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

药品说明书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06年10月27日
修改日期:2006年12月27日
修改日期:2008年08月26日
修改日期:2009年05月06日
修改日期:2011年02月24日
修改日期:2011年09月05日

【警告】

警告:充血性心力衰竭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包括吡格列酮,在某些患者中有导致或加重充血性心衰的危险(参见[注意事项])。开始使用本品和用药剂量增加时,应严密监测患者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体重异常快速增加、呼吸困难和∕或水肿)。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应按照标准心衰治疗方案进行处理,而且必须停止本品的应用或减少剂量。心衰患者禁止使用本品。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
商品名称:佳普喜
英文名称: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
汉语拼音:Yansuan Bigelietong Kouqiangbengjie Pian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吡格列酮
化学名称:(±)5-[4-[2-(5-乙基-2-吡啶)乙基]苯甲基]-2,4-噻唑烷二酮盐酸
化学结构式为:

分子式: C19H20N2O3S·HCl
分子量:392.89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症】

对于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盐酸吡格列酮可与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联合以改善和控制血糖。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二甲双胍胰岛素合用。
2型糖尿病的控制还应包括营养咨询、必要的减肥和体育锻炼。这些努力不仅在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时很重要,在药物维持治疗时也是如此。

【规格】

15mg(按吡格列酮计)

【用法用量】

本品为口腔崩解片,使用时将药物置于舌面,不需用水或只需少量水,也无需咀嚼,迅速崩解后,借吞咽动作入胃起效。盐酸吡格列酮应每日服用一次,服药与进食无关。
糖尿病治疗应个体化。治疗反应用HbA1c评价更理想,与单用FBG相比,它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更好指标。HbA1c反映了过去2到3个月的血糖情况。临床应用时,我们建议,除非血糖控制变差,患者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应足够长(3个月),以评价HbA1c的改变。
单药治疗:单用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不足以控制血糖时,可进行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初始剂量可为15毫克或30毫克1次/日。如对初始剂量反应不佳,可加量,直至45毫克1次/日。如患者对单药治疗反应不佳,应考虑联合用药。
联合治疗:
磺脲: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初始剂量可为15毫克或30毫克1次/日。当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时,磺脲剂量可维持不变。当病人发生低血糖时,应减少磺脲用量。
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初始剂量可为15毫克或30毫克1次/日。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时,二甲双胍剂量可维持不变。一般而言,与二甲双胍合用时,二甲双胍无须降低剂量也不会引起低血糖。
胰岛素:与胰岛素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初始剂量可为15毫克或30毫克1次/日。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时,胰岛素用量可维持不变。对于联用盐酸吡格列酮胰岛素的病人,当出现低血糖或血浆葡萄糖浓度低至100毫克/分升以下时,可降低胰岛素用量10%到25%。进一步根据血糖结果进行个体化调整。
最大推荐剂量
盐酸吡格列酮剂量不应超过45毫克1次/日,因为超过这一剂量的用药尚未进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剂量超过30毫克的联合用药也尚未进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剂量无须调整(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如治疗开始前,患者出现活动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或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ALT超出正常上限2.5倍),就不应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参见【注意事项】,一般,对肝脏的影响和【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肝功能不全)。所有病人在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前均应监测肝酶,治疗中也应监测(参见【注意事项】,一般,对肝脏的影响)。
目前尚无盐酸吡格列酮在18岁以下患者使用的数据,故盐酸吡格列酮不宜用于儿童患者。
目前尚无盐酸吡格列酮与其它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合用的数据。

【不良反应】

在世界范围内的临床试验中,超过3700名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在美国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超过2500名病人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超过1100名病人疗程达6个月或以上,超过450名病人疗程达1年或更久。
表-1显示了以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剂量7.5毫克、15毫克、30毫克、45毫克,1次/日),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类型。
表-1安慰剂对照的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临床研究: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报道率达到5%的不良反应(病人百分比)
  安慰剂
N=259
盐酸吡格列酮
N=606
呼吸道感染 8.5 13.2
头痛 6.9 9.1
鼻窦炎 4.6 6.3
肌痛 2.7 5.4
牙齿疾病 2.3 5.3
糖尿病恶化 8.1 5.1
喉炎 0.8 5.1

盐酸吡格列酮与磺脲(N=373)、二甲双胍(N=168)或胰岛素(N=379例)合用时,临床不良反应类型与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相仿,唯一例外是与胰岛素合用时,水肿发生率增加(吡格列酮:15%,安慰剂:7%)。由于不良反应(除高糖血症外)退出临床试验的发生率,安慰剂组(2.8%)与盐酸吡格列酮组(3.3%)相仿。
与磺脲或胰岛素合用时,曾有病人出现轻至中度的低血糖。与一磺脲类药物合用时,安慰剂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为1%,盐酸吡格列酮组为2%。与胰岛素合用时,安慰剂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为5%,15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为8%,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为15%(参见【注意事项】,一般,低血糖症)。
在美国进行的双盲研究显示,单药治疗时,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贫血发生率为1.0%,安慰剂治疗病人为0.0%。与胰岛素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贫血发生率为1.6%,安慰剂治疗病人为1.6%。与磺脲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组贫血发生率为0.3%,安慰剂治疗病人为1.6%,与二甲双胍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组贫血发生率为1.2%,安慰剂治疗病人为0.0%。
在美国进行的所有临床试验均显示,盐酸吡格列酮组病人水肿发生率比安慰剂治疗组高。单药治疗时,盐酸吡格列酮组4.8%病人有水肿,安慰剂组为1.2%。与胰岛素合用时,水肿发生率最高(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为15.3%,安慰剂组为7.0%)。所有病例均仅为轻或中度(参见【注意事项】,一般,水肿)。
实验室异常
血液学:盐酸吡格列酮可能会使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下降,就全部临床研究而言,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病人血红蛋白均值降低了2%到4%。一般而言,此类变化出现在治疗最初的4到12周时,之后相对平稳。这些变化可能与盐酸吡格列酮造成血浆容量增加有关,目前尚未发现有重要的临床血液学意义。
血清转氨酶水平:在美国进行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1526个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共有4名(0.26%),793个安慰剂治疗病人中共有2名(0.25%),ALT≥3倍正常高限。在美国进行的所有临床研究中,2561名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共有11名(0.43%)ALT≥3倍正常高限。所有有随访值的病人升高都为可逆性的。在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群体中,最后一次访视时胆红素、AST、ALT、碱性磷酸酶和GGT的均值均低于基线测定时的均值。在美国,因为肝功能异常退出临床试验的病人不足0.12%。
在知情同意的临床试验中,未见导致肝衰竭的体质特异性药物反应(参见【注意事项】,一般,对肝脏的影响)。
CPK水平:临床试验中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时,曾观察到散发、短暂的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升高。有7位病人出现过一次、单独的CPK升高(超过正常上限10倍,数值为2150到8610)。7位病人中,5位继续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位是在试验结束后出现CPK升高的。这些升高均得以恢复,且无明显临床后遗症。这一情况与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关系尚未明确。
黄斑水肿:有国外上市后的报道,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包括吡格列酮,发生或加重(糖尿病)黄斑水肿并伴有视力下降,但发生频率非常罕见。尚未明确黄斑水肿是否与服用吡格列酮有直接关系。如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医生应考虑是黄斑水肿可能性。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接受眼科医师进行的常规眼科检查。除此之外,无论糖尿病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或存在其他体格检查异常,只要出现任何一种视物症状就应迅速接受眼科医生检查。
骨折:在国外的一项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9.5年)的随机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注意到服用吡格列酮的女性患者骨折的发生率增加。在平均为期34.5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吡格列酮组的女性患者骨折发生率为5.1%(44/870),而安慰剂组仅为2.5%(23/905)。这个差异在治疗开始一年后就出现了,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持续存在。女性患者所发生的骨折为非椎骨骨折,包括下肢和远端上肢。男性患者使用吡格列酮治疗的骨折发生率为1.7%(30/1735),与安慰剂组的2.1%(37/1728)没有明显增加。在照顾使用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时,尤其是女性患者,要考虑到骨折的风险,并依据目前的护理标准注意评估和维持骨骼健康。

【禁忌】

盐酸吡格列酮禁用于对本品以及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

【注意事项】

一般:盐酸吡格列酮仅能在胰岛素存在下发挥降糖作用,故不应用于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低血糖症:当患者联合使用盐酸吡格列酮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时,有发生低血糖症的风险,此时可能有必要降低同用药物的剂量。
排卵:绝经期前不排卵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噻唑烷二酮,包括盐酸吡格列酮的治疗可能导致重新排卵。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的结果之一,这些患者如不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则有怀孕的风险。
血液学:盐酸吡格列酮可能造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降低。就所有临床研究而言,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病人的血红蛋白指标降低了2%到4%。这一变化主要出现在治疗开始的4到12周时,之后基本保持平稳。这些变化可能与血浆容积增加有关,在血液学方面无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见【不良反应】,实验室异常,血液学)。
水肿:水肿病人使用盐酸吡格列酮时应谨慎。在2型糖尿病双盲临床试验中,曾有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发生轻到中度水肿(参见【不良反应】)。
心脏:在临床前的试验中,噻唑烷二酮,包括吡格列酮,可造成血浆容积增加和由前负荷增加引起的心脏肥大。一有334名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为期6个月的安慰剂对照研究和一有至少350名2型糖尿病的长期(1年或以上)开放性研究中,超声心动显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平均左心室质量指数无显著增加,平均心脏指数无显著降低。
在排除了按照纽约心脏病学协会(NYHA)标准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的病人后,在临床试验中未见与容量增加有关的严重心脏不良反应(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在盐酸吡格列酮临床试验中,不包括以NYHA标准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的病人。对于NYHA标准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的病人,盐酸吡格列酮不宜使用。
对肝脏的影响:曲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中的另一药物,它有体质特异的肝毒性。上市后的临床应用中,曾报道过罕见的肝衰竭、肝移植和死亡病例。在知情同意的2型糖尿病病人对照临床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曲格列酮组具临床意义的肝酶升高(ALT超过3倍正常上限)更多见,还报道了很少见的可逆性黄疸病例。
在世界范围内的临床研究中,共有超过4500名受试者接受了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在美国进行的临床研究中,超过2500名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了盐酸吡格列酮。结果未发现有药物引起的肝毒性和ALT升高。
在美国进行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1526名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共有4名(0.26%),793名安慰剂治疗病人中共有2名(0.25%)出现过ALT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情况。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ALT的升高是可逆的,且不一定与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有关。
尽管无临床数据显示盐酸吡格列酮存在肝毒性或可使ALT升高。但吡格列酮与曲格列酮在结构上相似,而后者有体质特异性的肝毒性,并曾有罕见病例出现肝衰竭、肝移植和死亡。将来盐酸吡格列酮投入广泛临床使用后,会有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临床对照试验,会有上市后的临床数据,这样,盐酸吡格列酮对肝脏是否安全将更明确。在此之前,我们建议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的肝酶测定。在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前,所有病人均应测定血清ALT(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在治疗的第一年,每两个月再行测定,之后此项检查也应定期进行。当有症状提示病人肝功能异常,如:恶心、呕吐、腹痛、疲劳、食欲不振、尿色加深等时,也应进行肝功能测定,是否继续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应在实验室测定基础上进行临床判断。如出现黄疸,应停药。
如病人有活动性肝病的证据或ALT水平超过正常上限2.5倍,不应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在基线测定或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期间,肝酶轻度升高(ALT水平在1到2.5倍正常上限之间)的病人,应加以评估,判断肝酶升高的进程,对肝酶轻度升高的病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开始和继续都应谨慎,应进行适当的临床随访,包括更频繁的肝酶监测。如血清转氨酶水平再升高(ALT超过2.5倍正常上限),肝功能检查应更频繁,直到肝酶水平恢复正常或回到治疗前水平。如ALT超过3倍正常上限,应尽快重复检验。如ALT水平仍超过3倍正常上限或病人出现黄疸,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应中止。
对于使用曲格列酮出现过肝脏问题、肝功能异常或黄疸的病人,目前尚无数据说明使用吡格列酮是否安全。服用曲格列酮时出现黄疸的病人不应使用盐酸吡格列酮。使用曲格列酮时肝酶正常的病人,当换用盐酸吡格列酮时,我们建议在开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前,至少有一周的清洗期。
实验室检查
为监测血糖对盐酸吡格列酮的反应,应定期测定FBG和HbA1c。
所有病人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中均应定期进行肝酶监测(参见【注意事项】,一般,对肝脏的影响和【不良反应】,实验室异常,血清转氨酶水平)。
病人宣教
对病人进行如下宣教是很重要的。病人应坚持饮食控制,定期测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应激,如发热、外伤、感染、手术等期间,治疗可能需要调整,应提醒病人及时咨询。
应告知病人,治疗开始前要抽血检查肝功能,同样的检查在治疗的第一年每两个月进行一次,以后也要定期进行。应告知病人,有无法解释的恶心、呕吐、腹痛、疲劳、食欲不振、尿色加深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应告知病人,盐酸吡格列酮每日服药一次,服药与进餐无关。如漏服,次日不应加倍服药。
当与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时,会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以及其症状、治疗和易导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均应向病人及亲属说明。
对于绝经期前无排卵的胰岛素抵抗病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可能使排卵重新开始,有可能需考虑采取避孕措施。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类型C。在器官发生过程中,大鼠口服80毫克∕千克,兔口服160毫克∕千克(基于毫克∕米2,分别约为人最大推荐口服剂量的17倍和40倍),未见吡格列酮存在致畸性。大鼠口服达30毫克∕千克∕日和以上(基于毫克∕米2,约相当于10倍人最大推荐口服剂量)时,可观察到过期产和胚胎毒性(表现为种植后流产增加,发育延迟和出生体重下降)。在大鼠的后代中,未见功能性或行为毒性。兔口服剂量达160毫克∕千克(基于毫克∕米2,约相当于人最大推荐口服剂量的40倍)时,可观察到胚胎毒性。大鼠在妊娠晚期和哺乳期口服10毫克∕千克和以上剂量(基于毫克∕米2,约为人最大推荐口服剂量的2倍)时,其后代体重下降,出现出生后发育迟缓。
在女性方面,尚无足够且控制良好的研究。只有当对胎儿潜在的好处超过潜在风险时,才应在孕期使用盐酸吡格列酮。因为现有数据强烈提示孕期血糖异常与先天异常和新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升高相关,大部分专家建议,怀孕期间使用胰岛素尽量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
哺乳期母亲
在泌乳大鼠中,吡格列酮可分泌到乳汁中。尚不清楚人可否将盐酸吡格列酮分泌入乳汁。因为许多药物可分泌入乳汁,所以盐酸吡格列酮不应用于哺乳的妇女。

【儿童用药】

儿童使用盐酸吡格列酮是否安全、有效尚无定论。

【老年用药】

在安慰剂对照的盐酸吡格列酮临床试验中,约有500名病人年龄在65岁或以上。盐酸吡格列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这些病人和年轻病人之间无显著差别。

【药物相互作用】

口服避孕药:同时应用另一噻唑烷二酮和含乙炔雌二醇炔诺酮的口服避孕药时,二者的血浆浓度都会降低约30%,这可能会使避孕作用消失。同时应用盐酸吡格列酮和口服避孕药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尚未进行。所以,对于同时使用盐酸吡格列酮和口服避孕药的病人,避孕应更谨慎。
格列吡嗪:对于健康受试者,同时应用盐酸吡格列酮(45毫克1次∕日)和格列吡嗪(5.0毫克1次∕日)共7日,未改变格列吡嗪的稳态药代动力学指标。
地高辛:对于健康受试者,同时应用盐酸吡格列酮(45毫克1次∕日)和地高辛(0.25毫克1次∕日)共7日,未改变地高辛的稳态药代动力学指标。
华法令:对于健康受试者,同时应用盐酸吡格列酮(45毫克1次∕日)和华法令,未改变华法令的稳态药代动力学指标。而且,接受长期华法令治疗的病人,服用盐酸吡格列酮不会对凝血酶原时间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二甲双胍:对于健康受试者,服用7日盐酸吡格列酮(45毫克1次∕日)后,再同时予二甲双胍(1000毫克)和盐酸吡格列酮(45毫克),未改变二甲双胍的单剂药代动力学指标。
吡格列酮的代谢需细胞色素P450的CYP3A4同功形式。需此酶代谢的药物还有:红霉素阿司咪唑通道阻滞剂、西沙必利、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孢素、HMG-CoA还原酶抑制剂、tacrolimus、三唑仑、trimetrexate等,抑制此酶的药物有:酮康唑伊曲康唑等。盐酸吡格列酮与上述药物的相互作用尚未进行特定的、正式的药代动力学试验。在体外,酮康唑显著抑制吡格列酮的代谢(参见【药代动力学】,代谢)。由于尚需收集更多数据,同时服用酮康唑盐酸吡格列酮的病人应更频繁的评估血糖控制。

【药物过量】

在对照的临床试验中,出现了一例病人服用盐酸吡格列酮过量。一男性患者以120毫克∕日的剂量服用了4天,之后的7天里,用药剂量达180毫克∕日。他说,这期间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
当出现服药过量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适当的支持治疗。

【临床研究】

据国外文献报道
单药治疗
在美国,为评价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曾进行了三个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治疗持续时间为16到26周。这些研究对照了盐酸吡格列酮(最高剂量45毫克1次∕日)和安慰剂的效果,共研究865个病人。
在一个持续26周、不同剂量的研究中,408名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5组,分别接受1次∕日的7.5毫克、15毫克、30毫克、45毫克盐酸吡格列酮或安慰剂治疗。曾进行的降糖治疗在双盲试验开始前8周即停止了。在试验结束时,15毫克、30毫克和45毫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在HBA1c和空腹血糖(FBG)等指标上,与安慰剂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图-1显示了此26周研究中,全部参加研究者随时间变化的FBG和HbA1c指标情况。

 
图-1 在一持续26周、安慰剂对照、不同剂量研究中的血糖参数
表-2 显示了全部参加研究者的HbA1c和FBG值。
表-2 在一持续26周、安慰剂对照、不同剂量研究中的血糖参数
  安慰剂 盐酸吡格列酮15mg,1次∕日 盐酸吡格列酮 30mg,1次∕日 盐酸吡格列酮 45mg,1次∕日
全部对象        
HbA1c(%) N=79 N=79 N=85 N=76
基线(均值) 10.4 10.2 10.2 10.3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0.7 -0.3 -0.3 -0.9
与安慰剂的差别(校正均值+   -1.0* -1.0* -1.6*
FBG(毫克∕分升) N=79 N=79 N=84 N=77
基线(均值) 268 267 269 276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9 -30 -32 -56
与安慰剂的差别(校正均值+   -39* -41* -65*

+ 针对基线、抽样中心、抽样中心治疗相互作用进行的调整。
* 与安慰剂相比,p≤0.050
研究对象中,包括未经过任何降糖治疗的病人(未治疗31%)和选入时在接受治疗的病人(曾治
疗69%)。表-3显示了未治疗和曾治疗组的数据。在双盲治疗前,所有病人都接受了8周的清洗∕预备期。预备期中,未治疗组HbA1c和FBG值从筛查到基线测定时无明显变化;而曾治疗组在清洗期中血糖控制不佳,HbA1c和FBG升高。
虽然与基线测定时比,曾治疗组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大多数病人HbA1c和FBG降低了,但在不少病人中,此二值在试验结束时未降回到筛查时的水平。此试验的设计限制了对由其他治疗直接转入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的评价。
表-3 在一持续26周安慰剂对照、不同剂量研究中的血糖参数
  安慰剂 盐酸吡格列酮
15mg,1次/日
盐酸吡格列酮
30mg,1次/日
盐酸吡格列酮
45mg,1次/日
未治疗        
HbA1c(%) N=25 N=26 N=26 N=21
筛查(均值) 9.3 10.0 9.5 9.8
基线(均值) 9.0 9.9 9.3 10.0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0.6 -0.8 -0.6 -1.9
与安慰剂的差别(校正均值*)   -1.4 -1.3 -2.6
FBG(毫克/分升) N=25 N=26 N=26 N=21
筛查(均值) 223 245 239 239
基线(均值) 229 251 225 235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16 -37 -41 -64
与安慰剂的差别(校正均值*)   -52 -56 -80
曾治疗        
HbA1c(%) N=54 N=53 N=59 N=55
筛查(均值) 9.3 9.0 9.1 9.0
基线(均值) 10.9 10.4 10.4 10.6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0.8 -0.1 -0.0 -0.6
与安慰剂的差别(校正均值*)   -1.0 -0.9 1.4
FBG(毫克/分升) N=54 N=53 N=59 N=55
筛查(均值) 222 209 230 215
基线(均值) 285 275 286 292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4 -32 -27 -55
与安慰剂的差别(校正均值*)   -36 -31 -59

* 针对基线、抽样中心进行的调整。
在一项持续24周的研究中,260名患2型糖尿病的病人被随机分入两个剂量渐增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之一,或分入模拟剂量渐增的安慰剂组。此前的降糖治疗均在双盲期开始前6周停止。在第一个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中,患者接受了7.5毫克1次/日的初始治疗,4周后,剂量增至15毫克1次/日,再过4周后,增至30毫克1次/日并延续到研究结束(共16周)。在第二个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患者的初始治疗为15毫克1次/日,剂量增加情况同第一组。在结束时,与安慰剂组相比,在HbA1c和FBG上,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产生了统计学上显著的改善(参见表-4)。
表-4 在一持续24周、安慰剂对照、剂量渐增研究中的血糖参数
  安慰剂 盐酸吡格列酮
30mg,1次/日+
盐酸吡格列酮
45mg,1次/日+
全部对象      
HbA1c(%) N=83 N=85 N=85
基线(均值) 10.8 10.3 10.8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0.9 -0.6 -0.6
与安慰剂的差别(校正均值++   -1.5* -1.5*
FBG(毫克/分升) N=78 N=82 N=85
基线(均值) 279 268 281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18 -44 -50
与安慰剂的差别(校正均值++   -62* -68*

+ 剂量增至的最终值
++ 针对基线、抽样中心、抽样中心治疗相互作用进行的调整。
* 与安慰剂相比,p≤0.050
对于未接受过降糖治疗的病人(24%),筛查时HbA1c均值为10.1%,FBG均埴为238毫克/分升。在基线测定时,HbA1c均值为10.2%,FBG均值为243毫克/分升。与安慰剂相比,剂量渐增至30毫克和45毫克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使HbA1c均值分别由基线降低了2.3%和2.6%,使FBG均值分别降低了63毫克/分升和95毫克/分升。对于接受过降糖治疗的病人(76%),在筛查时,以前的治疗就中断了。筛查时,HbA1c均值是9.4%,FBG均值是216毫克/分升。在基线测定时,HbA1c均值是10.7%,FBG均值是290毫克/分升。与安慰剂相比,剂量渐增至30毫克和45毫克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使HbA1c均值由基线分别下降了1.3%和1.4%,FBG均值分别降低了55毫克/分升和60毫克/分升。在研究结束时,不少试验前曾接受过治疗的病人HbA1c和FBG值未降至筛查时水平。
在一持续16周的研究中,197位2型糖尿病病人被随机分入1次/日的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或安慰剂治疗组。此前的降糖治疗在双盲期开始前6周全部中断。在结束时,与安慰剂相比,在HbA1c和FBG指标上,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产生了统计学上显著的改善。
表-5 在一持续16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的血糖参数
  安慰剂 盐酸吡格列酮
30mg,1次/日
全部对象    
HbA1c(%) N=93 N=100
基线(均值) 10.3 10.5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0.8 -0.6
与安慰剂的差别(校正均值+   -1.4*
FBG(毫克/分升) N=91 N=99
基线(均值) 270 273
基线变化(校正均值+ 8 -50
与安慰剂的差别(校正均值+   -58*

+ 针对基线、抽样中心、抽样中心治疗相互作用进行的调整。
* 与安慰剂相比,p≤0.050
对于未接受过降糖治疗的病人(40%)筛查时,HbA1c均值为10.3%,FBG均值为240毫克/分升。基线测定时,HbA1c均值为10.4%,FBG均值为254毫克/分升。与安慰剂相比,30毫克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使HbA1c均值由基线降低了1.0%,使FBG均值降低了62毫克/分升。对于之前接受过降糖治疗的病人(60%),在筛查时,以前的治疗就中断了。筛查时,HbA1c均值是9.4%,FBG均值是216毫克/分升。在基线测定时,HbA1c均值是10.6%,FBG均值是287毫克/分升。与安慰剂相比,30毫克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使HbA1c均值由基线下降了1.3%,FBG均值降低了46毫克/分升。在研究结束时,不少试验前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HbA1c和FBG值未降回到筛查时水平。
联合治疗
为评价对于用磺脲、二甲双胍胰岛素未能良好控制血糖(HbA1c≥8%)的2型糖尿病病人,对盐酸吡格列酮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三个持续16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前的降糖治疗或为单药或为联合用药。
在一个联合治疗研究中,共有560名2型糖尿病病人,试验前,他们或单用一磺脲类或用一磺脲类和另一降糖药治疗。他们被随机分入1次/日的15毫克、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或安慰剂组,接受治疗。研究期间,他们继续使用原来的磺脲类治疗,除磺脲类外的其他治疗则停止了。与安慰剂相比,盐酸吡格列酮与磺脲合用使HbA1c均值明显降低,达0.9%(15毫克组)和1.3%(30毫克组)。与安慰剂相比,FBG均值降低了39毫克/分升(15毫克组)和58毫克/分升(30毫克组)。无论患者使用的磺脲剂量是低、中或高(<50%,50%或>50%最高建议用量),盐酸吡格列酮和磺脲联合使用都可发挥治疗效果。
第二个联合治疗研究包括328名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前,他们或单用二甲双胍或用二甲双胍和另一降糖药。他们被随机分入1次/日的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或安慰剂组治疗,并继续使用二甲双胍治疗,除二甲双胍外,以前的其他治疗则停止了。与安慰剂相比,盐酸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合用可使HbA1c均值显著降低达0.8%,使FBG均值降低达38毫克/分升。无论患者使用的二甲双胍剂量是低或高(<2000毫克/日或≥2000毫克/日),盐酸吡格列酮和其联合使用均可发挥治疗效果。
第三个联合治疗研究包括566名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前,他们或接受中位数60.5单位/日的胰岛素治疗,或合用另一降糖药。他们被随机分入1次/日的15毫克、30毫克盐酸吡格列酮组或安慰剂组治疗。除胰岛素继续使用外,以前的其他降糖药均不再使用。与安慰剂相比,盐酸吡格列酮胰岛素合用使HbA1c均值(15毫克组:0.7%;30毫克组:1.0%)和FBG均值(15毫克组:35毫克/分升;30毫克组:49毫克/分升)均明显降低。无论患者使用的胰岛素剂量是低、是高(<60.5单位/日,或≥60.5单位/日),盐酸吡格列酮胰岛素合用都可发挥治疗效果。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本品属噻唑烷二酮类口服抗糖尿病药,为高选择性过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通过提高外周和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控制血糖水平。其主要作用机理为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胰岛素所作用组织的PPARγ核受体,从而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控制血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

【药代动力学】

据国外文献报道:
1次/日口服给药24h后,总吡格列酮吡格列酮和其活性代谢产物)血清浓度仍比较高。7天内,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达到稳态血清浓度。稳态时,吡格列酮的两个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代谢产物Ⅲ(M-Ⅲ)和Ⅳ(M-Ⅳ),血清浓度达到或超过吡格列酮的水平。在健康志愿者和2型糖尿病人中,吡格列酮占总吡格列酮峰浓度的30~50%,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20%~50%。
分别给药15毫克/日和30毫克/日,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的血清峰浓度(Cmax)、(AUC)和谷血清浓度(Cmin)均成比例增加。而以60毫克/日给药时,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的增加略低于此比例。
吸收:口服给药后,空腹情况下,30分钟后可在血清中测到吡格列酮,2小时达到峰浓度。食物会将峰浓度时间延迟3~4小时,但不改变吸收率。
分布:单次给药后吡格列酮的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d/F)为0.63±0.41(平均值±标准差)升/千克体重。在人血清中,吡格列酮蛋白结合率很高(>99%),主要结合于血清白蛋白,也与其它血清蛋白结合,但亲和力低。代谢产物M-Ⅲ和M-Ⅳ与血清蛋白的结合率也很高(>98%)。
代谢:吡格列酮通过羟基化和化作用代谢,代谢产物也部分地转化成葡萄糖酸或硫酸结合物。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中,代谢产物M-Ⅱ、M-Ⅳ(吡格列酮的羟基化衍生物)和M-Ⅲ(吡格列酮的酮代谢产物)均具有药理活性。在多次给药后,人血清中主要的药物形式除吡格列酮外,还有M-Ⅲ和M-Ⅳ。稳态时,在健康志愿者和2型糖尿病病人中,吡格列酮占血清总峰浓度的30~50%和总AUC的20~50%。
当与表达的P450或人肝脏微粒体一起孵育时,吡格列酮主要形成M-Ⅳ,也可生成少量的M-Ⅱ。在吡格列酮肝代谢中,细胞色素P450的主要同功酶为CYP2C8和CYP3A4,其他很多同功酶,包括主要分布在肝外的CPY1A1也参与代谢。在体外等摩尔浓度时,酮康唑可抑制达85%的肝吡格列酮代谢。与人P450对肝微粒体共孵育时,吡格列酮并不抑制P450活性。尚未进行人体内的研究确定吡格列酮是否可诱导CYP3A4生成。
排泄和消除:口服给药,约相当于15%~30%剂量的吡格列酮在尿中出现。排泄药物主要是代谢产物及其结合物,而肾对吡格列酮的消除可忽略。据研究,大部分口服药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泄入胆汁,并从粪便清除。
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平均血清半衰期分别为3~7小时和16~24小时。计算出的吡格列酮表观清除率(CL/F)为5~7升/小时。
特殊人群:
肾功能不全:在中度(肌酐清除率30-60毫升/分钟)至重度(肌酐清除率<30毫升/分钟)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中,吡格列酮、M-Ⅲ和M-Ⅳ的血清清除半衰期与在正常人中的相同。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无须调整(参见[用法用量],最大推荐剂量)。
肝功不全者:与正常对照相比,肝功能不全(Child-Pugh分级B或C)患者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平均峰浓度降低约45%,而平均AUC值不变。
如患者有活动性肝疾病的临床证据或血清转氨酶(ALT)水平超过正常高限的2.5倍时,不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参见[注意事项],对肝脏的影响)。
老年人:与年轻人比,健康老年人吡格列酮和总吡格列酮的血清峰浓度无明显变化,AUC值略高,最终半衰期略长。这些变化没有什么重要的临床意义。
儿童:尚无儿童的药代动力学数据。
性别:女性中,平均Cmax和AUC值增加20%到60%。无论单药,还是与磺脲、二甲双胍胰岛素合用,在男性和女性中,盐酸吡格列酮均可改善血糖控制。在对照临床试验中,糖化血红蛋白,即血红蛋白A1c(HbA1c)基线浓度的降低,女性比男性大一些(HbA1c均值的差别平均为0.5%)。为达到良好血糖控制,治疗应个体化,但无须仅就性别差别而进行剂量调整。
种族:尚未获得不同种族的药代动力学数据。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

铝塑包装;
6片/板,(1)1板/盒;(2)2板/盒;
10片/板,(1)1板/盒;(2)2板/盒;(2)3板/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WS1-(X-091)-2010Z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51549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海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海口国家高新区药谷工业园二期港澳路
邮政编码:570311
电话号码:0898-66704339
传真号码:0898-66514547
客服热线:800-8768005
网    址:www.honz.com.cn

【修订/勘误】

关于修订吡格列酮说明书的通知
国食药监注[2012]108号
2012年04月24日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控制药品使用风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吡格列酮的说明书进行修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按吡格列酮说明书修订内容(附件)执行。
二、请通知行政区域内药品生产企业尽快修订说明书和标签,并将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相关药品生产企业还应主动跟踪该类药品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情况,按规定收集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
附件:吡格列酮说明书修订内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附件:
吡格列酮说明书修订内容
1.在[禁忌]项下增加以下内容:现有或既往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或存在不明原因的肉眼血尿的患者禁用本品。
2.在[不良反应]项下增加以下内容:
膀胱癌:在国外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中,观察到与糖尿病患者使用吡格列酮相关的膀胱癌风险,长期服用吡格列酮有风险增加的趋势。一项流行病学研究的中期分析显示,总体分析结果并没有显示膀胱癌的风险显著性增加(HR 1.2[95%CI 0.9-1.5],但分层分析显示治疗期为2年或更长时间的患者膀胱癌的风险有所增加(HR 1.4[95%CI 1.03-2.0])。另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使用吡格列酮膀胱癌风险的增加相关(HR 1.22,[95%CI 1.05-1.43]),使用期为1年或更长时间的患者膀胱癌风险进一步升高(HR 1.34[95%CI 1.02-1.75])。
3.在[注意事项]项下增加以下内容:(1)治疗开始之前,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充分解释膀胱癌风险。当发生任何血尿、尿急、排尿疼痛症状时,病人必须立即咨询医生。(2)服用吡格列酮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如尿液检查。如观察到异常,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此外,停止服用吡格列酮后应继续观察。
  • 说明书修订日期

  • 警告

  • 药品名称

  • 成份

  • 性状

  • 适应症

  • 规格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禁忌

  • 注意事项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儿童用药

  • 老年用药

  • 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过量

  • 临床研究

  • 药理毒理

  • 药代动力学

  • 贮藏

  • 包装

  • 有效期

  • 执行标准

  • 批准文号

  • 生产企业

  • 修订/勘误

查看更多药品说明书,请前往“合理用药”平台

国内上市情况

  • 上市企业数 1
  • 国产上市企业数 1
  • 进口上市企业数 0
批准文号 药品名称 规格 剂型 生产单位 上市许可持有人 药品类型 国产或进口 批准日期
国药准字H20051549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
15mg(按吡格列酮计)
片剂
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药品
国产
2020-06-23
国药准字H20080303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
15mg(以吡格列酮计)
片剂
广东逸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药品
国产
2022-11-08

查看更多国内药品批文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同成分全球上市情况

药品名称 公司名称 申请号/批准号 规格 剂型/给药途径 上市国家/地区 市场状态 日期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
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1549
15mg
片剂
中国
在使用
2020-06-23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
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303
15mg
片剂
中国
在使用
2022-11-08

查看药品全球上市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药品中标情况

药品规格: 4698
中标企业: 26
中标省份: 32
最低中标价0.05
规格:15mg
时间:2020-11-30
省份:西藏
企业名称:烟台正方制药有限公司
最高中标价0
规格:15mg
时间:2017-11-08
省份:黑龙江
企业名称:石药集团远大(大连)制药有限公司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转化系数 最小制剂单位价格(元) 价格(元) 生产企业 投标企业 省份 公布时间 网页链接
盐酸吡格列酮片
片剂
15mg
14
0.7
9.8
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
福建
2016-01-05
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
片剂
30mg
7
3.29
23
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2016-07-01
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
片剂
30mg
14
3.2
44.85
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2016-07-01
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
片剂
15mg
7
1.58
11.05
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有限公司
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有限公司
广西
2016-07-01
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
片剂
15mg
7
4.43
31
通辽市华邦药业有限公司
通辽市华邦药业有限公司
广西
2016-07-01

查看更多药品招投标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国家集中采购情况

中选企业

0

最高中选单价

0

最高降幅

中选批次

0

最低中选单价

0

最低降幅

药品名称 中选企业 剂型 规格包装 采购周期 中选价格(元) 国家集采批次 公布日期

查看更多药品国家集中采购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一致性评价

  • 通过厂家数 0
  • 通过批文数 0
  • 参比备案数 0
  • BE试验数 0
企业 品种 规格 剂型 过评情况 过评时间 注册分类

查看更多过评企业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同成分全球研发现状

药物名称 研发代码 首家研发企业 参与研发企业 治疗领域 适应症(中) 全球最高研发阶段 中国最高研发阶段 靶点(简化靶点)
吡格列酮
神经系统
帕金森病
查看 查看
PPAR;PPARγ
吡格列酮
U 72107;U-72107A;AD-4833
武田
韩国赛尔群;礼来;海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辉瑞;武田;武田
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与代谢;胃肠道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调节
2型糖尿病;尿石症
查看 查看
Insulin;PPARγ
吡格列酮
STR-001;STR-001-ER;STR-001-IT
杂类
听力障碍疾病;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查看 查看
PPAR
吡格列酮 + teneligliptin
印度格伦马克制药公司
印度格伦马克制药公司
内分泌与代谢
2型糖尿病
查看 查看
DPP4;PPARγ
盐酸吡格列酮
杂类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查看 查看
PPAR

查看更多全球研发现状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国内药品注册申报情况

  • 申办企业数 11
  • 新药申请数 6
  • 仿制药申请数 0
  • 进口申请数 0
  • 补充申请数 3
受理号 药品名称 CDE企业名称 申请类型 注册类型 承办日期 状态开始日期 办理状态 审评结论
CXHB0601034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
北京柏雅联合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补充申请
2006-08-16
2008-09-12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浙江省 EX935871634CN
查看
CXHB0601088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
伊春吉特普制药有限公司
补充申请
2006-09-14
2008-09-03
制证完毕-已发批件黑龙江省 EX937016175CN
查看
CYHB2101208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
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补充申请
2021-05-07
2021-05-26
已发件 1014139836935
查看
CXL20022537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
珠海丽珠美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新药
4
2003-08-27
2004-03-05
已发批件 广东省
查看
X0406344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
海南中瑞康芝制药有限公司
新药
5
2004-11-08
2005-08-25
已发批件海南省
查看

查看更多药品审评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

国内药品临床试验登记

  • 申办企业数 0
  • Ⅰ期临床试验数 0
  • Ⅱ期临床试验数 0
  • Ⅲ期临床试验数 0
  • Ⅳ期临床试验数 0
登记号 试验专业题目 药物名称 适应症 试验状态 试验分期 申办单位 试验机构 首次公示日期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试验情况及详细数据,请前往“药融云企业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