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莲

  • 音译名: 阿锐借改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半边莲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阿锐借改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铜仁地区
  • 药材来源: 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带根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主治: 主治毒蛇咬伤,肿痛疔疮,扁桃体炎,湿疹,足癣,跌仆损伤,湿热黄疸,阑尾炎,肠炎,肾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种癌症。 (1)《滇南本草》:“主治血痔,牡痔、牝痔、羊乳痒痔、鸡冠痔、翻花痔及一切疮毒;枝叶熬水,洗诸毒疮、癣,其效如神。” (2)《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主治抽搐,目翳,疟疾,狗咬伤,小儿惊风,血吸虫病,肝硬化变腹水。” (3)《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利水平喘。治肝硬化腹水,黄疸,哮喘,肾炎水肿,气管炎,湿疹。”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Lobelia chinensis Lour.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 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高10~20cm。茎细长,匍匐,节部生细根。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条形或狭小,披针形,长8~25mm,宽2~6mm,叶腋,基部有长约1mm的小苞片2枚、1枚或无,无毛;花萼筒倒长锥状,基部渐细,长3~5mm,裂片5,狭三角形,花冠浅红紫色或白色,长10~15mm,背部裂至基部,喉部以下具白色柔毛,裂片5,全部平展于下方,两个侧裂片披针形,较长,中间3枚椭圆状披针形,较短;雄蕊5,长约8mm,花丝上部与花药合生,下半部分离,雌蕊1,子房下位,中轴胎座,2室,胚珠多数。蒴果倒圆锥状,长约6mm。种子椭圆状,稍扁平,近肉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水田边、路沟旁及潮湿的阴坡、荒地。长江流域及以南方各省区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潮湿气候。怕旱,耐寒,耐涝。以疏松肥沃的粘壤土栽培为宜。分株繁殖:4~5月挖掘老株丛,分成几小株丛,按行株距15cm×8cm开穴栽种。扦插繁殖:将茎枝剪下,扦插于苗床,床土经常保持湿润,经10天左右即能生根。翌年春季移栽。幼苗期注意松土除草。栽种后施1次人畜粪或硫酸铵、尿素;冬季施腐熟肥或堆肥。遇干旱要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长。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采收时带根拔起,洗净,晒干。鲜用,随采随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形状鉴别 全长15~35cm,但常缠结成团。根细长,圆柱形,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多有细纵纹,侧生细纤须根。茎细长,有分枝,灰绿色,节明显,有的可见附生的细根。叶互生,无柄,绿色、完整的叶狭披针形或长卵圆形,长1~2cm,宽2~5mm,叶缘具疏锯齿。花梗细长,花小,单生于叶腋,花冠基部筒状,上部5裂,偏向一边,浅紫红色,花冠简内有白色绒毛,花萼5裂,裂片绿色,线性。气微,味甘而辛。 以干燥、叶绿、根黄、无泥杂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1)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微波状,气孔稍突出,不定式,副卫细胞3~7个。 (2)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呈细波状弯曲;皮层宽广,细胞含菊糖及少数草酸钙簇晶;内皮层细胞较明显,中柱小,韧皮部散在乳管;木质部导管略呈放射状排列。髓部薄壁细胞含菊糖。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冷。入热经、快经。 (1)《滇南本草》:“气味苦、甘、淡。性平,无毒。” (2)《广西民族药简编》:“有小毒。” (3)《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辛,微苦,性平。”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捣汁调涂。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漆疮半边莲全草适量,捣汁搽。 2.治呕泻半边莲15g,水杨柳12g,车前草30g,萝卜12g,捣烂,开水冲服。 3.治偏头痛半边莲、五爪风、梨头草各9g,水煎对酒服。(1~3方选自《湖南药物志》) 4.治膨胀水肿半边莲、腹水草各30g,水煎服。(《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主要为L-山梗菜碱(L-lobeline),山梗菜酮碱(lobelanine),山梗菜醇碱(lobelanidine),异山梗菜酮碱(Isolobelanine)即去甲山梗菜酮碱,黄酮苷,皂苷,氨基酸,多糖[1~3]。又含菊糖(inulin),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和琥珀酸(succinic acid)[4、5]等。根茎含半糖莲果聚糖(lobelinin)[6]。
  •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麻醉犬静脉注射半边莲浸剂0.1g/kg或半边莲总生物碱6.6mg/kg,正常大鼠服浸剂1g/kg,均有显著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亦明显增多[1~3]。开花后期的半边莲较开花前期作用强。从半边莲中分离出的菊糖给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则有抑制利尿作用[4]。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山梗菜碱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与烟碱相似,但强度仅及烟碱的1/5~1/20。对自主神经节、肾上腺髓质、延脑各中枢(尤其是呕吐中枢)、神经肌肉接头,以及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都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5]。 3.呼吸兴奋作用  半边莲煎剂和其生物碱制剂静脉注射,对麻醉犬有显著的呼吸兴奋作用,其作用为剂量依赖性,剂量过大时则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切除窦神经或摘除颈动脉体后,则可基本消除注射半边莲制剂所致的呼吸兴奋作用。说明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2]。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半边莲浸剂静脉注射,对麻醉犬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但若直接灌入十二指肠,必须10~20倍于静注量时才出现降压作用。降压成分不溶于乙醚,且口服不易吸收[1]。半边莲煎剂小剂量静注有短暂的升压作用,较大剂量时则有较持久的降压作用。其降压原理可能与其对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和神经节阻断有关。半边莲生物碱对离体兔心和蛙心有兴奋作用,使收缩力加强,振幅增大;高浓度时则出现暂时的兴奋,继之抑制,最后发生传导阻滞和停搏[2]。半边莲水提剂2g/kg可以部分拮抗内皮素(012nmol/kg,静脉注射)引起的小白鼠猝死作用,降低死亡率14%,延长存活时间,并显著抑制内皮素(6μg/kg,静脉注射)引起的大鼠血压升高效应,半边莲对内皮素(10~8mol/L)引起的大鼠主动脉环收缩是非内皮依赖的舒张作用[7]。 5.抗蛇毒作用  半边莲煎剂,以及从中分离出的琥珀延胡索、对羟基苯甲酸,对于注射最小全致死量眼镜蛇毒的小鼠均有较高的保护作用,保护率59.1%~93.1%[8]。 6.其他作用  口服半边莲煎剂有轻泻作用[1]。山梗菜碱对离体兔肠张力和蠕动,小量时有一过性增强作用,随后则抑制之;大量时则有麻痹作用[6]。山梗菜碱口服时抑制食欲[5]。体外实验,半边莲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亦有抑制作用[9]。腹腔注射,能缩短小鼠断尾的出血时间[2]。 7.毒性  半边莲煎剂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6.10±0.26g(生药)/kg。死前有呼吸兴奋,狂躁不安等现象,继之发生抽搐,一般在5分钟内死亡。浸剂大鼠灌胃的LD50为75.1±13.1g(生药)/kg。大鼠每日腹腔注射浸剂0.1g(生药)/kg、0.3g(生药)/kg和1.0g(生药)/kg,连续3个月,体重、尿沉渣及尿蛋白检查均无显著器质性变化[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780 [2]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ll4 [3]Poonpatana S,et al.C A,1979,90:51442m [4]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389 [5]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 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86 [6]Susumu M.Acta Phytochemistry,1944,14:101 药理 [1]邢文荣,等.中华医学杂志,1958,44(2):137 [2]冯高阂,等.中华医学杂志,1958,44(11):1047 [3]饶曼人,等.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58,(1):59 [4]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389 [5]DiPalma J R,et al.Drills Pharmacologyin Medicine. 4th ed.  1971:713 [6]Sollmann T A.Manual of Pharmac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Therapeutics and Toxicology.8th ed.1957:466 [7]张继峰,等.南京医学院学报,1993,13(3):228 [8]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六室.中草药通讯,1977,(2):34 [9]孙鹤令,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56,4(3):196 现代临床研究 [1]李静怡,等.中华外科杂志,1960,(4):369 [2]刘惠年.四川医学,1983,4(3):176 [3]岑桂芹.新医学,1987,18:72 [4]郑溪布.中医杂志,1983,(3):54 [5]吴益生,等.中华内科杂志,1956,(12):988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