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说明书

【饮片名称】

杜仲《神农本草经》

汉语拼音
Duzhong

拉丁名
EUCOMMIAE CORTEX

异名
思仙《神农本草经》;
思仲、木棉《名医别录》;
檰《本草图经》;
石思仙《本草衍义补遗》;
扯丝皮《湖南药物志》;
丝连皮《中药志》;
棉皮(河南);
玉丝皮(四川);
丝棉皮(陕西)。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 的干燥树皮。主产于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本品气微,味稍苦。以皮厚、块大、去净粗皮、断面丝多、内表面暗紫色者为佳。生用或盐水炙用。

【药性】

性味
甘,温。

归经
归肝、肾经。

【功效】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临床应用】

1.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
本品甘温,入肝肾经,以补肝肾、强筋骨见长,治肾虚腰痛有标本兼治之功,常与胡桃肉、补骨脂等配伍,如青娥丸(《和剂局方》);治风湿腰痛冷重,与独活桑寄生细辛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千要方》);治外伤腰痛,可与川芎、桂心、丹参等同用;治疗妇女经期腰痛,可与当归川芎芍药等配伍;治疗肾虚阳痿,精冷不固,小便频数,可与鹿茸山茱萸菟丝子等配伍。治疗肝肾不足,头晕目眩,可与牛膝枸杞子女贞子等药同用。
2.肝肾亏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本品补肝肾、固冲任而安胎,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胎漏下血,或滑胎,单用或与续断桑寄生山药等配伍。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6~10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0~15g;浸酒或入丸、散。丸、散剂可酌减量。大剂量可用至30g。

【注意事项】

1.本品为温补之品,阴虚火旺者慎用。
2.炒用破坏其胶质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故比生用效果好。

【鉴别用药】

1.生杜仲与盐杜仲
二者为杜仲的不同炮制品种。生杜仲较少应用,一般仅用于浸酒,临床以制用为主,以保证和增强疗效,盐炙引药入肾,直达下焦,温而不燥,增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常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2.杜仲菟丝子
两者均味甘性温归肝肾经,皆具补肝肾、安胎之功,同治肾虚腰痛或筋骨痿软无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肝肾亏损之胎动不安。然杜仲性偏温燥,补益力更强,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兼暖下元,善治肝肾亏虚之腰膝酸痛、筋骨痿软,下元虚寒之阳痿,宫冷不孕。菟丝子质润平和而兼固涩,又入脾经,为平补阴阳之品,既固精缩尿,补脾止泻,又能养肝明目,善治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脾肾虚泻。

【化学成分】

主要含木脂素类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杜仲树脂醇双吡喃葡萄糖苷,杜仲树脂醇双吡喃葡萄糖苷甲醚,橄榄树脂素等;环烯醚萜类成分:京尼平,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筋骨草苷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C32H42O16)不得少于0.10%。

【药理作用】

杜仲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利于骨折愈合,对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症有预防或延缓发生的作用;生、炒杜仲及其醇沉物对小鼠均有明显的镇静及镇痛作用;杜仲水提取物能提高肾阳虚小鼠肛温、游泳时间、自主活动、睾丸和精囊腺指数等;水煎剂及醇提物均具有降压作用。此外,杜仲还具有保肝、延缓衰老、抗应激、抗肿瘤、抗病毒、抗紫外线损伤等作用。

【附药】

杜仲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72-173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88-38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6-292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72-1176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143-1147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附药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