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阿替普酶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注射用阿替普酶的概览,涵盖了其药理分类、ATC(解剖-治疗-化学)分类、药品说明书、国内外上市情况、药品中标情况、国家集中采购情况、一致性评价情况等。这些信息将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该药品的研发现状、市场竞争格局、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前景,助力企业解决研发、立项等难题。。
- 药理分类: 血液系统用药/ 抗凝血药及溶栓药
- ATC分类: 抗血栓形成药/ 抗血栓形成药/ 酶类
- 剂型: —
- 医保类型: —
- 是否2018年版基药品种: ——
- OTC分类: ——
- 是否289品种: ——
- 是否国家集采品种: ——
药品说明书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注射用阿替普酶
英文名称:Alteplase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爱通立
【成分】
【性状】
-
白色至类白色冻干粉末,无嗅。
【适应症】
【规格】
-
- 20 毫克/支,20 毫克包装盒内有一个含 20 毫克活性成份 (干粉总重 933 毫克) 的小瓶及一个内装 20 毫升注射用水的注射用小瓶。
- 50 毫克/支,50 毫克包装盒内有一个含 50 毫克活性成份 (干粉总重 2333 毫克) 的小瓶及一个内装 50 毫升注射用水的注射用小瓶。
【用法用量】
-
应在症状发生后尽快给药。按以下指导剂量给药。
无菌条件下将一小瓶爱通立干粉 (10、20 或 50 毫克) 按照下列表格所示用注射用水溶解为 1 毫克/毫升或 2 毫克/毫升的浓度。
使用爱通立 20 毫克或 50 毫克包装中的移液套管完成上述溶解操作。如果是爱通立 10 毫克,则使用注射器。
配制好的溶液应通过静脉给药。配制的溶液可用灭菌生理盐水 (0.9%) 进一步稀释至 0.2 毫克/毫升的最小浓度。但是不能继续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用碳水化合物注射液如葡萄糖对配制的溶液作进一步稀释。本品不能与其它药物混合,既不能用于同一输液瓶也不能应用同一输液管道 (肝素亦不可以) 。有关制备和处置的更多实践指导见【贮藏】和【配伍禁忌】。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使用爱通立的经验还很有限。本品禁忌用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见【禁忌】】)。
- 对于在症状发生 6 小时以内的患者,采取 90 分钟加速给药法:
体重在 65 公斤以下的患者,给药总剂量应按体重调整,见下表。
- 对于症状发生 6-12 小时以内的患者,采取 3 小时给药法。
体重在 65 公斤以下的患者,给药总剂量不应超过 1.5 毫克/公斤体重。
本品最大剂量为 100 毫克。
辅助治疗:
抗血栓形成药物的辅助治疗需依据目前治疗 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国际指南上的推荐;除非有禁忌,症状发生后应尽快给予阿司匹林并维持终生使用。
肺栓塞
本品 100 毫克应持续 2 小时静脉滴注。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为:
体重不足 65 公斤的患者,给药总剂量不应超过 1.5 毫克/公斤体重。
辅助治疗:
静滴本品后,当 aPTT 值低于正常上限两倍时,应给予 (或再次给予) 肝素。肝素剂量应根据 aPTT 值调整,需维持 aPTT 值在 50-70 秒 (参考值的 1.5-2.5 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必须由神经科医师进行 (参见【禁忌】和【注意事项】)。
推荐剂量为 0.9 毫克/公斤体重 (最大剂量为 90 毫克),总剂量的 10% 先从静脉推入,剩余剂量在随后 60 分钟持续静脉滴注。
治疗应在症状发作后的 3 小时内开始。
辅助治疗:
在症状发生的最初 24 小时内,此治疗方案与肝素和阿司匹林合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在本品治疗后的 24 小时以内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静脉给予肝素。若给予肝素以防治其它症状 (如防止深静脉栓塞发生),则剂量不得超过 10000 国际单位,并由皮下注射给药。
【不良反应】
-
概述
本品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分类依照 MedDRA 的定义。
*MedDRA 频率分类:很常见 > 1/10;常见 > 1/100 和 ≤ 1/10;不常见 > 1/1000 和 ≤ 1/100;罕见 > 1/10000 和 ≤ 1/1000;非常罕见 < 1/10000。包括孤立报告除了治疗脑卒中时发生的颅内出血和治疗心肌梗死时发生的再灌注后心律失常,没有医学依据能够假设爱通立在治疗肺栓塞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的副作用与其治疗心肌梗死时所发生的副作用在数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
出血
与本品相关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出血,可导致红细胞比积和/或血红蛋白下降:
很常见:
血管损伤处出血 (如血肿)
注射部位处出血 (穿刺部位处出血,导管放置部位处血肿,导管放置部位处出血)
常见: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时发生的颅内出血 (如脑出血,脑血肿,出血性卒中,卒中的出血性转变,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是主要的不良反应 (可达 10%,但不会引起整体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增加)
呼吸道出血 (如咽部出血,鼻衄,咯血)
胃肠道出血 (如胃出血,胃溃疡出血,直肠出血,呕血,黑便,口部出血,牙龈出血)
瘀斑
泌尿生殖器出血 (如血尿,泌尿道的出血)
输血 (必要时)
不常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肺栓塞的患者时发生的颅内出血 (如脑出血,脑血肿,出血性卒中,卒中的出血性转变,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包积血
腹膜后出血 (如腹膜后血肿)
罕见:实质脏器的出血 (如肝脏出血,肺出血)
非常罕见:眼出血
死亡和永久残疾的报告见于发生卒中 (包括颅内出血) 和其他严重出血事件的患者。
如果有潜在的出血危险尤其是脑出血,则应停止溶栓治疗。因本品的半衰期短,对凝血系统影响轻微,所以一般不必给予凝血因子。大多数出血患者,可经中断溶栓和抗凝治疗,扩容及人工压迫损伤血管来控制出血。如在出血发生的 4 小时内已使用肝素,则应考虑使用鱼精蛋白。对于少数使用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输注血制品,包括冷沉淀物,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每次使用后应做临床及实验室的再次评估。通过输注冷沉淀物达到纤维蛋白原的目标值 1 克/升。抗纤维蛋白溶解剂可作为最后一种治疗选择。
免疫系统异常
在极少数病例中曾观察到一过性,低滴度爱通立抗体形成,但无法确立与之相关的临床意义。
神经系统异常
非常罕见:与神经系统相关的事件 (如癫痫发作,惊厥,失语,言语异常,谵妄,急性脑综合症,激越,意识模糊,抑郁,精神病) ,通常与同时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相关
心脏系统异常
和其他的溶栓药物一样,下列不良事件可由心肌梗死和/或溶栓治疗引起很常见:再缺血/心绞痛,低血压和心力衰竭/肺水肿,再灌注后心律失常 (如心律不齐,期外收缩,I° 至完全的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房扑,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室性心律不齐,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电机械分离[EMD])
血管异常
不常见:血栓栓塞,可导致相关脏器发生相应后果
胃肠道异常
常见:恶心,呕吐
频率未知*:呕吐(也发生与心肌梗死症状)
未分类的
很常见:血压下降
频率未知*:体温升高损伤,中毒和操作并发症:
频率未知*、胆固醇结晶栓塞,可导致相关器官发生相应后果。
外科和医学程序:
频率未知*:输血(必要时)
*不良反应频率来源于上市后的数据,该频率有 95% 的 = 可能性不大于“罕见”,也有可能会更低。由于这些不良反应不是来源于同一个临床试验数据库(8299 例),因此不能估计频率的精确数值。
【禁忌】
-
对本品的活性成份和任何其他组成成份过敏者
本品不可用于有高危出血倾向者,如:
目前或过去 6 个月中有显著的出血疾病
已知出血体质
口服抗凝血药,如华法令
显著的或是近期有严重的或危险的出血
已知有颅内出血史或疑有颅内出血
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史或创伤史 (如肿瘤、动脉瘤以及颅内或椎管内手术)最近 (10 天内) 曾进行有创的心外按压、分娩或非压力性血管穿刺 (如锁骨下或颈静脉穿刺)
严重的未得到控制的动脉高血压
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心包炎
急性胰腺炎
最近 3 个月有胃肠溃疡史、食管静脉曲张、动脉瘤或动脉/静脉畸形史
出血倾向的肿瘤
严重的肝病,包括肝功能衰竭、肝硬变、门静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及活动性肝炎
最近 3 个月内有严重的创伤或大手术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的补充禁忌:
出血性卒中病史或不明起因的卒中病史
过去 6 个月中有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的病史,3 小时内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除外
治疗急性肺栓塞时的补充禁忌:
出血性卒中病史或不明起因的卒中病史
过去 6 个月中有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的病史,3 小时内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除外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的补充禁忌:
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发作已超过 3 小时尚未开始静脉滴注治疗或无法确知症状发作时间
开始治疗前神经功能缺陷轻微或症状迅速改善
经临床 (NIHSS>25) 和/或影像学检查评定为严重脑卒中
脑卒中发作时伴随癫痫发作
CT 扫描显示有颅内出血迹象
尽管 CT 扫描未显示异常,仍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48 小时内曾使用肝素且凝血活酶时间高于实验室正常值上限
有脑卒中史并伴有糖尿病
近 3 个月内有脑卒中病史
血小板计数低于 100 × 109/L
收缩压高于 185 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高于 110 毫米汞柱,或需要强力 (静脉内用药) 治疗手段以控制血压在限制范围内
血糖低于 50 mg/dl 或高于 400 mg/dl
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
本品不能用于 18 岁以下及 80 岁以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
-
必须有足够的监测手段才能进行溶栓/纤维蛋白溶解治疗。只有经过适当培训且有溶栓治疗经验的医生才能使用本品,并且需有适当的设备来监测使用情况。建议在备有标准复苏装置和药物的地点使用爱通立进行治疗。
过敏
治疗之后没有观察到与重组人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分子结合的持续性抗体的形成。
本品没有重复用药的系统经验。与本品给药有关的过敏反应是军见的,过敏反应是由于对同替普酶活性物质过敏、庆大素(生产过程中的痕量残留的或其他辅料引起的。装有阿替普酶药粉的。
瓶塞中含有天然橡胶(乳胶的行生物),这种橡胶可以引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了过敏反应,应停止给药,并且采取适当的治疗。
老年患者颅内出血的危险增加,因此,对老年患者应仔细权衡使用本品的风险及收益。
到目前为此,本品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经验还很有限。
如同其他所有溶栓剂,应该慎重权衡预期治疗收益和可能出现的危险,特别是对于以下患者:
- 较小的近期损伤,如活组织检查、主要血管的穿刺、肌肉注射及复苏时采用的心脏按压;
在【禁忌】中未曾提及的出血倾向;
避免使用硬质导管。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的补充注意事项:
本品的用量不应超过 100 毫克,否则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可能增高。
应确保本品的剂量遵从【用法用量】中的规定。
本品重复用药的经验有限,使用本品一般不引起过敏反应。如发生过敏样反应,应停止滴注本品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应该慎重权衡预期治疗收益和可能出现的危险,特别是对于收缩压高于 160 毫米汞柱的患者。
*GPIlb/IIIa 拮抗剂: *
合并 GPIIb/IIIa 拮抗剂的治疗可增加出血的危险。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时的补充注意事项:
特别注意
只有神经专科已经过培训的且有经验的医师才能进行相应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收益/风险比可能下降:
与治疗其他适应症相比,本品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颅内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因为出血主要发生在梗塞部位。需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所有【禁忌】中包括的事项以及所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情况
微小的尚无症状的脑动脉瘤
预先经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可能有更大的脑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在症状发生后没有及时给予本品治疗的。在这种情况下,本品的用量不得超过 0.9 毫克/公斤体重 (最大剂量 90 毫克)。
如果症状发生已超过 3 小时,则患者不得再用本品治疗 (见【禁忌】),因为会有不良的收益/风险比值,主要基于以下情况:
随着时间推移,预期的阳性治疗效果会下降
患者死亡率增加,尤其是预先经阿司匹林治疗的
症状性出血的风险增加
临床经验证明应当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血压监测且需延长至 24 小时。如果收缩压超过 180 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高于 105 毫米汞柱,建议进行静脉内抗高血压治疗。
在有卒中史或其糖尿病未得到控制的患者,本品治疗的获益降低,但是这些患者仍然可以从治疗中受益。
对于非常轻度的脑卒中患者,治疗风险超过收益 (见【禁忌】)。
对于非常严重的脑卒中患者,其脑出血风险和死亡率均增高 (见【禁忌】),不得使用本品治疗。
广泛性梗塞的患者其预后不良的风险很高,包括可能出现严重出血和死亡。对这些患者,应仔细权衡收益,风险比。
随着患者年龄、脑卒中严重性和血糖水平的增高,其预后良好的可能性下降而发生严重功能缺陷,死亡或脑出血的可能性增加,与治疗本身无关。年龄 80 岁以上,严重脑卒中 (经临床诊断或影像学诊断) 及血糖基础值小于 50 mg/dl 或大于 400 mg/dl 的患者不得使用本品治疗 (见【禁忌】)。其它特殊注意事项:
缺血部位的再灌注可诱发梗塞区域的脑水肿。
由于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在本品溶栓后的 24 小时内不得使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治疗。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妊娠和哺乳妇女使用本品的经验非常有限。
动物实验显示有生殖毒性 (见【药理毒理】)。对于急性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应权衡收益与潜在危险。
目前尚不知晓爱通立是否能够泌入乳汁。
没有本品关于生育力的临床数据,已进行的非临床研究显示阿替普酶在生育力上没有副作用(参见【药理毒理】)。
【儿童用药】
-
本品不能用于 18 岁以下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
【老年用药】
-
本品不能用于 80 岁以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本品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的正规研究尚未开展。
在应用本品治疗前、治疗同时或治疗后 24 小时内使用香豆素类衍生物、口服抗凝剂,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其它抑制凝血的药物可增加出血危险 (参见【禁忌】)。
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增加过敏样反应的危险。在出现如此反应的患者中,有大部分患者正在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治疗。
合并 GPIIb/IIIa 拮抗剂的治疗可增加出血的危险。
【配伍禁忌】
配制的溶液可用灭菌的注射用生理盐水 (0.9%) 稀释至 0.2 毫克/毫升的最小浓度。
但是不能继续使用注射用水或用碳水化合物注射液如葡萄糖对配制的溶液作进一步稀释,因为可导致溶液混浊。
本品不能与其它药物混合,既不能用于同一输液瓶也不能应用同一输液管道 (肝素亦不可以)。
若配制最终浓度为 1 毫克/毫升的溶液,全部溶剂需被转入含干粉的小瓶中。本品 20 毫克和 50 毫克两种规格中配以移液管以完成上述操作。若是 10 毫克的规格,应使用注射器。
若配制最终浓度为 2 毫克/毫升的溶液,仅需使用半量的溶剂。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使用注射器将所需的溶剂量移入含爱通立干粉的小瓶。
【用法用量】部分中的表格显示使用不同规格的爱通立配制两种不同的最终浓度溶液时所需的溶剂体积。
配制的溶液呈清澈无色至淡黄色。在使用之前请再观察其色状。
配制好的溶液仅可单次使用。任何未使用的溶液均应废弃。
【药物过量】
-
尽管本品具有相对纤维蛋白特异性,但过量后仍会出现显著的纤维蛋白原及其它凝血因子的减少。
大多数情况下,停用本品治疗后,生理性再生足以补充这些因子。然而,如发生严重的出血,建议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或新鲜全血,如有必要可使用合成的抗纤维蛋白溶解剂。
【药理毒理】
-
在大鼠和绒猴的亚急性毒理研究中,未发现其它预期之外的不良事件。
致突变试验中未发现有致突变倾向。
药理学特性
药物治疗类别:抗血栓药物,ATC code:B 01 A D 02
爱通立的活性成份是阿替普酶(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一种糖蛋白,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当静脉给予时,本品在循环系统中表现出相对非活性状态。一旦与纤维蛋白结合后,本品被激活,诱导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导致纤维蛋白降解,血块溶解。
在一项入选了 40,000 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GUSTO)中,治疗组给予 100 毫克本品 90 分钟滴注,静脉滴注肝素辅助治疗,30 天死亡率为 6.3%;对照组予以 150 万单位链激酶 60 分钟滴注,辅以皮下或静滴肝素对比,其 30 天死亡率为 7.3%。同时本品治疗的患者溶栓后 60 分钟和 90 分钟的血管再通率高于链激酶治疗的患者,在 180 分钟及以后时间的血管再通率两组没有差异。
本品治疗的患者比未经溶栓治疗的患者 30 天死亡率低。
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的释放减少。与未经溶栓疗法的患者相比,本品治疗的患者总体心室功能及局部心肌壁运动功能受损较轻。
一项安慰剂对照试验(LATE)表明,发病后 6-12 小时内给予治疗,经本品 100 毫克 3 小时治疗的患者 30 天死亡率比对照组低。对于某些出现明显心肌梗死症状的病例,发病后 24 小时内的溶栓治疗也有益处。
肺栓塞的研究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使用本品溶栓,可迅速缩小血栓,并降低肺动脉压。无死亡率的资料。
急性缺血性脑率中的研究
在两项美国试验 (NINDS A/B) 中,与安慰剂相比,使用本品预后良好 (无功能缺陷或轻微功能缺陷) 的患者比例明显增高。在两个欧洲试验和另外一个美国试验中未能证实上述发现,然而在这后三个试验中,大部分患者未能在脑卒中发生的 3 小时内接受治疗。随后的分析表明在脑卒中发生 3 小时内接受本品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
尽管严重的和致命性的颅内出血的风险增高,但与安慰剂相比,预后良好的差值为 14.9% (95% 可信区间为 8.1% 至 21.7%) 。 此数据无法给出关于治疗对死亡率影响的确切结论。然而总体来说,如果在卒中症状发生的 3 小时内给予本品且遵循本说明书描述的各注意事项,应用本品的收益还是大于可能的风险的。
随后进行的对所有临床数据的分析显示,与症状发生 3 小时内就给予本品治疗的患者相比,在症状发生 3 小时后 (3 至 6 小时) 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疗效相对差,而且风险增高,这导致其收益/风险比值落在原来 0-3 小时内可接受的值以外。
由于本品具有纤维蛋白相对特异性,100 毫克的本品可能导致循环中纤维蛋白原在 4 小时内减少至 60% 左右,但一般 24 小时后可恢复到 80% 以上。4 小时后纤溶酶原和α-2-抗纤溶酶分别减少至 20% 和 35% 左右,24 小时后可恢复到 80% 以上。只有少数患者出现明显的较长时间的循环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
ECASSⅢ试验是在 3-4.5 小时的时间密内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进行的一项安慰剂对照、双盲试验。主要终点是 90 天的残疾情况,将結果二分化为有利结果果(改良的 Rankin 量表【mRS】0 至 1)或不利结果 mRS 2 至 6)。共 821 例患者随机分组(阿替普酶组 418 人,安慰剂组 403 人)、阿替普酶组(52.4%)与安慰剂组相比(45.2%,比值【OR】,1.34;95%CI 1.02~1.76;p=0.038)有更多的患者获得良好结果。阿替普酶组的 CH/SICH 的发病率高于安慰剂组中所有 ICH27.0% versus17.6%,p=0.0012;按 NINDS 定义的 SICH7.9%vs.3.5%,p=0.006;按 ECASSⅢ定义的 SICH2.4% vs.0.2%,p=0.008)。与安慰剂组(8.4%;p=0.681)相比,阿替普酶组(7.7%)的死亡率较低但没有显著差异。 ECASSⅢ结果表明在症状发作后 3-4.5 小时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使用阿替普酶在临床结果上有显著改善。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血性脑卒中发作到治疗(OTT)4.5 小时内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试验在一个正在进行的 AIS 注册登记中已评估(SITS-ISTR,脑卒中注册登记中溶栓的安全实施)。3 个月时 3-4.5 小时时间窗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根据 NINDS 定)(2.2%)比在 3 小时时间窗内的发生率(1.7%)稍高。3 到 4.5 小时时间窗内的死亡率(12.4%)与在 0 到 3 小时时间窗内的死亡率(12.3%)相似。
【药代动力学】
-
本品可从血循环中迅速清除,主要经肝脏代谢 (血浆清除率 550-680 毫升/分钟)。相对血浆α半衰期 (T1/2α) 是 4-5 分钟。这意味着 20 分钟后,血浆中本品的含量不到最初值的 10%。深室残留量的β半衰期约为 40 分钟。
【贮藏】
-
保存于原始包装中。避光,低于 25 ℃ 贮存。
溶液配制后,推荐立即使用。已经证实配制好的溶液能够在 2-8 ℃ 保持稳定 24 小时,勿冷冻。
请存放于儿童伸手不及处!
【包装】
-
无色玻璃瓶,1 支/盒 (含稀释液)。
20 毫克包装盒内有一个含 20 毫克活性成份 (干粉总重 933 毫克) 的小瓶,一个内装 20 毫升注射用水的注射用小瓶及一个移液套管。
50 毫克包装盒内有一个含 50 毫克活性成份 (干粉总重 2333 毫克) 的小瓶,一个内装 50 毫升注射用水的注射用小瓶及一个移液套管。
【有效期】
-
36个月
【执行标准】
-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 JJS20160047
【批准文号】
-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S20160054、S20160055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
药品名称
成分
性状
适应症
规格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查看更多药品说明书,请前往“合理用药”平台
国内上市情况
批准文号 | 药品名称 | 规格 | 剂型 | 生产单位 | 上市许可持有人 | 药品类型 | 国产或进口 | 批准日期 |
---|---|---|---|---|---|---|---|---|
国药准字SJ20160055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50mg/支
|
注射剂
|
—
|
—
|
生物制品
|
进口
|
2021-08-23
|
S20160054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20mg/支
|
注射剂
|
—
|
—
|
生物制品
|
进口
|
2016-11-30
|
S20110051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20mg/支
|
注射剂
|
—
|
—
|
生物制品
|
进口
|
2011-06-20
|
S20020034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50mg/支
|
注射剂
|
—
|
—
|
生物制品
|
进口
|
2006-08-04
|
S20110052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50mg/支
|
注射剂
|
—
|
—
|
生物制品
|
进口
|
2011-06-20
|
查看更多国内药品批文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同成分全球上市情况
药品名称 | 公司名称 | 申请号/批准号 | 规格 | 剂型/给药途径 | 上市国家/地区 | 市场状态 | 日期 |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
国药准字SJ20160055
|
50mg
|
注射剂
|
中国
|
在使用
|
2021-08-23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
S20160054
|
20mg
|
注射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16-11-30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
S20110051
|
20mg
|
注射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11-06-20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
S20020034
|
50mg
|
注射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06-08-04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
S20110052
|
50mg
|
注射剂
|
中国
|
已过期
|
2011-06-20
|
查看药品全球上市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药品中标情况
- 最低中标价100
- 规格:50mg
- 时间:2018-11-05
- 省份:浙江
- 企业名称: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
- 最高中标价0
- 规格:50mg
- 时间:2009-12-23
- 省份:甘肃
- 企业名称: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
药品名称 | 剂型 | 规格 | 转化系数 | 最小制剂单位价格(元) | 价格(元) | 生产企业 | 投标企业 | 省份 | 公布时间 | 网页链接 |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注射剂
|
20mg
|
1
|
2337.77
|
2337.77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
|
—
|
上海
|
2018-11-30
|
无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注射剂
|
20mg
|
1
|
2362.91
|
2362.91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
|
—
|
广东
|
2019-01-25
|
无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注射剂
|
50mg
|
1
|
5297.36
|
5297.36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
|
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
|
贵州
|
2018-04-03
|
无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注射剂
|
50mg
|
1
|
5599.74
|
5599.74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
|
—
|
西藏
|
2018-12-30
|
无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注射剂
|
50mg
|
1
|
5297.36
|
5297.36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
|
—
|
贵州
|
2018-10-24
|
无 |
查看更多药品招投标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国家集中采购情况
同成分全球研发现状
药物名称 | 研发代码 | 首家研发企业 | 参与研发企业 | 治疗领域 | 适应症(中) | 全球最高研发阶段 | 中国最高研发阶段 | 靶点(简化靶点) |
---|---|---|---|---|---|---|---|---|
阿替普酶
|
GNR-004
|
—
|
|
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
|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血栓栓塞
|
查看 | 查看 |
TPA
|
阿替普酶
|
GMK-527;RG-3626
|
—
|
勃林格殷格翰;协和麒麟;协和麒麟;田边三菱制药
|
呼吸系统;感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出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COVID-19);局部缺血;肺栓塞;呼吸衰竭;脑卒中;血栓栓塞
|
查看 | 查看 |
TPA
|
阿替普酶
|
|
密歇根大学
|
密歇根大学
|
呼吸系统
|
支气管炎
|
查看 | 查看 |
TPA
|
阿替普酶
|
|
—
|
|
血液系统
|
血栓栓塞
|
查看 | 查看 |
TPA
|
阿替普酶
|
|
—
|
|
血液系统
|
血栓栓塞
|
查看 | 查看 |
TPA
|
查看更多全球研发现状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国内药品注册申报情况
受理号 | 药品名称 | CDE企业名称 | 申请类型 | 注册类型 | 承办日期 | 状态开始日期 | 办理状态 | 审评结论 |
---|---|---|---|---|---|---|---|---|
JYSZ1500004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
进口再注册
|
—
|
2015-02-26
|
2016-12-08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 赵彦欣13120206680
|
— |
JYSB1900205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
补充申请
|
—
|
2019-09-18
|
2019-12-05
|
已发件 刘睿婷
|
— |
JYSB1400116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
补充申请
|
—
|
2014-08-14
|
2015-01-15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 徐文娟 15911179098
|
— |
JYSB1300208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
补充申请
|
—
|
2013-08-28
|
2014-06-17
|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 鲁景艳57653158
|
查看 |
JYSB1800095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
补充申请
|
—
|
2018-05-14
|
2018-09-19
|
已发件 宋玉超18600476483
|
— |
查看更多药品审评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
国内药品临床试验登记
登记号 | 试验专业题目 | 药物名称 | 适应症 | 试验状态 | 试验分期 | 申办单位 | 试验机构 | 首次公示日期 |
---|---|---|---|---|---|---|---|---|
CTR20160737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评估阿替普酶在卒中发作后3至4.5小时期间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试验
|
注射用阿替普酶
|
急性脑卒中
|
已完成
|
Ⅲ期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勃林格殷格翰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2016-11-02
|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试验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摩熵医药企业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