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

  • 音译名: 给波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螺蛳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给波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的全体。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利水,明目。
  • 主治: 主治黄疸,水肿,疮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疮。 (1)《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利水,止渴。治小便赤涩,痔疮,浮肿。” (2)《中国动物药志》:“清热,利水,明目。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肿毒等。” (3)《苗族医药学》:“清热利水。”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捕获。洗净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咸,性冷。入热经、慢经。 《贵州中草药名录》:“味甘、咸,性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20个;或煎汤;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脚疮螺壳、人头发适量,共烧灰,调桐油搽。 2.治腮腺炎螺蛳爪耳适量,共捣烂,外敷。(1~2方选自《苗族医药学》)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