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 音译名: 黑苏嘎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石决明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黑苏嘎
  • 民族药名出处: 《内蒙古蒙药材标准》
  • 药材来源: 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盘大鲍、羊鲍、耳鲍等的贝壳。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解毒,愈伤,除协日乌素,清脑,退云翳。
  • 主治: 主治白脉病,中风,脑伤,协日乌素病,眼翳白斑,骨折,创伤,颈强。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Haliotis gigantea discus Reeve;Haliotis ovina Gmelin;Haliotis ruber( Leach);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杂色鲍 Haliotis diuersicolor Reeve 体外有一坚厚的贝壳,呈椭圆形。螺旋部极小,螺层3个,缝合线浅;体螺层极宽大,几占贝壳生部;壳顶钝,略高于体螺层的壳面;自第二螺层中部开始至体螺层边缘,有30多个排成1列的突起和小孔,前端突起小而不显著,末端8~9个特大,且开孔和内部相通。体螺层被突起和小孔形成的螺助区分成上下两部,上部较宽大,成一倾斜面;下部窄小,前端与上部略是垂直;壳面呈绿褐色,生长纹呈一条极明显的肋状条纹;贝壳内面白色,有彩色光泽;壳口椭圆形,与体螺层大小儿相等。体柔软,头部有细长的触角和有柄的眼各1对;腹面有陶,内具颚片和舌齿。足广阔,几与壳口相等。足分为上、下两部,上足覆盖下足,边缘生有多数小触手,从贝壳上的小孔伸出。 2.盘大鲍 Haliotis gigantea disons Reeve 贝壳大型,短而宽,呈耳状。螺助上的突起和小孔共30个左右,末端4~5个特大,且开孔。壳面常有石灰虫及苔藓虫附生;壳口卵圆形,外唇薄,边缘呈刀状,内唇加厚,由壳口内面延伸形成一上端较宽、基部较窄的片状遮缘。 3.羊鲍 Haliotis ovina trmelin 壳低扁,宽短,近正圆形。壳质较薄,但尚坚硬。螺层约4层。缝合线明显,但不深。壳顶平,位于近壳的中部,稍高出于壳面。体螺层极大,几乎占贝壳的全部。壳面自第2螺层末端边缘有1列极突出的突起,近壳口的4~5个开口,呈管状。这些突起和小孔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其数20余个。壳面极不平滑,除隆起以外壳面还有不甚显著的螺旋肋,表面灰绿色或褐色,布有黄白色花纹;壳内面白色,具蓝色闪光和珍珠光泽。壳口卵圆形。外唇简单而薄;内唇形成宽大的遮缘,遮缘平,不向腹面伸展,相反的却略向内面弯转。(图3) 4.耳鲍 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 贝壳较小,狭长,略弯曲,呈耳状。壳质较薄。螺层约3层,自上而下急剧增大。缝合线浅,尚能辨认。壳塔极短小,壳顶纯,其高度与体螺层高度略相等或稍低。体螺层极宽大。壳面由壳顶向下自第2螺层的中部开始至体螺层边缘,具有1行由小渐大、排列整齐的突起,约30个,其中末端最大的5~7个开口,以6个开口最为普遍。生长线明显,但无大的褐壁,故壳表面颇为光滑美丽。壳面颜色多变化,有草绿色、灰绿色或黄褐色,上面散布有暗绿色或紫褐色的三角形斑纹及淡褐色或黄褐色不规则的云状斑。在壳顶部还常有淡红色、紫红色、杏黄色以及绿色的斑纹。壳内面白色,有淡绿色闪光及珍珠光泽。壳口长椭圆形,大小与体螺层相等。外唇厚,边缘中部略向内弯曲:内唇边缘向壳口下方延伸,形成一片状遮线。无厣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1.杂色鲍 Haliotis diuersicolor Reeve 生活于潮间带及低潮线附近,以腹足吸附于岩石下或岩石缝间。分布于福建、广东沿海。 2.盘大鲍 Haliotis gigantea disons Reeve 分布于我国北部沿海一带。 3.羊鲍 Haliotis ovina trmelin 生活于低潮线至潮下带的岩石下或石缝内。分布于南海。 4.耳鲍 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 生活于低潮线以下的岩石或珊瑚礁及藻类丛生的海底。在潮间带下区有时亦可采到。分布于我国南海。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捕捉。捅得后,将肉剥除,取壳,洗净,除去杂质,晒干。
  • 炮制方法: 取净石决明,用无烟武火锻透,放凉。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1)杂色的鲍 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7~9cm,宽5~6cm,高约2cm。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无臭,味微咸。 (2)皱纹盘鲍 呈长椭圆形,长3~12cm,宽6~8cm,高2~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数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生长线明显,常有苔藓类石灰虫等附着物,末端有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 (3)羊鲍 近圆形,长4~8cm,宽2.5~6cm,高0.8~2cm。表面灰绿色或褐色,有黄白色斑纹。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螺部各占1/2,从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尤以上部较明显,朱端有4~5个开孔,呈管状。 (4)耳鲍 狭长,略扭曲,呈耳状,长5~8cm,宽2.5~3.5cm,高约1cm。表面光滑,具翠绿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螺旋部小,体螺部大,朱端5~7个开口,孔口与壳面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咸,性凉。效糙。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患处。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颅骨骨折 石决明(制)、赤石脂(制)、赭石(制)、炉甘石(制)、寒水石(制)、杜仲各1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3次,温开水或白酒送服。(《蒙医药方剂选》六味方决明散) 2.治皮肤溃烂,外伤感染,疥疮 雄黄(制)2g,寒水石(制)35g,朱砂(制)、硼砂石决明(制)各5g,冰片25g,麝香0.5g。制成散剂。撒患处。(《验方》七味枯疮散)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盘大鲍 含碳酸约90%以上,有机质3.67%,无机元素有、铝、硅、、磷、钛、锰、铜、镍、锶、磷酸根、硅酸根、硫酸根、氯离子及微量。煅烧后残留无机物。还含胆素、壳角质(conchiolin)。杂色地壳含精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16种氨基酸,尚含碳酸、壳角质及、钛、锰、、磷、铬、、铜等无机元素。羊鲍含碳酸90%以上,无机元素18种,氨基酸17种[1~8]。
  • 药理作用: 1.保肝作用  石决明能对抗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肝作用[1]。 2.其他作用  石决明提取液能提高小鼠耐缺能力,家兔体内外凝血时间测定表明该药具有显著抗凝作用,还可使离体小鼠肺的灌流量增加;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赵中杰,等.中国海洋药物,1989,8(3):15 (2)《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246 (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卫生部,等.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56 (4)卢慧卿,等.海洋药物,1985,4(2):16 (5)冯维希,等.中药材,1989,12(11):35 (6)《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中国药用动物志(第二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4~16 (7)孙家美,等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