦粒者为滋补极品。”《无误蒙药鉴》载:“形似莲座虎耳草,但潮气不断……茎叶具黏稠分泌物者为佳。”并附图1幅。上述植物形态、附图与蒙医所认用的黑蕊虎耳草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达格杜-乌即格日勒图-乌布斯(黑蕊虎耳草)。
-
制剂:
/
-
选方:
治眼病 黑蕊虎耳草、金色诃子、牛黄、石膏、红花、丁香、肉豆蔻、豆蔻、草果仁、通经草、小茴香、冰片、囊距翠雀花各等量。制成眼药水。滴眼用。(《蒙医药方汇编》十三味明目眼药水)
-
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