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叶

  • 音译名: 阿拉坦-哈拉布尔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冬青叶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阿拉坦-哈拉布尔
  • 民族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蒙药学》
  • 药材来源: 为杜鹃花科植物小花杜鹃及兴安杜鹃的叶。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调胃火,开胃,祛巴达干,止痛,止咳祛痰,消肿,滋养,调节体素。
  • 主治: 主治消化不良,剑突痞,胃痛,食欲不振,肺赫依性喘咳,咯痰不利,呼吸急促,浮肿,营养不良,痈疖,搐搦僵直。 1.《光注释集》:“祛巴达干、赫依。” 2.《无误蒙医鉴》:“祛巴达干,寒热相搏。”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Rhododendron dauricum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小花杜鹃 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 常绿灌木,高1~2m。幼技黄褐色,被短柔毛及稀疏鳞斑,后渐光滑,老枝深灰色或灰褐色。叶多集生于枝端,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4cm,宽6~12mm,先端具一短尖头或微钝,基都换形,全缘,上面深绿色,疏生鳞斑,沿中脉具短柔毛,下面淡绿色或褐色,密被褐色鳞斑;叶柄长0.5~1cm。多花组成顶生总状花序,花梗长0.8~1.2cm,被稀疏鳞斑;花小形;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mm,具缘毛;花冠钟状,白色,长6~8mm,径约1cm,5深裂,裂片矩圆形,外面被鳞斑;雄蕊10,比花冠稍长或近等长;子房卵形,5室,花柱细长,长约5mm。蒴果矩圆形,长6~8mm,深褐色,被较密的鳞斑,先端5瓣裂,具宿存的花往与花萼。花期6~8月,果期8~9月。 2.兴安杜鹃 Rhododendron dauricum L. 半常绿多分枝的灌木,高0.5~1.5m。幼枝细,常几个集生于前年枝的顶端,具柔毛和鳞斑,后渐脱落,一年生枝黄褐色,老校浅灰色或灰褐色。叶近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4cm,宽1~1.5cm,两端钝圆,有时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钝齿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疏生鳞斑,下面淡绿色,密被鳞斑,幼叶尤密;叶柄长3~6mm,被短毛及疏生鳞斑。1~4花侧生枝端或近于项生,花梗长2~3mm,被芽鳞覆盖,先叶开放;花萼短,被鳞斑;花冠宽漏斗状,粉红色,长1.5~1.8cm,先端5裂,裂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8mm,外面有柔毛;雄蕊10,花丝下部有柔毛,花药紫红色;子房密生鳞斑,花柱紫红色,长约2cm,宿存。蒴果长圆柱形,长1~1.3cm,径约5mm,被鳞斑,先端5瓣开裂,果柄长约5mm。花期5~6月,果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1.小花杜鹃 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 生于山坡及石隙等处。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湖北、四川等地。 2.兴安杜鹃 Rhododendron dauricum L.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叶,晒干即可。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1)小花杜鹃 叶多反卷成简状,有的破碎,完整叶呈长椭圆形;长1.5~3.5cm,宽0.5~1.5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浅绿色,具密集的棕红色小点。主脉明显,侧脉4~7对;具短柄。革质,有时带枝梢。气微,味微辛。 (2)兴安杜鹃 叶片多完整,常向上反卷成筒状,呈长椭圆形,长1.5~3.5cm,宽0.1~1.5cm,全缘,上、下表面均呈黄绿色,下表面较浅。主脉明显,例脉稀疏,2~3对;中脉上方有多数毛茸,侧脉上稀少。叶略似革质。气芳香而特异,味微辛。 以叶大、不带木质茎、无破碎、无杂质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粉末黄绿色。(1)小花杜鹃 上表皮碎片,细胞略呈乳头状突起,腺毛少;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平直,气孔多数,不定式。腺毛呈菊花形,直径120~130μm,腺头由3~4层细胞组成,外周的2层细胞窄长,放射状排列,中央可见腺柄。非腺毛有两种:一种细长,壁厚;另一种粗短,基部膨大。 (2)兴安杜鹃 上表皮垂周壁呈波状弯曲,具多数单细胞非腺毛;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略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腺毛似菊花状,腺头由2层狭长细胞放射状组成,直径120~150μm,腺柄短,由2~4个细胞组成。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乙醚提取液1m1,加醋酸饱和溶液1~2滴,振摇放置,析出黄色结晶。 (2)取乙醚提取液lml加粉少量及盐酸4滴振摇,显淡红色至淡棕红色。 (3)取乙醚提取液30μ1,点于硅胶羧甲基纤维素薄层板上,热风吹干,以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0.2)为展开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最前沿的红色斑点的下方显暗棕色斑点,刮取此斑点,加4%氢溶液,即显黄色。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苦涩,性温。效较、软。有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生于高山阴坡,茎灰白色,叶深绿色,开白花,气芳香,种子甘、苦、涩。”《无误蒙药鉴》载:“分黑、白两种,黑者开红花……白者生于山岩,茎灰白色,叶褐绿色,花小,白色,气芳香。”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植物生境、形态及附图特征与蒙医所沿用的小花杜鹃及兴安杜鹃之生境、形态特征相符,依据文献记载及临床应用经验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达丽即阿拉坦-哈拉布尔(冬青叶)。
  • 制剂: /
  • 选方: 1.治消化不良,剑突痞,胃痛,食欲不振 冬青叶、肉桂、白豆蔻苹果仁、黑种草子荜茇胡椒各等量。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七味冬青叶散) 2.治肺赫依性喘咳,咯痰不利,呼吸急促 白豆蔻山柰冬青叶各等量。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2~3次。(《蒙医药方汇编》三味冬青叶汤) 3.治浮肿 冬青叶5g,胡椒1.5g,自桂6.5g,白豆蔻山柰各1.5g,红花沉香丁香各25g,木香、肉豆蔻各20g,广枣30g,天竹黄石灰华29g,甘草16.5g,拳参24g,葡萄干15g,螃蟹1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3次,温开水送眼。(《医法海鉴》十六味冬青叶散)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兴安杜鹃挥发油中含大牻牛儿酮(gertmacrone),芹子烯(selinene)[1,2]。尚含丝挑苷(hyPeroside),槲皮素(quercetin),东莨菪素(scopoletin),杜鹃素(farrerol),杜鹃黄素(azaleatin),杨梅树皮素(myricetin),二槲皮素,棉花皮素(gossypeti),杜鹃醇(rhododendrol),丁香酸,原儿茶酸,梫木毒素(andromedotoxin)。小花杜鹃含挥发油,黄酮,皂苷,酚酸等;其中黄酮类有棉花皮素,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丝桃苷,紫云英苷(astrasalin)[4,6,7]。尚含檀梫木毒素I[8]。
  • 药理作用: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叶提取物的水溶性及挥发油部分所含倍半萜类化合物,灌胃或腹腔注射,对小鼠由浓氨水喷雾引起的咳嗽以及用电刺激豚鼠、麻醉猫、去大脑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对家兔酚红排泄试验证明,所含倍半萜和萜类化合物对组胺所致支气管痉挛有防治作用。挥发油中大牻牛儿酮的止咳作用最突出,而杜鹃素有较好的祛痰作用。止咳作用的部位主要在脑干,杜鹃素腹腔注射或灌胃,均有稳定的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β-丁香烯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松弛作用;对丙烯醛或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有明显镇咳作用。杜鹃醇具有镇咳祛疫作用;原儿茶酸有平喘作用。槲皮素有良好的祛痰作用,能促进痰液的分泌和气管纤毛运动的作用。尚有明显抑制致敏豚鼠肺组织释放组胺及SRS-A的作用[1]。 2.抗微生物及消炎作用  100%的煎剂及乙醇提取液用平板小杯法,对白色葡萄球菌、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抑制作用;叶中所含黄酮苷类化合物对白色葡萄球菌、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羟基苯甲酸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羟基本甲酸乙酯对真菌、酵母菌作用较强,但对细菌特别是对革兰阴性杆菌及乳酸菌作用较差,对羟基苯甲酸酯有抗菌作用。原儿茶酸1.5mg/kg浓度时,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东莨菪素腹腔注射对大鼠蛋清性及右旋糖酐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表现为踝关节的肿胀减轻及消退加快,其作用与水杨酸相似[1]。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原儿茶酸可增加冠状窦流量,降低心肌耗量,并能对抗肾上腺素所增加的心肌耗量。原儿茶酸在不影响或稍增加心输出量的基础上,能减轻因缺引起的血压急剧下降,并能明显延长心肌耐缺时间。槲皮素有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1]。 4.镇痛作用  东莨菪素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丝挑苷股动脉注射10mg/kg,对同一途径注射缓激肽、1%氯化、组胺所引起的疼痛有抑制作用。且在给丝挑苷5min以内能迅速起效并达到高峰,维持45min以上。丝挑苷具有外周镇痛作用[1]。 5.抗肿瘤作用  槲皮素能显著抑制促癌剂的作用,能抑制离体恶性细胞的生长,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诱发艾氏腹水癌细胞cAMP的增多。东莨菪素对于化学物质引起的大鼠乳腺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 6.毒性  大牻牛儿酮对小鼠灌胃的LD50为970mg/kg。狗灌胃大牻牛儿酮50mg/kg,共24d,血家、非蛋白氮、心电图均属正常。杜鹃素对小鼠灌胃LD50为1500mg/kg,腹腔注射LD50为1200mg/kg。流浸膏兔腹腔注射的LD50为69.9±4.54g/kg,豚鼠静注的致死置为59.6g/kg,家兔每日灌胃30g/kg连续10d,每日灌胃6.6mg/kg,连续14d,对肝功能、心电图及心、肾、肝病理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混合物杜鹃毒素的毒性甚剧,对小鼠的LD50静注为0.345mg/kg,腹腔注射为1.03mg/kg,灌胃为4.50mg/kg。萹蓄苷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173g/kg,对羟基苯甲酸豚鼠腹腔注射LD50为3.0g/kg。愿儿茶酸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0.8964g/kg[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徐成俊,等.化学学报,1976,34(4):275 (2)马娅萍,等.植物学报,1983,25(6):563 (3)刘永漋,等化学学报,1976,34(3):211 (4)Harboren J B,et a1.Phrtochemistry,10(11):2727 (5)傅丰永,等.化学学报,1976,34(3):223 (6)北京市药检所.迎红杜鹃和照山白的初步研究,1972:46 (7)章育中,等.C A,1984,100:126967x (8)天津市药品检验药物研究所冠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