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叶南蛇藤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皱叶南蛇藤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那信伦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
药材来源:
为卫矛科植物皱叶南蛇藤的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透发麻疹,祛风通络,行气散血,消肿解毒。
-
主治:
主治小儿麻疹,风湿筋骨疼痛,跌仆损伤,痧气呕吐腹痛,痈疽肿毒。
(1)《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消肿解毒。用于风湿痹痛,跌仆肿痛,闭经,头痛,腰痛,痢疾,肠风下血,痈疽肿毒,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2)《贵州草药》:“清热透疹,舒筋活血,调经。”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elastrus glaucophyllus Rehd.et Wils.var.rugosus(Rehd.etWils.)Celastrus Y.Wu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皱叶南蛇藤Celastrus rugosus Rehd.etWils
藤状灌木,高达5m,无毛,小枝幼时被白粉。叶纸质或坚纸质;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阔楔形,长6~10cm,宽2.5~6.5cm,边线具圆齿状细锯齿,叶背色绿,不带白粉、背面脉上常被微柔毛,侧脉间小脉平行展开,常成不规则的稍凸起的长方格状。聚伞花序腋生,具短梗或无梗,组成长3~6cm的总状花序项生;小花梗中部具关节,长3~4mm。萼片卵形至圆形,具线状睫毛;花瓣长圆形,先端圆形,长5mm。宽1~1.5mm;雄蕊与花瓣等长,花丝锥形;雌花萼片突尖,不育雄蕊较萼片短。蒴果有长梗,卵球状,纯黄色,直径6~8mm,每室具种子2枚。种子椭圆形,长4mm。花期3~6月,果熟期9~10月。
生于海拔1530~2750m的山坡阔叶林中或灌丛中或高草丛中。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四川、贵州、陕西、河南、甘肃、湖北、广西、浙江、云南、广东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后采收,切片,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麻、涩,性热。入冷经。
(1)《贵州草药》:“性凉,味辛,有小毒。”
(2)《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辛、苦,平。”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已经从皱叶南蛇藤的根皮、种子油及藤茎中分离得到了多种萜类成分[1],有β-二氢沉香呋喃型倍半萜[2,3]、木栓烷型[4,5]和齐墩果酸型[6]三萜。同时南蛇藤中钙、镁、锰、铁和锌等含量较高[1]。皱叶南蛇藤种油中分离鉴定了6个β-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1α,6β-二乙酰氧基-9β-苯甲酸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α,6β-二乙酰氧基-9β-肉桂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α-乙酰氧基-6β,9β-二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α,2α-二乙酰氧基-9β-肉桂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α-羟基2α-乙酰氧基-9β-肉桂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和1α-乙酰氧基-2a羟基-9β-肉桂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7]。
-
药理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皱叶南蛇藤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郭炎症、大鼠角叉菜胶性足关节肿胀,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并能延长小鼠疼痛反应时间,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詹国庆,成凤桂.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1):6
[2]涂永强,等.化学学报,1993,51:404
[3]王明安,等.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2):5
[4]蒋毅,等.中草药,1996,27(2):73
[5]Kim Se Eun,Kim Young Ho,Lee Jung Joon.J Nat Prod,1998,61:108
[6]李彦涛,成凤桂.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1):28
[7]王明安,陈馥衡,等.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13(2):5
药理
[1]唐丽香.海峡药学,20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