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雪莲花

  • 音译名: 孟和-其其格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水母雪莲花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孟和-其其格
  • 民族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水母雪莲花的带花全株。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消肿,止刺痛,燥协日乌素,清热。
  • 主治: 主治炭疽,手足拘挛,白脉病,赫如虎,风湿性关节病,陈旧性疮疡,刃伤出血,脑震荡,经闭,胎衣不下。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aussurea medusa Maxi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水母雪莲花 Saussurea medusa Maxim. 多年生草本,高10~20cm,全株密被白色绵毛。茎短而粗。叶密生,具长而扁的叶柄;叶片卵圆形、倒卵形,边缘有条裂状锯齿,齿尖急尖,上部叶成菱形、披针形,基部延伸成翅柄或否。头状花序密集,无总梗,总苞球形,总苞片2~3层,膜质,线状长圆形不等长;花紫色。瘦果,冠毛2层,灰白色,外层刺毛状,内层为羽状。花期7~9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高山砾石间。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6~7月间开花时,拔起全株,除去泥沙,晾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地上部分长8~15cm主根长约15cm。根茎细长,有褐色残留叶柄。基部叶倒卵形,上半部边缘有8~12个粗齿,基部楔形;上部叶渐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被白色绵毛;最上部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边缘有条裂或细齿。花紫色或淡红色,冠毛白色,内层羽状。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晶珠本草》。内称:“札高德-苏格巴生于雪山雪线附近碎石地带……茎中空,被绵状绒毛,生态状如曹日老贡,茎顶开花,花微紫红,状如秃骛蹲在岩石上。”上述植物生境、形态特征与水母雪莲花之生境、形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和高德一苏格巴即益和一其其格(水母雪莲花)。
  • 制剂: /
  • 选方: 1.治炭疽 草乌(制)、查干泵嘎、褐紫乌头诃子、水母雪莲花、刺柏、黑云香、香墨狼毒(制)、酸模各等量,麝香少量。制成水丸。每次1~2g,每日1次,晚睡前温开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淖德·札格吉丸) 2.治手足拘挛,陈旧性疮疡,白脉病,赫如虎,风湿性关节病天门冬小白蒿蓍草麻黄、水母雪莲花、酸模碱花(制)各等量。制成散剂。白酒调敷患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七味水母雪莲花散)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本品地上部分含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chrysoeriol-7-O-β-D-glucoside),芹莱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side),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芸香苷(rutin)[1],木犀草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luteolin-7-O-α-Lrhamnopyranosyl(l→2)-β-D-glucopyranoside],芹菜素-7-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apigenin-7-O-α-L-rham-nonvranosvl(l→2)-β-D-glucopyranosid],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ode),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牛蒂苷(arctiin)[2]。水母雪莲还含雪莲多糖(saussurea polysaccharide)[3]。从全草中分出结构尚未清楚的雪莲黄酮苷(saussurea flavone glycoside)A1、A2、A3、A4、A5、[4]。
  • 药理作用: 1.抗炎镇痛作用  雪莲煎剂,乙醇提取物,总生物碱和雪莲黄酮,对大鼠由甲醛或蛋清液引起的关节急性炎症均有显著的对抗作用[1~4],其中乙醇提取物的作用与水杨酸相似。雪莲总生物碱和雪莲乙酵提取物均可降低家兔皮肤血管的通透性[4]。小鼠热板法实验,雪莲黄酮雪莲注射液均有较强镇痛作用[3,5]。 2.终止妊娠作用  雪莲煎剂对小鼠各期妊娠及兔的早期妊娠都有显著而确定的终止作用,其终止妊娠效果以官腔内注射最强,腹腔注射次之;口服也有效,但所用剂量比腹腔注射大得多[6,7]。对大鼠早期妊娠,雪莲使胚胎变形、退化,与子宫内膜脱离,游离于子宫腔内渐被吸收,残余小块可由阴道排出。对于中期和晚期妊娠,一般于腹腔注射后6~7h即可见胚胎排出,通常均在第2次用药后24h内完全流产。雪莲能终止各期妊娠,对早期妊娠主要为抑制蜕膜形成[8]。雪莲不抑制孕激素的合成[9]。 3.对子宫的作用  雪莲煎剂对大鼠离体子宫及家兔在体子宫都有兴奋作用。小剂量时大鼠动情期高体子宫产生强而节律规则的收缩,作用持久,大剂量时也不易引起强直性收缩,而是先产生强大的节律性收缩,以后逐渐减弱而停止。动情期家兔在体子宫实验,小剂量雪莲煎剂静脉注射,子宫收缩幅度加大和频率增加,大剂量可引起强直性收缩[1]。但也有报道雪莲煎剂对小鼠子宫未见有明显的兴奋作用[10]。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雪莲煎剂对蟾蜍离体心脏和麻醉兔在体心脏收缩力加强,每分钟输出量增加,而心率无显著变化,家兔静注,无快速耐受现象,麻醉猫静注雪莲煎剂产生明显降压作用,重复用药2~3次,即产生快速耐受现象[1]。雪莲总生物碱对离体兔心有较强抑制作用,使收缩幅度减小,心率减慢,甚至停搏。总碱对家兔心电图的影响表现为心律减慢,T波抬高,但节律整齐[4,11]。 雪莲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对麻醉兔和犬均有降压作用,该作用可部分地被普萘洛尔阻断,因此降压机制可能与β受体作用有关[11]。 雪莲总碱使离体兔耳血管收缩,该作用可被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阻断,说明可能是通过α受体而发挥作用。雪莲乙醇提出物则呈血管扩张作用,该作用不受普萘洛尔影响[4]。 5.对肠和气管平滑肌的影响  雪莲煎剂和总生物碱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使其收缩减弱,肌张力下降。同时能明显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组胺和垂体后叶素引起的肠肌强直性痉挛。对在体兔肠活动的影响亦相似,雪莲的这种作用可能是对肠平滑肌的直接作用。雪莲黄酮可使离体兔肠发生强直性收缩,而雪莲总生物碱则可对抗此作用[1.11]。雪莲总生物碱还能部分地对抗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环收缩作用[4]。 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0.1%%水母雪莲黄酮苷A1(saussurea flavone glycoside,SFG)0.2ml/10g腹腔注射,能使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并能增强戊巴比妥的中枢抑制作用,使翻正反射发生率明显减少。在小鼠学习能力的实验中,可见小鼠总反应时间、非条件反射潜伏期均被延长,形成条件反射总次数减少。逃避性条件反射顺序号数值加大,说明SFG能降低小鼠学习能力,延缓其完成学习的过程,延迟巩固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对中枢神系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12]。 7.毒性  雪莲注射液腹腔一次给药小鼠的LD50为18.75g(生药)/kg[5]。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贾忠建,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7(9):789 (2)贾忠建,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11(2):202 (3)林秀珍,等.药学学报,1986,21(3):220 (4)刘学志,等.天津医学院学报,1983,(2):36;38 药理 (1)基础部药理教研组.北京医学院学报,1976.(1):43 (2)李观海,等.药学学报,1980,15(6):368 (3)何新,等.西北药学杂志,1990,5(3):543 (4)李观海,等.新疆医学院学报,1979,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