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乌泡藤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地乌泡藤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比坚豆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铜仁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灰毛泡的干燥全株。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理气止痛,散毒生肌。
-
主治:
主治气滞腹痛,口角生疮。
(1)《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理气止痛,散毒生肌。用于气滞腹痛,口角炎。”
(2)《贵州草药》:“理气止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Rubus irenaeus Fock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灰毛泡Rubus irenaeus Focke
常绿小灌木,高达2m。枝有小刺并密被灰色绒毛。叶互生。叶柄长5~10cm,密被绒毛状柔毛;托叶叶状,长圆形,长2~3cm,宽1~2cm,被绒毛状柔毛,近顶端裂片披针形,叶近圆形或阔心形,长5.5~9.5cm,宽7~10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明显的浅裂,并有不整齐粗锐锯齿,下面被白色绒毛,呈粉白色,叶脉黄棕色,突出。花数朵成顶生伞房状,或近总状花序,也常单花或数朵生于叶腋花梗,花梗和萼裂片密生灰色绒毛;萼裂片5,卵形;花瓣近圆形,白色,具爪;雄蕊30~60;花柱长于雄蕊。聚合果卵形,直径1~1.5cm,红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500~1 300m的山坡疏密林下或树阴下腐殖质较多的地方。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为干燥全草。根多分支。茎有小刺并密被灰色绒毛。叶互生,近圆形或阔心形,先端微尖,基部心形;叶柄长4~8cm。托叶大,叶状,有裂齿,花1~2朵腋生或数朵顶生;总花梗、花梗和萼片密生灰绒毛。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1g,加蒸馏水15ml,温热浸提(50~60℃)1小时,滤过,取滤液1.5ml,调pH值微酸性,滴加1%三氯化铁试剂2~3滴,呈墨绿色。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涩,性热。入冷经。
(1)《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涩,温。归胃经。”
(2)《贵州草药》:“性温,味咸。”
-
用法用量:
地乌泡藤根内服:煎汤,15~30;或浸酒。地乌泡藤叶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气痞腹痛地乌泡藤根30g,小豆(红饭豆)根15g,泡酒服。
2.治口角疮地乌泡藤叶适量,研末,调茶油涂患处。(1~2方选自《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