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益母草

  • 音译名: 查干-都尔布勒吉-乌布斯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白益母草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查干-都尔布勒吉-乌布斯
  • 民族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
  • 药材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白龙昌菜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祛云退翳,活血调经。
  • 主治: 主治眼翳白斑,血瘀宫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anzeria alaschanica Kupr.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白龙昌莱 Panzeria alaschanuca Kupr. 多年生草本,高15~35cm。茎多分枝,从基部发出,密被白色短绒毛。叶片轮廓为宽卵形,长2~4cm,宽3~5(8)cm,茎生叶掌状5深裂,裂片常达基部,小裂片卵形至披针形,上面密被生毛,下面密被绒毛,呈灰白色,叶具柄,细长,被绒毛;苞叶较小,3深裂。轮伞花序,具多数花,组成密集的穗状花序;小苞片钻形,先端具刺尖,被绒毛;花萼管状钟形,长1.2~1.5cm,外面密被绒毛,里面无毛,萼齿5,长2~3mm,前2齿稍长,宽三角形,先端具短利尖;花冠淡黄色或白色,长3~4cm,外面被丝状长柔毛,里面无毛,二唇形,上唇盔状,矩圆形,基部收缩,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倒心形,侧裂片卵形;雄蕊4,前对稍长,花丝丝状,略被微柔毛,花药黄色,卵圆形,2室;子房四裂,花柱略短于雄蕊,先端为相等2浅裂;花盘平顶。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荒漠草原带的沙地、砂砾质平原或丘陵坡地,也见于荒漠区的山麓、沟谷及干河床。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季开花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弯曲而有分枝,直径2~5mm,表面密被白色绒毛。叶对生;叶片多卷曲皱缩,展开后近圆形或宽卵形,长2~5cm,宽3~5cm,茎生叶掌状3~5深裂,裂片狭换形,宽2~6mm,小裂片卵形至披针形,上面密生短毛,下面密生紧密的白绒毛;叶柄细长,扁平,被白毛。轮伞花序多花,萼简外被绒毛,唇形花冠淡黄色,具长柔毛。气微,味淡微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粉末灰绿色,非腺毛多见,由一至数个细胞组成,多弯曲,断碎。腺毛头部1~4个细胞。柄多单细胞;腺鳞头部8个细胞,柄单细胞。纤维有两种:一种细长,有的有斜壁孔;另一种类似石细胞,孔沟明显。导管多具缘纹孔或螺纹。气孔不等式。偶见圆形及草酸钙针晶。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凉。效腻、锐、糙。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西莫梯格勒种类很多,白色者为上品。茎方形,小节多,节间分枝,叶似荨麻,但被扎后无刺痛感,花灰黄色,味苦,种子状如跳蚤。”《无误蒙药鉴》所载内容基本同上。上述植物形态特征与部分地区蒙医所认用的特莫音-昂嘎拉珠尔之形态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西莫梯格勒-嘎日布即查干-都尔布勒吉-乌布斯(白益母草)。
  • 制剂: /
  • 选方: 治产后脏腑生热,腰腿热痛,阴道灼热 檀香15g,紫檀香木通木棉花瓣、木棉花萼、木棉花蕊、干姜甘松木鳖子(制)、木瓜诃子川楝子栀子菱角黄精、白龙昌菜各5g,胡黄连角茴香各10g,连翘天门冬各8g,肉豆蔻25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蒙医成方选》兴朱德·尼日吉格)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