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柳

  • 音译名: 阿杨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江南山柳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阿杨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毕节地区
  • 药材来源: 为山柳科植物江南山柳的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祛风除湿。
  • 主治: 主治风湿关节痛。 《苗族医药学》:“治风湿关节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lethra cavaleriei Lev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江南山柳Clethra cavaleriei Levl.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5m;幼枝疏被星状短绒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9cm,宽2~3.5cm,无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锯齿细而锐尖,中脉红色,侧脉每边8~17条,细脉在背面明显;叶柄红色,长1~1.5cm,被柔毛或无毛。总状花序单一,稀分枝,长7.5~18cm,花序轴和小花梗密被浅黄或锈色成簇硬毛和短星状毛;苞片披针形,长10~25mm,紫红色;花梗长6~9mm;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3.5~5mm,淡红色,先端具短尖头,密被星状绒毛;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倒卵状长圆形,长6~7mm,顶端微缺,内面基部疏被毛;雄蕊稍长于花瓣,花丝近无毛;花柱无毛,柱头深3裂。蒴果近球形,直径5~6mm,果梗长1.4~2cm。花期7~8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750~1 500m的山谷林下或林缘。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根,洗净,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辣,性热。入冷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治风湿关节痛:江南山柳15g,煎水内服。(《苗族医药学》)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