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囊草

  • 音译名: 混-浩日素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泡囊草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混-浩日素
  •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认药白晶鉴》
  • 药材来源: 为茄科植物泡囊草的全草或根及根茎。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杀黏虫,消肿,解痉,止痛,强壮。
  • 主治: 主治胃痛,霍乱,炭疽,肿毒,各种虫疾。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hysochlaina physaloides (L.) G. Do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泡囊草Physochlaina physaloides(L.)G.Don 多年生草本,高15~20cm。根茎肉质肥大。茎直立,自基部丛生,被毛。叶有柄,茎下部叶鳞片状,中部及上部叶互生,卵形、阔卵形或三角状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通常阔楔形,而沿叶柄下延,全缘或稍成微波状。伞房花序顶生;萼钟形,裂片5,短,结果时延长,覆盖着蒴果;花冠延长,裂片5,短,紫色;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雌蕊花柱丝状。蒴果中部以上环裂,包藏于膨大的宿存萼内。种子极多数,压扁。花期4~5月,果期6~7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山沟、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季采全草,阴干。秋末挖根去泥土,切片晒干。
  • 炮制方法: 泡囊草片,在羊奶中浸4h,捞出再用湿草纸包3~5层,埋入热草木灰中,煨透、备用。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略呈长圆柱形,长10~14cm,直径2~3.5cm。根头顶端有2~3个茎基痕及点状突起,主根下部常有2~3分枝。表面棕褐色或浅棕色,有明显横向突起的皮孔。质轻,断面木部占绝大部分,可见4~5层同心环纹,且有多数放射状裂隙。气微,味微甘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10数列木栓细胞。栓内层和韧皮部均较窄,韧皮射线宽。形成层环状。木质部占大部分,导管多单列,其间有略等距的导管群排成4~5层同心环状,导管内侧可见木间韧皮部;木射线常有裂隙。支根中导管较少。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效糙、浮、燥、腻。有大毒。 1.《光注释集》:“味苦,消化后味苦,糙、浮、热、燥、腻。” 2.《内蒙古中草药》:“味苦,性凉,有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适量。
  • 考证: 本品载于《无误蒙药鉴》和《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唐普日木有两种,白色的生于山岩草坪上,根、茎粗壮,叶厚,花似白色布袋,种子似决明子,味苦。”《无误蒙药鉴》载:“根粗壮,叶厚具皱,花似白布袋,花灰黄色,种子肾形黑色,根老化呈油性者为佳。”并附图1幅。上述文献记述及附图特征,与目前蒙医所用泡囊草之特征基本一致,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查干-唐普日木即混-浩日素(泡囊草)。
  • 制剂: /
  • 选方: 1.治炭疽,肿毒,虫痧 泡囊草(制)500g,石菖蒲草乌(制)各50g,信筒子紫(钅丱)各25g。制成糊丸。每次1~2g,每日1次,晚睡前温开水送服或视病情取适量碾碎调糊涂患处。(《经验方》泡囊草剂) 2.治黏虫性头痛和眼病 红花龙骨(制)、绵羊颅骨(制)、查干泵嘎草乌(制)各25g,肋柱花30g,腰子20g,旋覆花石花各25g,熊胆炉甘石(制)、木鳖子(制)、泡囊草(制)各10g。制成水丸。每次1.5~3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医法海鉴》十三味红花丸) 3.治炭疽 麝香草乌(制)各3g,黑云香、诃子泡囊草(制)各15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蒙医验方》五味泡囊草散)
  • 注意事项: 青光眼患者禁服,体弱者慎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含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东莨菪素(scopoletin),东莨菪苷(scopolin),法荜枝苷(fabiatrin)[1],甘草苷元(liqujritigenin)[2],红古豆碱(cuscohygrine)[3]。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Daandai G,et a1. C A,1988,108:183714b (2)Daandai G,et a1.C A,1989,110:92124j (3)Reinouts van Haga P.C A,1955,49:5780d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