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籽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地瓜籽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农子染得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毕节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豆科植物豆薯的种子。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杀虫止痒。
-
主治:
杀虫止痒。主治疥癣,皮肤瘙痒,痛肿。
(1)《广西本草选编》:“杀虫止痒。治疥疮,皮肤瘙痒。”
(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疥癣,痈肿。”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achyrhizus erosus (Linn.) Urb.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豆薯Pachyrhizus erosus(L.)Urban
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块根肉质肥大,圆锥形或纺锤形,肉白色,味甜多汁。茎缠绕状,长5~6m。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7~8cm;顶端小叶菱形,长5~7cm,或更长可达16cm,宽5.5~18cm,两侧小叶卵形或菱形,长3.5~14cm,宽3~14cm,先端锐尖,上部呈数浅裂,中部以下全缘,基部阔楔形,两面均有毛。总状花序生于枝顶端,花序梗长20~30cm,有花约10朵;苞片小,卵形;花萼钟形,绿色有毛,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蝶形花冠紫蓝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两侧有耳,翼瓣稍呈倒卵形,基都有两爪,龙骨瓣分离;雄蕊10,二体;子房长柱形而扁,有毛,花柱内弯,柱头圆形。荚果扁平,长约9cm,表面有绒毛,褐色,开裂;种子5~10颗,近方形而扁,长约8mm,棕褐色,平滑,有光泽。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酸性的粘质土壤。我国南部各省区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10~11月果实成熟后采收,收取种子,将其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种子近方形而扁,直径约6mm,表面棕色至深棕色,有光泽。具大毒。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性冷;有毒。入热经。
《广西本草选编》:“味微辛涩,性凉,有大毒。”
-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醋浸涂。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皮肤瘙痒(豆薯)种子焙干研粉。取药粉30g,用60g好醋浸10小时后,取药液外涂。(《广西本草选编》)
2.治疥疮,头癣地瓜籽适量,捣绒调菜油搽患处。(《苗族医药学》)
-
注意事项:
禁内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种子含蛋白质、油脂和碳水化合物[1],亦含豆薯内酯(pachyrrhizin),地瓜内酯(erosnin)[2],异毛鱼藤酮(isoelliptone),豆薯酮(pachyrhizine),扁豆酮(dolineone),12α-羟基扁豆酮(12α-hydroxydolineone),12α-羟基豆薯酮(12α-hydroxypachyrhizone)[3],鱼藤酮(rotenone)[4]。
-
药理作用:
本品种子的氯仿提取物对P388淋巴白血病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从中分得9个异类黄酮成分,其中鱼藤酮、12α-羟基鱼藤酮对鼻咽癌KB细胞有很强活性,对KB-VI也有明显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Padilla Salvador P,et al.C A,1934,28:22076
[2]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231
[3]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290
[4]《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第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773
药理
[1]Kardono L B S,et al,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0,56(6):673