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桃子

  • 音译名: 其赫日格-乌热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蒲桃子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其赫日格-乌热
  • 民族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
  • 药材来源: 为桃金娘科植物海南蒲桃的果实。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补肾,祛巴达干寒。
  • 主治: 主治肾阳不足,遗精,尿频或尿闭,石痞,腰腿疼痛,赫如虎等症。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yzygium cumini (L.) Skeels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海南蒲桃 Syzygium cumini(L.)Skeels 常绿乔木,高6~15m。小枝圆柱状或稍压扁,树皮粗糙,淡褐色。叶对生,革质,阔椭圆形,长6~12cm,宽3.5~7cm,先端圆或钝,有一个短的尖头,基部阔楔形,全缘,侧卧纤细、致密;叶柄长2~3cm。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状,腋生有时顶生,长达11cm;花白色,芳香,无花梗,3~5朵生于花序小枝之顶;萼管陀螺形,顶端常截形;花瓣4,脱落;雄蕊多数,离生,长4~5mm;花柱与雄蕊等长。浆果斜长圆形或橄榄形至圆球形,紫红色至黑色,长1~2cm,有种子1粒。花期2~3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疏林中或旷野。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柄,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圆球形或类肾形,直径0.7~1cm,表面红褐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皱纹,基部偶见果柄,多数脱落,残基呈圆形,径约2mm,果皮易剥落。种皮棕色,颗粒状突起,坚硬,质脆,破开后可见干缩的子叶2片。气微,味苦。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涩,性温。效轻。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称:“树高中等,叶似竹,种子蓝紫色,形如柏子或瓶状,质硬、小。瓷瓶状硬者为佳。”《认莎白晶鉴》载:“种子大小如柏仁,黑色,质硬,性状似小瓶。”上述植物形态及果实性状特征与蒙医所认用的海南蒲桃的形态、性状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萨巴来即其赫日格-乌热(蒲桃子)。
  • 制剂: /
  • 选方: 治肾寒,尿闭 螃蟹40g,白豆蔻45g,干姜荜茇冬葵果硇砂蒲桃子、大托叶云实各10g,杧果核5g,麝香2.5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蒙医方剂学》十味豆蔻散)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果实含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矢车菊素鼠李葡萄糖苷(cyanidin rhamnoglucoside),矮牵牛素葡萄糖苷(petu-nidin glucoside),锦葵花素葡萄糖苷(malvidinglucoside),叶酸。种子含蒲桃苷(jambolin),并没食子酸(ellagi acid),鞣质≤19%,没食子酸1%~2%,叶绿素,脂肪油,淀粉,树脂,糖和痕量的挥发油[1]。
  • 药理作用: 海南蒲桃种子酸提取物给雄性兔口服,有降血糖作用;对四嘧啶性糖尿病大鼠,于注射四嘧啶同时或后5d口服,观察7~27d可使血糖降至正常,尿糖消失,多食现象有所改善。对正常大鼠1次腹腔注射小量或大量海南蒲桃种子提取物可使血糖先升高后降低,中剂量则能升高血糖。每日腹腔注射小量,也能使血糖略有降低。犬皮下注射水提取物,有显著而持久的降血糖作用[1]海南蒲桃果实温浸剂能增强家兔气管排泌酚红量,表明其有化痰作用[2]。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152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152 (2)昆明医学院.资料选编,1972,(1):43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