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 音译名: 咪大专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凤尾草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咪大专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 药材来源: 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蕨的根或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 主治: 主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 (1)《湖南药物志》:“止痛,活血,利尿。主治跌打损伤。”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退热止痉,利尿退黄。治小儿惊风,尿闭,黄疸肝炎。” (3)《云南中草药选》:“利尿,除湿,止痢。治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扁桃体炎,痢疾,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 (4)《贵州中药资源》:“退热解痉。治高热惊风。” (5)《湘西苗药汇编》:“清热,消肿,接骨,生肌,止血。治跌打损伤,烫火伤,狂犬咬伤,刀伤出血,黄疸。”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teris cretic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凤尾蕨Pteris Cretica L.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73cm。地下茎粗壮,密生线状披针形棕色鳞片。叶纸质,丛生,二型;营养叶柄长12~35cm,光滑,禾秆色;孢子叶叶柄长25~40cm,宽15~20cm,一回羽状,但中部以下的羽片通常分叉,有时基部1对还有1~2片分离的小羽片;侧生羽片2~5对,线形,长15~20cm,宽6~8mm,边缘有锐尖锯齿。孢子囊群线形,生于羽片边缘至近先端而止;囊群盖线形,膜质,全缘,灰白色。不生孢子囊的营养叶,羽片或小羽片均较宽,边缘有不整齐的锯尖。孢子期5~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2 000m以下的阴湿处或石灰岩缝中。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区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洗净,切段,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冷。入热经。 (1)《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苦,性凉。” (2)《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味苦,凉。归肝、胃、大肠经。” (3)《苗族药物集》:“性凉,味苦,入热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煎水洗;或鲜品捣烂外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小儿惊风凤尾草10g,白及8g,钩藤15g,蝉蜕8g,天麻10g,石菖蒲10g,水煎服。 2.治尿闭凤尾草、水灯草、车前草各10g,水煎服。 3.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凤尾草、水葵花各20g,水煎服。(1~3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4.治烫火伤凤尾草全草适量,研细末,撒伤处。(《湖南药物志》) 5.治高热惊风凤尾草20~30g,煎水内服。(《贵州中药资源》)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茎含大叶凤尾蕨苷(creticoside)A、B、C、D[1]。全草含2β,6β,16α-三羟基-左旋-贝壳杉烷(2β,6β,16α-trihydroxy-(-)-Kaurane)[2],蕨素(pterosin)A、B、C、F、S[3],异蕨苷(isopteroside)C[4],欧蕨伊鲁苷(ptaquilsside)[5]及一些贝壳杉烯和贝壳杉烷的衍生物[2]。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丁恒山.中国药用孢子植物.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5 [2]Chen C M,et al.Chem Pharm Bull,1973,21(2):455 [3]村上孝夫,等.药学杂志(日),1985,105(7):640 [4]Murakami T,et al.Chem Pharm Bull,1974,22:1686 [5]Saito K,et al.Phytochemistyr,1990,29(5):1475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