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牦牛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藏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野牦牛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仲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牛科动物野牦牛的角、舌、喉头、心、胆汁、睾丸、骨,、骨髓、血、肉、乳汁及牛黄等。
-
出处:
/
-
功效:
/
-
主治:
角:治胃病和疖痈等。
舌:治寒症。
喉头:可治瘿瘤。
心:治风入心脏,命根引起的神经错乱、心刺痛、癫狂等。
胆汁:治内脏出血。
睾丸:治腰痛、腰曲、小便不利或失禁,以及经久不愈的肾病。
骨:提升胃温。
骨髓:外敷治疮伤。
血:治心风癔病,气血枯槁等。
肉:治龙病(禁忌:热症忌用)。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Bos grunniens Linnacus.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体型大而粗壮。成年雄兽体可达500kg以上,长达3.5m左右,肩高可至1.6m,肩部有凸起的隆肉。耳小。四肢粗短,蹄大。雄兽角粗大,雌兽角较小,角基略扁,二角距离很大,自基部先往上向外伸展,复向前,至末端又向内往上弯。全身腹面自颌、喉直至尾部被暗褐色或黑色长毛,其余部位均生长有光滑而致密的短毛。吻部、鼻部稍呈白色。通体呈黑褐色。背部棕灰色;背脊色更淡,呈现一道灰白色的带纹。自体侧下部至腹部为深黑色。秋季繁殖,怀孕期8~9个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栖息于高山峻岭的荒凉地方。结群生活,偶见有孤独的雄兽。畏热而极耐高寒。有时与家养牦牛群共居。以各种草类为食,夏秋季饮泉水、河水;冬季随地饮冰雪。分布于青藏高原,为本区特有种。新疆、甘肃与青藏高原接壤的边缘地区偶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捕杀野牦牛后,取角,烧成炭,研细;骨,熬汤;骨髓、舌,晾干,研细;喉头、心,鲜用或晾干,研粉,血,煮成块,晾干,研细;睾丸,新鲜用或晾干。乳汁挤出后鲜用或制作成野牦牛酥油药用。取胆囊晾干,去净皮膜,研细。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野牦牛心为带血块的干燥心脏。大小不等,重2.5~4.5kg;略带心包膜,动脉血管及少量脂肪,外表棕褐至紫红褐色。体重坚实,断面棕色或棕褐色,颗粒状,具黑褐色空腔。气腥、味甘,以个大、质重、无腐坏者为佳。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心:味甘,性平。
血:味甘、涩,性平。
肉:味甘,性温。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
-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载:公野牦牛的角可治疖痈和胃病。野牛心可治心病,血可止泻痢。野牛胆可止血生胃火。喉头可治瘿瘤病。公牦牛舌与白秋石相配,治培根寒症。野牛骨可提升胃温,骨髓外敷治疮伤。野牛肉和筋祛风,干腹水。《藏医药选编》记述山岚瘴气的治疗,即血盛者臂脉放血,内服十六味杜鹃散接服野牦牛或黑纹青牦牛之血粉一包。
-
制剂:
/
-
选方:
方一:十六味野牛角散:野牛角、诃子、白檀香、五脉绿绒蒿、止泻木、唐古特乌头、湿生萹蕾、波棱瓜子、广木香、硼砂、荜茇、马蹄、猛兽骨、寒水石、贝壳各等量。角、蹄、骨、壳烧成炭,硼砂入锅炒,共为细末。日服1~3次,每服1~2g。温开水冲服。治肠胃瘤。
方二:八味野牛血散:野牛血粉50g,诃子、红花、荜茇、胡椒、乳香各25g,熊胆、安息香各2.5g,麝香少许。共为细末。日服3次,每服1~1.5g,温开水冲服。治下咽困难、胃瘤。
方三:十一味维命散:沉香100g,肉豆蔻45g,乳香50g,木棉花60g,木香80g,野牛心15g,丁香50g,石灰华120g,阿魏10g,诃子250g,广酸枣60g。粉碎过筛,混匀。功能清心热,安心风。主治维命病引起的神志紊乱、惊悸、失眠多梦、头晕目眩。每服2~3g,一日2次。温开水冲服。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牦牛胆汁、牛黄的药理作用与黄牛相同。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